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李喬文學的精神&台灣人應有的精神

「文學始終志在反抗」

上個禮拜天(1/15)山泉水文學基地舉辦「李喬老友 年末聚會」,因緣際會得以參加盛會(我原不在邀請名單,感謝舒琴),見證歷史時刻,深感榮幸,此生難忘。

去程搭高鐵,與鄭欽仁教授、陳清美女士、莊萬壽教授與夫人謝百和女士同車廂,聽說林衡哲先生在前一車廂。原以為可以見到好久沒見面的鍾逸人先生,一到文學基地,陳彥斌先生就告知鍾先生前一天身體出問題住院。大家都很擔心,希望他能康復──此刻很多朋友正集氣祈禱中。

鍾先生高齡103歲,1987年春他第一次到美國訪問,我和弱水有幸和他見面結緣,我回台後和鍾先生一直有聯絡,他很愛顧我這個「小朋友」。2009年7月26日我帶八位同學到彰化北斗拜訪鍾先生,之後鍾先生陪我們到苗栗公館拜訪李喬老師,聽兩位前輩對談,非常有意思,記得從二二八開始,談二二八的書寫(《埋冤一九四七埋冤》&《辛酸六十年》),並觸及很多人事物。從對談內容與肢體動作中感受到兩人心靈的親近和友誼的深厚。

我與李喬老師結緣在2006年3月,主要是陪《寒夜》日文譯者三木直一教授拜訪李喬老師。一想也快17年前的事了,師母竟然還記得,連三木教授的名字都想得起來。這之後常蒙李喬老師邀請參加活動,感覺李老師對後輩的關照和期許。

此次盛會,非常值得記下的事很多。在這裡只寫一件事。

李喬老師贈送大家一本《文化心燈──李喬文化評論選粹》(春暉:2016),在談話中,莊萬壽教授要大家打開第231頁,看一段李老師的文字。那是發表於1995年10月19日《自立晚報》的文章〈心情故事〉,是第一次飛彈危機後寫的,李喬很不滿當時民間和政府的「淡定」,他寫道:

「……如果台灣亂了,我就把殘生投入戰亂之中!經歷二世代的我,其實活得很夠了,何況已經完成此生對台灣的債務──寫出二二八!我心裡早已作決定:如不幸外敵內奸來奪取台灣,我決心在其事況中完成最後創作──以血寫下一部大小說。於是在此宣告,並通知同志:在對抗敵人入侵的戰鬥中,要堅持以下五原則:

一、保衛台灣、對抗敵人這件事,不要找任何理論來支持。

二、不要期待敵人講理。

三、不要預測有多少同胞會跟隨而來,祇要自己鍛鍊面對死亡的決心。

四、不要進入敵人的軌道中戰鬥或遊戲,一切照自己的意志行動。

五、不要評估敵我力量強弱,祇要選擇自己適當死所。

──這就是我的心情故事,我只是向自己表白,並不想尋找同志同行……」

莊萬壽教授為何會特地要大家看這一段文字呢?原來他當時看了這篇文章,深受刺激和感動,寫了〈用生命來創造台灣的新生命──李喬「死亡決心」的台灣魂〉,同樣刊登於《自立晚報》(1995/10/28)。這篇文章也收入此書,就放在李喬〈心情故事〉之後。

27年後的此刻,重讀李喬老師的「死亡決心」五原則,真的很震撼,很感動。(此刻不也是外敵內奸要來奪取台灣?)是的,保衛台灣,抵抗外敵,哪裡需要理論?反抗與犧牲(自主選擇死亡),是台灣魂,也是台灣精神。莊萬壽教授在《台灣精神:台灣活命之根》(玉山社,2022)寫道:「台灣歷史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被統治者的反抗自然成為精神史的主題。反抗,會面臨生命的抉擇,非自然的死亡,是台灣人司空見慣的下場;被屠殺、捕殺常是弱者被決定死亡的方式;拒絕被殺,自主選擇死亡,世界史且會為之改寫,可惜在台灣太缺乏悲劇英雄的史頁。」(頁61-62)這段話曾讓我陷入很深的沈思中。

那天,我見證了台灣應有的美好與高貴。前年2021年6月13日我在臉書「遠距」祝賀李喬老師米壽時,寫道:

「私意以為:如果我們有島嶼的精神史,李喬老師將是巨大的存在。」

我希望我還有時間寫下我預計寫的書──「完成此生對台灣的債務」(借用李喬老師的話),我希望我能寫下台灣曾有的,以及應有的,美好與高貴,那台灣精神史上的人、事、物。李喬以及李喬的好友們,都在內。

昨天上午很感謝彥斌大哥和小碧的好意,讓我有機會透過電話和在加護病房的鍾逸人先生講話。鍾先生精神很好,講話氣口如故,竟然還想起問候弱水(他用台語叫他的名),讓我非常感動。我告訴鍾先生,他是我們永遠的部隊長,是我們的典範。請認識/知道鍾先生的朋友,我們一起集氣為他祈禱早日康復!!

照片一:左起莊萬壽教授、李喬老師、周婉窈。

照片二:右起:陳清美女士、師母蕭銀嬌女士(李喬夫人)、周婉窈。

照片三:右起:鄭欽仁教授、李喬老師、周婉窈。

照片四:茶會一景,右起:曾貴海醫師、林衡哲先生、李喬老師、陳貴賢教授、鄭欽仁教授。

照片五:茶會一景,右起:鄭欽仁教授、王世勛先生、莊萬壽教授、王世勛夫人、謝百合女士、劉進興先生、馮賢賢女士(未入鏡)。

照片六:文學基地的大看板,左起:鍾逸人先生、李喬老師、陳彥斌先生。

照片七:會後大合照。(photo credit 臺灣李喬文學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