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典」的人、事、物,何日成為我們的常識與典範?

書展期間,今天又要來推薦一本書:蔡榮芳,《知識人的想望與行徑:台灣菁英林攀龍對上黨國嫡裔曾約農》(前衛,2022)(照片2)。前衛出版社好像沒參加書展,但蔡榮芳教授的另外一本好書是玉山社出版的,在書展應該可以買到。書名:《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玉山社,2020)(照片3)

蔡榮芳教授這本《知識人的想望與行徑》,是寫林攀龍。阿,誰是林攀龍?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作為台灣歷史的研究者,我要如何才能讓這些台灣人應有的歷史知識變成常識呢?實在不容易。一個個人如何和半世紀的黨國教育及其延續至今的結構拼搏?但就是三個字:「毋甘願」。

我為蔡教授這本「奇書」寫的一篇序文,昨天放到「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連結在留言欄。以下是序文最後幾段,希望你看了會想看完整的序文,看了序文會想買這本書來看。上述兩本書,你都可上網訂購,當然,最希望面冊朋友能到居家附近的獨立書店去訂購,我們要支持獨立書店,打造社區有書店的台灣文化。(我成長在嘉義一個大鎮,從小到大,鎮上只有文具店兼賣教科書,加上幾本真正的書〔現在也一樣〕,後來讀書讀到台大,在黨國大量禁書下圖書館該有的書也沒有,阿,一個真正的貧乏物語。)

引文:

林攀龍,如同蔡教授在這本書中呈現的,是台灣第一等人才,是個「奇才」,但是在黨國菁英曾約農眼中,林攀龍是個「庸才」(a nonentity)。這裡牽涉的不是一般對人物的不同評價,而是外來統治者如何集體矮化、「庸才化」被統治者的問題。阿,台灣就是沒有人才,即使今天受到七十餘年KMT/ROC黨國教育深層影響的在位者,都還會有這樣的看法──就算他/她是本地子弟。這和認為台灣沒有文學,台灣沒有文化,台語就是低俗,其實差不多。在黨國體制下成功往上爬的人,基本上就是最受馴化、吸收最好的人,你怎麼可能要他/她反省讓他/她得以成功的東西?

這就連結到蔡教授在這本書指出的「深層權力結構」的問題。KMT/ROC黨國統治台灣將近半世紀(1945-1992),打造出中國/中華文化在上,台灣本土文化在下的文化位階,它已經內化到受黨國教育的台灣人的思維和內心深處,非常難打破。由於長期戒嚴,人民思想僵化,加上解嚴後所謂「寧靜革命」又以不變革體制為原則,導致台灣社會最大派是「維持現狀派」(維持現狀再決定+永遠維持現狀),十幾年來都在六成上下。不要或害怕變動──其實世界就在急遽變動中──造成社會極度欠缺想像力。台灣人不只無法想像未來,對過去也欠缺想像。諸君可能會反問:「過去已經過去了,怎麼能想像?」恰恰要能想樣過去,才能想像未來。

你能想像嗎?──如果不是曾約農將台灣第一等人才林攀龍講成「庸才」、不讓他有機會擔任東海大學校長,而是繼他之後某任/某幾任東海大學校長是林攀龍的話,那東海大學會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呢?

你能想像嗎?如果戰後台灣大學校長是杜聰明,台大文學院院長是林茂生,那又會是怎樣一個台灣大學呢?至少還能繼承台北帝國大學的精神和特色吧?你若敢這樣想像,台灣社會整體若敢這樣想像,今天的台大校長哪裡會輪到那些黨國菁英在當?阿,誰才是「a nonentity」?

你能想像嗎?如同我的父母輩的想像──想像戰後台灣第一任總統是林獻堂嗎?你又能想像「台灣學術院」(Academia Taiwanensis)的院士有黃彰輝牧師、宋泉盛牧師嗎?這在在挑戰我們的想像力。接受這樣對過去的想像,我們才能想像一個真正屬於台灣人的國家。有了自己的國家,才會有「台灣經典」,對於可能是「台灣經典」的人、事、物,您又知道多少呢?這本書將帶領我們認識非常值得台灣人認識的林攀龍,在這同時也體認到戰後台灣「實然」──但萬萬不是「應然」──的坎坷歷程。

親愛的國人,請大膽想像國家吧,想像一個應該存在的台灣人的國家!

照片1:林攀龍先生(林明弘/Michael Lin先生提供。林先生是林攀龍的孫子,當代著名藝術家,你可以Google他的姓名,找圖片,就可看到他那充滿台灣味的作品。)

照片2、3:蔡教授兩本書的書影

照片4:1935年霧峰一新會舉辦「第三週年書畫手藝展覽會」,左起:張月珠、曾珠如、林攀龍、吳林帖(吳素貞)

照片5:1935年霧峰一新會三週年慶茶會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