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老師米壽之慶 遠距祝賀

李喬老師1934年生於五月節(端午節)前一日,今天是台灣歲八十八大壽之日,敬祝李老師健康平安!

我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

──李喬

鱒魚的夢,可能也是人類的夢;……不可如何的先天眷戀,歷史的痛苦感情。

鱒魚,在寒夜,於荒村,憑著方寸一盞孤燈,望向迢迢遠路……

──李喬《寒夜》

(Murmur:我們的故鄉明明就在這裡,也只有這裡,為何還是這麼長路迢迢?何日故鄉才會是我們真正的所在?)

私意以為:如果我們有島嶼的精神史,李喬老師將是巨大的存在。

我有幸能成為李喬老師的「年輕」朋友,感到人生的不可思議。一些難忘的事情,有圖有記憶:

2019年5月9日我受邀參加李喬老師榮獲行政院文化獎的頒獎典禮,這是李老師給的名單,我感到特別榮幸。說來好笑,在這之前我根本沒注意有這個獎,但因為李喬老師得了,就覺得這個獎很重要;第二年到底誰得了,也沒去注意XDD。

2006年3月11日陪三木直大教授到苗栗公館拜訪李喬老師,他是《寒夜》日文版翻譯者之一。三木教授針對小說的內容和李老師有很深入的討論。李老師大概看我們有僱車子來,一時興起想到他小時候住的山上看。箱型車只能開到一定地方,我們就徒步走上山,到了李喬老師的「故居」,只看到草和土,完全回歸自然。我記得李老師對這個「nothingness」有很自然卻頗具哲學意味的表述。那真的就是怎麼看,就只有草木的所在,遠眺則景色美得不得了。回程司機忍不住說,這裡上下山其實很危險,他幾度快控制不了車子,還跟我偷偷說,要知道車子這麼難爬,他不會載我們上來。我和司機相識甚久,連開車老手都說難開,心想能到李老師番仔林「故居」參觀,真的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2009年7月26日我和八位同學先到彰化北斗訪問鍾逸人先生,然後和鍾先生一起到苗栗公館訪問李喬老師。在李喬老師家,我們參與了非常難得的兩位「忘年交」的老朋友之間開心的談話。離開前我們在李喬老師住家前合影,同學缺李東諺一人,因為他陪鍾先生先回彰化。關於訪談內容,「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有三篇文章,歡迎宅在家的朋友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