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i Tâi-gí 7 愛台語的朋友 讓我們合力去除「嗎」,講回台語多樣可愛的疑問句

75年前,就在二二八還在做大水的四月,一位外省人認真教台灣人如何分辨「嗎」「麼」「呢」。(照片1)

75年後,台灣人普遍忘記二二八,只樂得放假,然後「嗎」幾乎全面取代台語多樣的疑問句。

你若不信,請撐開你的耳朵聽看看。「嗎」的問題嚴重在哪裡?在於很多會講台語、也很樂意講台語的人本身毫無所覺。我不輕易提醒講台語的朋友這個問題,鼓勵都來不及了。只有當熟識到一定程度,知道對方不會在意,才會提。一提,對方才發現「阿,真的耶」,然後繼續毫無所覺地講,非常難改口。有朋友笑稱,身上要有個設計,每講一個「嗎」就被軟棒彈打一下,結果就是不斷打、不斷打,哈哈,真要笑到迸出眼淚來阿。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關於「瀕危語言」(endangered language)的定義是:A language is endangered when its speakers cease to use it, use it in fewer and fewer domains, use fewer of its registers and speaking styles, and/or stop passing it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當講這個語言的人不再講,在越來越少的領域講,越來越少使用它的特色和語言風格,以及/或不再傳遞給下一代,這個語言就是瀕臨危亡。目前台語不都符合這些條件?!一個原來台語沒有的「嗎」,全面取代多種樣態的疑問句,不正符合第三項?(台語沒「吧」沒「嗎」,請切記!!)

台語有mah,但沒有「嗎」(ma)。「mah」的發音和「ma」不同,是喉塞音。關於mah,劉承賢教授在《解破台語》一書中特闢一節說明(照片2)。基本上「mah」是反詰/反問語,不是華語的「嗎」,例如:我都共你講伊來矣mah(我就跟你說他已經來了嘛);叫你去,你毋去mah(叫你去,你就是不去嘛)。關於「嗎」和「mah」的相混,可以推原到巴克禮受廈門話影響的聖經翻譯。劉教授的分析解答了我長期的困惑:蔡培火在《十項管見》常以「mah」當「嗎」用。不過,不管巴克禮或蔡培火的「mah」,這和現在台語疑問句完全一個「嗎」了事,應無直接關係,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戰後黨國教育下華語化嚴重置換了台語。

我在美國教書的嘉義同鄉周鉅原教授說,以前他的老師在台灣強推「國語」時代就告訴過他們:波蘭的母親半夜會將子女「挖」起來教波蘭語。那應該是被瓜分後,帝俄強硬推「Russification」(俄羅斯化,1832-1885),禁止波蘭語;波蘭人抗拒俄羅斯化,拒絕進全俄語教學的學校,導致「文盲」率大為提高(台灣人能想像嗎?)。波蘭亡國123年,但波蘭人永遠沒忘記要復國。反觀台灣,很多彼此講母語(台/客/原)的祖父母/父母,一看到孫子/兒女,「一越頭」(一回頭)就講華語。這種「越頭症」是台灣諸母語的致命殺手。

烏克蘭在帝俄時代,也是遭受嚴重俄羅斯化,當時還禁止烏克蘭語作為書寫的語言,「方言」怎能變成「書面語」?但烏克蘭語撐過來了,這是很多人犧牲和努力的結果;當時烏克蘭民族主義先驅Mykhailo Drahomanov(1841-1895)就說,若沒有文字化的烏克蘭語,Galicia(今烏克蘭西部&波蘭東南部)的「小俄羅斯人」,就會成為波蘭人或匈牙利人〔而不會是烏克蘭人〕。(註)2023年,我們不禁要問:台灣人的骨氣在哪裡?

愛台語的朋友,如果你發現自己是「嗎」族,請立志改過來,同時我們也要盡量適時適地提醒周邊的朋友。其實,如果台語是「國語課」,包管老師打幾次叉,學生就改過來,問題是:「嗎」「麼」「呢」有整個教育體制在揪錯,我們沒有──希望將來會有。目前只能靠自己,盡量努力維持台語的生存空間和活力,很辛苦,但也只能這樣。比如我在台大以全台語開課,一年頂多一次,而你知道台大一年有幾門課嗎?1萬6千班!!波蘭人的母親半夜叫醒子女偷教波蘭語,我們沒那麼慘,但慘在「越頭症」,這其實更慘。但願我們講台語(或客、諸原語)的父母有波蘭母親千分之一的精神!!

註:Johannes Remy, Brothers or Enemies: The Ukrainian National Movement and Russia from the 1840s to the 1870s (Toronto, Buffalo, Lond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6), p. 217

以下是2021/12/31「Ài Tâi-gí」的貼文,時間過好快!請參考:

~~~~~~~~~~~~~~~~~~~~~~~~~~~~

台語的疑問句,有很多表達方式,舉幾個常見型態:

1、以「敢/kám」起頭

你敢(kám)敢(kánn)按呢做?(你敢這樣做嗎?)

你敢有食中晝頓?(你有吃午餐嗎?)

2、以「未/buē/bē」結尾

你食飽未?(你吃飽了嗎?)

代誌好勢矣(…ah)未?(事情好了嗎?)

3、以「無/ bô」結尾

真久無見面,最近好無?(好久不見,近來好嗎?)

你想講激外外就無代誌矣(…ah),是無?(你以為裝沒事就沒事了,是嗎?)

4、其他

另外有nih、hioh、siánn/sánn、sìm/sī…m̄(是毋)、siooh/sī…ooh(是ooh)、sī-bòo(是否)等結尾。

由於華語已經是很多人的日常語言,每天「嗎嗎叫」,太習慣了,一到要講台語,疑問句,就是將肯定句後面加個「嗎」字。太方便了,若沒意識到台語疑問句不喊「嗎」(不是媽寶喔XDD),很容易被帶著走。

~~~~~~~~~~~~~~~~~~~~~~~~~~

補記:我屬於的語言社群講hioh、siooh,但我注意到歌仔戲演員唐美雲習慣講sìm,感覺好可愛。但即使是她,偶而也會不小心「嗎」一聲,令我心痛一下。有些年輕歌仔戲演員,真的就是讓人一路傷心到底。

照片1:章于天,〈「嗎」「麼」「呢」〉,《台灣省訓練團團刊》4:1(1947年4月),頁576。感謝吳俊瑩博士提供此一資訊&圖檔。

照片2:劉承賢,《解破台語》(台北市:五花鹽,2022),頁110。

照片3:波蘭國歌第一句:Poland has not yet perished, So long as we still live. 1797年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