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烏克蘭歷史必讀的好書 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
年前花好幾天看完這本《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一直想推薦給臉友,但遇到長年假,想說年後再說,剛好今天國際書展開始,或許正是推書好時刻。
作者是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主任Serhii Plokhy(謝爾希.浦洛基)教授,英文原著書名很直接──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歐洲之門:烏克蘭歷史),中文譯本(聯經,2022)書名作「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變得很長,具敘述性,不過,看完整本書,我覺得這樣的翻譯確實能充分傳達這本書的要旨,算是不錯的翻譯。怎麼書名看起來,像是預示台灣的未來?記起前年(2021)我主持北師美術館的「光展」研究計畫,「荊棘之道」就是展覽的關鍵詞之一。
由於我可以讀英文,中譯看沒多久,對於一些詞彙和段落,就有衝動想比對原文,於是再去誠品買了原文版。有需比對時,我就對一下原文,中譯真的很不錯*,由曾毅、蔡耀緯合譯。蔡耀緯是台大歷史系碩士班畢業,是我認識的學生輩,特別感到高興。
中譯本共510頁,仔細讀、回頭查檢,並做記號的話,是一個星期以上的功課,但我相信你會覺得收穫滿滿。這是奠基在學術研究上的通史,從烏克蘭的「古早」寫到2020年,「新版序言」寫於2022年6月7日,當時俄國侵略烏克蘭已經快四個月了,浦洛基教授指出,俄羅斯這場對烏克蘭的攻擊,「代表著過去帝國戰爭的復歸」,並說:
「這些與過去的相似之處,在在告訴我們,若要了解當代世界,尤其若要了解烏克蘭的事態發展,那麼,了解烏克蘭的歷史就十分重要。對烏克蘭歷史的討論,讓我們能夠探索烏克蘭身分認同的起源何在,並且讓我們可以理解,烏克蘭在被多個帝國統治長達數個世紀(而非只有幾十年)之後,面對這些帝國所強加的各種分歧,烏克蘭人是如何能夠團結起來成為一個民族。……烏克蘭獨立後的歷史,則能幫助我們了解面對俄羅斯在二〇二二年侵略時,烏克蘭人的軔性從何而來。」(頁33)
作者的序言以此作結:「烏克蘭長期以來的發展,背後的基本因素依然未變:拒絕帝國控制,民族構建,建立以自由民主價值為基礎的社會,以及與歐洲整合。」(頁34)
我認為,讀這本書真的能大大幫助我們了解烏克蘭非常複雜(且十分悲慘)的過去,以及烏克蘭人面對俄羅斯兇慘的侵略戰爭所呈現的強大軔性。
讀這本書,有我從來沒有過的經驗,也就是經常讀得驚心動魄,甚至感覺喘不過氣來。也從來沒有一本書,讓我幾乎無時無刻不以台灣的歷史作為參照點(reference)。
烏克蘭的歷史有太多值得台灣人了解,並反思的。比如語言,烏克蘭語,在歷史上一再被打壓,甚至禁止使用,但烏克蘭人對自己語言的執著與執拗,終於能克服諸多劫難,成為民族建構不可或缺的一環。這裡面又有東西烏克蘭的相互支援,當東部被強制俄羅斯化,烏克蘭語長期被禁,在西部民族主義者則將之發揚光大。這讓我想起台灣在KMT/ROC黨國統治下台語在台灣被嚴厲打壓,但海外建國運動者持續使用,賦予活力。雖然情境不是很一樣,但這種東西、內外「分進合擊」,是很值得進一步探索的現象。
由於上一篇貼文(2023/01/24)太長,有分享的朋友說,是要挑戰臉書長文閱讀極限嗎?(哈哈)這篇就簡短一點。讀後感想非常多,也認識很多烏克蘭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中一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烏克蘭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Taras Shevchenko, 1814-1861),他是農奴出身(真的是農奴,要脫離這個身分還要高額贖金。台灣有赤貧的農家,但沒有農奴),他其實少年時代就離開烏克蘭,在聖彼得堡成長,用的語言是俄羅斯語,但他的第一部詩集(1840)卻是用烏克蘭語。他堅信烏克蘭應該有自己的母語文學,包括翻譯文學(!!),他在詩集新版(1847)前言闡明自己使用烏克蘭語的原因:
「我的靈魂被巨大的憂傷籠罩。我聽說,有時候也讀到這樣的消息:波蘭人在出版書籍,捷克人、…(略)…俄羅斯人都在出版書籍。但我從未聽說烏克蘭人出版書籍的消息,似乎我們沒有自己的聲音。…(略)…也不要理會俄羅斯人。讓他們愛怎麼寫怎麼寫,我們也愛怎麼寫怎麼寫。他們是有自己語言的民族,我們也是。讓人們來評判誰的作品更好吧。」(頁232-233)
舍甫琴科還說過:「我們是多麼可悲!然而,同胞們,不要絕望。我們要運用智慧為我們不幸的母親烏克蘭工作。」(頁233)「我們不幸的母親烏克蘭」(for the sake of Ukraine, our ill-fated mother〔p. 158〕),這樣的呼喚,怎麼感覺那麼熟悉?!很希望烏克蘭勝利之後,哪天我能到基輔大學造訪位於主樓前方的舍甫琴科紀念碑。
台灣社會普遍討厭「悲情」,你講台灣歷史,動不動就被指控「悲情」。但波蘭、烏克蘭不迴避歷史的「悲情」。讀這本書,你就會知道為何波蘭國歌(作於1797),以及受影響的烏克蘭國歌(作於1862),起頭第一句,分別為「Poland has not yet perished」與「Ukraine has not yet perished」,都那麼無法激發樂觀(do not inspire optimism)。如果你知道兩國的歷史,你就可以了解歷史深層的悲哀,以及那種不認命的民族感情與意志力。
要寫的太多了,在這裡只提幾個「歷史數目」。烏克蘭曾四次宣布獨立,分別於1918、1939、1941、1991年,第四次才成功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如果以烏克蘭建國運動來說,遠則可以從1654算起(承認沙皇宗主權),或從1667算起(烏克蘭分裂為二),到1991年,分別為337年、324年!!真是漫漫荊棘之路。即使以1918併入蘇聯算起,也73年。
烏克蘭獨立成為真正的國家之後,在基輔的獨立廣場(Maidan)就發生過兩次大規模抗爭(2004、2013-2014,後者演變為「尊嚴革命」)。在第二次廣場抗爭期間,國會通過「去共產主義化法」,全國各地清除列寧及其他共產黨領袖的紀念物,民間稱之為「列寧倒下」。街道、村莊、城市和整個地區,共產時代的名稱都被清除了。(頁459)或許我們還需要重大事件和民眾集體意志,才有可能看到「老蔣倒下」,以及中正廟真正的轉型(拜託,不要和我提文創)。
最後,我要說,烏克蘭歷史讓我產生很深的對烏克蘭人及其國家的認同(站在同一邊),同時也給我很大的力量,我們必須繼續奮鬥打拼,直到黎明到來。
浦洛基教授在導言寫道:「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烏克蘭公民紛紛湧向投票站,選擇了獨立,同時也將強大的蘇聯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頁37)但願哪一天,世界上有一本關於台灣歷史的書會這樣寫,只換掉日期和專有名詞。
*本文貼出後臉友留言提醒:這本書人名有時用台灣慣用法,有時用中國譯法,倒是個問題。我因為不熟悉中國譯名,只感覺怪怪的,如「布里茲涅夫」作「勃列日涅夫」,以為譯者按照原語發音來翻譯。希望聯經出版社以後能注意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