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i Tâi-gí 之四(文章足長,歹勢)
動作用詞m̄-thang予華語搝去,phah-tsiam真恐怖,兼及防疫用詞(動作用詞不要被華語拉走,「打針」很恐怖,兼及防疫用語)
這三、四個月來,在日常會話中最常聽到的,先是「你有去打(phah)無/未?」,現在則是「你第二劑打(phah)未?」其實這是錯誤的台語。華語的「打針」,台語是「注射/tsù-siā」,動作要用「注/tsù」,不是「打/phah」,打在台語,就我聽聞所及,就只有「打死人」、「打蚊仔」的「打」的意思。phah-tsiam/打針就是用手去打針,很可怕,不是嗎?想都不敢想。注射/ tsù-siā頂多就是痛,你用手去打針/phah-tsiam,慘!
華語影響實在太大了,但每個語言有它特定的動詞用法,不能被拉走,比如華語「打電話」,台語最常聽到的是「khà tiān-uē/敲電話」,也有講「kiò-tiān-uē/叫電話」、「ká-tiān-uē /絞電話」(華語撥電話)。你生氣時當然可以用手「phah/打」電話,也可以摔電話喔,但當你要用台語講「打電話」時,就不要森七七要「打」它喔,我們文明人就用khà的;「叫、絞」電話應該是老輩的人才比較會講,那和電信系統(透過接線生)、物件具體樣態(圓形號碼撥盤)有關。話說回來,前天我和一位比我小十多歲的前同事通電話,他就說「歹勢,你佇無閒,閣(koh)予你絞電話來」,感覺好古意喔。
再舉一個例子,華語的「開車」,台語是「駛車/sái-tshia」。我想在某個時點以前,台語人只會講「你欲駛去佗位?」,而不是「你欲開去佗位?」當然現在很多人都這樣講,好像「開車」已經取代「駛車」。看來剩下「飛行機」還在用「駛」的?我先生陳弱水說,「駛」字出現很早,唐代有「駛驢」,宋代有「駛舟」的用法;應該看不到「開驢」、「開舟」吧?請不要說我是台語「基教派」,我們復振台語還是要能知道台語原本的動作用詞怎麼講。
這個華語的「開」,讓我想到英語的例子。習慣講華語,會不會影響你講英文?當然會。華語說「打開電視」看節目,我就聽過華語人到美國人家裡,要看電視說:「Please open the television for me.」結果主人,額頭三條線,「open the television」?那是要把電視機的外殼「打開」修理的那個「open」阿。英文「打開電視」一般講「turn on the television」。如果2030我們要變成華英雙語國家,這種華式英文一定全島盛行。還好,英文不會因為華語人講「open the television」,就積非成是,「turn on」變成「open」。但台語的「注射」就會變成「打針」,稍微懂語言社會學或社會語言學的人,當然了解背後的原理。我有親友平常都講台語,但一再說「phah AZ未」、「tang-sî(何時)欲phah」,因為是平輩,我屢次提醒他是「注/tsù」,不是「打/phah」,但還是很難讓他改口。
前陣子臉書上有朋友在談「打疫苗」,台語是「注預防射」,但若講「注疫苗/ tsù- i̍k-biâu」,更具體,而且可以練習「時事台語」,這期《台文通訊BONG報》就看到「注疫苗」用語,但我幾乎沒親耳聽過有人「疫苗」用台語講。一開始可能講不習慣,講幾次就順口了。不只「疫苗」,「疫情」、「防疫」等用語,我們也應該盡量用台語來發音。其實不難阿,就只要記住「i̍k」(e̍k)是入聲字(陽入),和翻譯/huan-i̍k、通譯/thong-i̍k的譯同音,我想多數人可以用台語講「翻譯」、「通譯」吧。「群聚傳染/kûn-tsū thuân-jiám」也不難講,還可以練習m收尾音。若用白話,或許可以講成「絞群相湠(穢)/ká-kûn siong-thuànn(uè)」,尚待高明教之。
當然,因為整天大家都聽華語新聞、看華語政論節目,所以「疫情」直接說「ㄧˋㄑㄧㄥˊ」,也是語言的「真實」和「現實」。疫情嚴重期間,偶爾看到歌仔戲著名小生郭春美的直播 ,幾乎全台語,但講到「疫情」,就講華語(ㄧˋㄑㄧㄥˊ)。她不會講嗎?當然不是,再怎麼難的詞怎麼會難倒她?我都要想很久的「叱吒風雲」,在她就是平常語。我92歲的母親,基本上不會講華語,但和我們談話時,也是ㄧˋㄑㄧㄥˊ、ㄧˋㄑㄧㄥˊ的。我會去糾正她嗎?不會的,但對話時我一定講「i̍k-tsîng」。為什麼呢?每個人給自己的任務不同,想復振台語、讓它恢復全方位語言地位的人,一定要隨時隨地保持「警醒」,不管文讀、白讀(讀冊音、白話音)都要能講,而且這也才能讓自己有機會進步,自我糾正、釐清問題。以下舉個例子和大家分享。
4/8我去參加邱垂亮教授(1938-2021)追思會,很多故舊上台講話,大概就是副總統賴清德和前總統陳水扁用全台語。我發現賴副講「疫情」是「i̍k-tsîng」,陳前總統則是「ia̍h-tsîng」。為何對此這麼敏感?是有原因的。我在央廣節目「Lán ê 島嶼.lán ê 歷史」錄音時,講到「戰役」,我說「tsiàn-ia̍h」,替我錄音的資深廣播人李菁女士指出是否應說「tsiàn-i̍k」,她以前很長一段時間報台語新聞。我感到很困惑,因為從小到大聽到的都是「ping-ia̍h/兵役」課,不是「ping-i̍k」。後來查字典,發現「役」有兩個音,可讀「i̍k」,也可讀「ia̍h」,前者是文音,後者是白音。不過,「疫」字,不管《彙音寶鑑》或《甘為霖台語字典》(甘字典),都只有一個音,就是「i̍k」。若習慣講「ping-ia̍h/兵役」的南部人,「疫情」會講成「ia̍h-tsîng」,也似乎蠻自然的。在我成長的社群,火車站是「ia̍h -thâu/驛頭」,和「役」字一樣,「驛」讀冊音「i̍k」,白話音「ia̍h」。是不是我們南部人比較習慣白話音?不過,昨天發現「教育部臺語辭典」「疫」字一樣可讀「i̍k」(文)和「ia̍h」(白)。所以賴副總統和陳前總統都沒講錯阿。
一個「疫情」講那麼多,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試著用台語來講日常「時事用詞」,不然你哪有機會知道怎麼講,又有幾種講法?講錯真的沒關係,多查、多聽,就會有機會講正確。有志一同,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