分享文章:民報,〈二二八事件中二七部隊抗暴的歷史意義〉

上上個星期日(12/11)到台中參加「2016重現二七部隊學術研討會」,學到很多,也認識一些新朋友。

我提前一天到台中過夜,為的是一早起來聽李喬老師的專題演講「二七部隊與台中地區人民抗暴的歷史意義」。李老師引了一位納粹集中營俘囚的話:「我努力使我的記憶歷久彌新,努力對抗那些選擇遺忘的人,因為如果遺忘,我們就變有罪,形同幫凶。」李老師說:「反抗的勇氣無法外求,絕對是內心自我鍛煉出來的,唯有不斷的自我鍛煉,才能生成勇氣與意志,和敵人作殊死戰。」

李喬老師偶爾會打電話給我,他不多話,通常講完重點就掛電話。有一天,我在臺大研究室接到他的電話,他說他年紀大了,沒辦法寫了,他說:周教授,你要寫「臺灣人精神史」。我突然間腦子一片空白,躊躇間,他那邊已結束通話。

「臺灣人精神史」,多麼重大的擔子。我很想問李喬老師,他設想的「臺灣人精神史」要寫些什麼?臺灣人不被記憶的英雄暨無名英雄?也要寫出共犯集團的面貌?──也就是那一天他在演講中提到的「三腳仔」?習慣具體思考的我,只能想很具象的東西,我想我是寫不出精神史的。或許從李喬老師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臺灣人精神史」的輪廓吧?

「不被記憶的過去,不是歷史」────如是我想,如是我說。或許繼續在歷史的路上前進是我的宿命吧。

《民報》新聞報導「二二八事件中二七部隊抗暴的歷史意義」(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