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添亂 只是分享「遠距」雜感

最近的疫苗之亂,讓人很鬱卒。如果你了解戰後台灣歷史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知道「其來有自」。不要說歷史,只要我這個年紀的,平常有在注意觀察社會現象,就會知道誰、誰講那些話、做那些事,是有其「一貫性」的,不會被繽紛的外飾所眩惑。

最近看到兩張圖,大意是:當指揮中心奮力對付病毒時,竟然還要抽出人力來擋來自背後的捅刀。我想,吾輩心理質素要很強才不會鬱卒到要吃緩解焦慮的藥吧。如果我們能度過這個厄,應該是往前又走一步吧?祈禱中。

昨天到研究室錄製遠距教學的影片,大約下午1:20走到台大椰林大道,幾乎空無一人,有圖為證。

不知道是自己年紀太大,感覺遠距教學實在很厚工吃力(台語),去年聽說師生反映普遍效果不好。到底效果如何,沒有調查就不多說了。我用的是EverCam,技術上確實會出狀況,到昨天錄了三次,第一次電腦一直當機,只好臨時改用錄影方式(畫面錄powerpoint/ppt,非我本人),檔案奇大,助教光上傳到NTUCool就花了二個半鐘頭。第二次不知出什麼問題,錄了一大段卻沒錄到聲音,還好助教有用手機錄音,說回去後將音檔併到ppt檔,如何併,阿,我就不清楚囉。昨天是第三次,就順利很多。剩兩次,希望越來越順利。

技術問題之外,我想最大的還是自己的問題。平常上課我不用ppt,這是經過思考後的決定(理由就不詳表),但我用很多圖檔/音檔,也寫板書。EverCam就是要準備投影片,當然也可以不用準備,我就聽說有一位口若懸河的老師就只放一張手寫(還手寫耶)的講題,一路講到結束。我口才不好,頇顢(hân-bān)講話,好不容易訓練自己可以面對學生/觀眾講課演講,一下子要改為面對「鏡頭」空談,實在很不習慣,大概還是需要看著投影片,一張一張講吧,去年也是如此。製作投影片就牽涉到內容結構、格式編輯、圖片放置,以及要呈現哪些文字、哪些資料……。我個性「龜毛」,一旦決定做一件事,就是要按照設定的標準去做,還好自己算是很「耐煩」,就一張一張做吧,中途還常要去尋找確認資料,於是一個兩個鐘頭的課(100分鐘),結果都花超過三天!!

因為耐煩,超過三天也就超過三天吧,但問題是同時還很多事情要做,就舉從上週五到今天(七天之內)就有五個視訊會議要參加!視訊會議也都是要事前閱讀或準備材料的,且開會時人在家裡,沒有年輕朋友可幫忙,常出狀況,不是電腦連線斷掉,就是筆電突然強制關機,說要更新!!總之,不管遠距上課或開會,對我來說都很吃力。不過,真的不是抱怨,這關總要大家一起來撐過。比我們大學老師辛苦的國人不知道要以幾百幾千倍來計算。

宅在家裡工作,對我來講本來就是這樣。基本上我在家裡工作,上課、開會,有事時才到研究室,因為在研究室電話就會進來,常要婉拒邀約,覺得很不好。至於吃飯,通常是外食,現在就必須在家自己「料理」了。

前陣子防疫剛升級時,龍三來訊關心到我的用餐問題。我簡單講一下,他說:老師可以寫作菜日記,開直播。他說老師有很多追蹤者,大家都有興趣──這我就不知道囉。他還建議我寫作菜日記配台灣史。現在局勢那麼混亂險峻,當然不要出來添亂,以完成遠距教學為最重要的目標。不這樣也不行,原本就是每天工作,沒什麼休息(自己選擇的喔,不能抱怨),現在遠距上課+視訊,實在更忙不過來,FB顧不了,5/28(陳智雄)、5/30(泰源五烈士)都是在那一天快結束時才急忙貼IG限時動態。期待學期結束時疫情緩和下來,或許真的能在臉書寫寫「防疫餐配台灣史」,當然不會開直播喔。

祈禱疫情早日趨緩,我們安靜做好自己的事情,應該就是防疫的一部分吧?今天看記者會,再度想:我會有這樣的IQ&EQ嗎?既佩服,也痛心那些年輕的記者為何老是聽不懂已經很淺白的人話了?為何一再問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