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月份: 2024 年 10 月

李文忠是誰?

李文忠是誰?

最近有個叫做李文忠的人,接受聯合報專訪。

他提醒深綠的朋友,批評林依晨,「這種不自覺的族群沙文主義,與早年外省人統治階級的心態有何不同?」(我忍不住要問:這語型像不像小草最愛講的:某黨的綠色〇〇和早年的白色〇〇有何不同?)

他也提醒深綠的朋友:台灣要包容、尊重、理解不同出身、情感、認同的人。舉例來說:我們對赴中藝人被迫或自願稱敵人為祖國當然難以苟同,但林依晨自稱成都人、台北人而至宜蘭人,這就是她父祖的軌跡,「有什麼好批評的?」

怎麼這個人對綠營最忠實支持者懷有這麼深的敵意和厭惡感?還無限上綱到「族群沙文主義」。是來臥底的nih?是來裂解本土派、打擊台灣人的士氣nih?

按照他的邏輯,我們也要包容、尊重,並理解中正廟那尊銅像為何還在那裡。

說到深綠,一般是指有一定年紀的本土派。但他們知道林依晨的不多吧。我看到的批評大都出自青壯年和年輕人。成都人事件沸沸騰騰時,我先生還問我:林依晨是誰?

台灣詐騙集團很多,我也想問大家:

李文忠是誰?

照片:一期一會的綠地朋友

張炎憲教授紀念特展 推薦來參觀

張炎憲教授紀念特展 推薦來參觀

昨天到國殤國家紀念館出席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世台會)舉辦的「初心猶原在 熠熠50年」回顧展的開幕,張炎憲教授的夫人林琇梨女士是受邀來賓之一。

開幕典禮後,大家要上二樓看展覽,我和師母(也是我的學姐)琇梨女士講話,後來吳文慧老師也加入,我們就一起到一樓的展覽室看張炎憲教授研究國殤的紀念特展。(吳文慧老師是吳三連先生的孫女、政治受難者吳逸民先生的長女。)

展覽室不大,但真的很值得看。展版有張先生(我習慣這樣稱呼他)訪問受難者本人或家人的合照,有我認識的鍾逸人先生,也有林秀媚女士──每次我講授「近代台灣的歷程」,都會在課上用台語朗讀盧鈵欽給她的遺書(留言欄一的連結有遺書內容,原文是日文;留言欄二是裝咖人的歌曲)。

今年是張炎憲教授逝世十週年。他當時才67歲,實在令人惋惜。今年8月過世的曾貴海醫師也才78歲,有時想問天:為何對台灣這麼有貢獻,這麼愛台灣的人要這麼早被「收去」(台語)?

時常會想起張先生,尤其九月、十月的時節。

有四場紀念張炎憲教授的講座,還有兩場可以參加,訊息在照片3。

照片1左起:李界木先生(世台會前會長)、師母林琇梨女士、本人、吳文慧老師。

照片1 左起:李界木先生(世台會前會長)、師母林琇梨女士、本人、吳文慧老師。

照片2

照片3

如果你也很鬱卒,那大家一起療癒吧,並思考……(圖文不符)

如果你也很鬱卒,那大家一起療癒吧,並思考……

1010江國慶日,一早我去參加一個記者會,之後整天感到很鬱卒,想說自己的情緒自己管控吧。

偏偏這週很慘烈(指忙的狀況),幾度覺得會崩潰,加上那個「擁抱113年」的發言,心情非常低落,真的很慘。

快半夜看到陳翠蓮教授的貼文,竟然感到有點療癒效果,阿,原來不是只有我感到不對。

因為忙,昨天陳彥斌先生有關趙明河的貼文,很晚才看到。發現他也說「五味雜陳」。後來因為要轉載他的文章到我們的網站透過臉書通訊欄和他聯絡,才知道他的友人很憤怒,但同時更為台灣憂心!(和陳翠蓮老師一樣)我和彥斌大哥交換很多看法,包括我們要站在哪個位置的問題,結果整夜沒睡好。昨晚去聽莊萬壽教授在濟南教會講「台灣精神」,他也很感慨。

總之,如果你很鬱卒,那麼,我沒有比較不鬱卒。

留言欄是我出席1010上午記者會的發言,敬請參考。不想直接放面冊,好像有不少禁字。那天的發言主要還是針對那個晚會的講話,據悉2016年以前的八年內只辦過兩次,2016年起年年舉辦。

2024/10/11 濟南教會晚禱會

2024/10/11 濟南教會晚禱會

2024/10/11 濟南教會晚禱會

令人敬佩的莊萬壽教授分享「台灣精神」。

莊教授的「萬言文章」在台灣放送都很受歡迎。

他的很多看法和倡議,都是先知式的,但不必然寂寞吧?我們必須跟上來……

關於中華民國「國慶」:出席基進黨2024/10/10記者會發言稿(附華文翻譯)

關於中華民國「國慶」:出席基進黨2024/10/10記者會發言稿(附華文翻譯)

周婉窈

逐家gâu-早。

首先,我想欲指出:10月初10,其實毋是中華民國的生日。中華民國是1912年元旦建立的,孫文訂正月初一是「開國紀念日」,10月初10是袁世凱尾仔訂的,有和孫文拼場的意思。中華民國用袁世凱訂的10月初10做國慶日,實在有夠譀。毋過,不管是1月初1,抑是10月初10,攏和台灣無關係。

和台灣無關係的日子,是按怎咱就愛慶祝neh?

賴總統的113年的講法,若相像答喙鼓,答喙鼓當然無啥意思,是毋是有咱毋知影的高深的算計(計謀)佇內面,我無法度判斷。我知影的,就是這種講法,有一个危險,就是kā台灣kap中國的關係,閣捒轉去「兩个中國」的框架,就是佇咧競爭誰代表中國。無定這是欲解破啥物,這我無知影,我知影的就是,台灣袂當陷入去國共鬥爭kap合作的歷史路線內面,袂當陷入去這个框架內面。

國共合作/鬥爭的歷史,和台灣嘛無關係。
國共兩度合作:1923~1927、1937~1945
國共兩度鬥爭:1927~1937、1945~1949

1949年中華民國佇第二擺的國共鬥爭失敗,所以佇中國的歷史,中華民國閣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以中國歷史的正統觀來看,中華民國已經是滅亡的政權。毋過,伊真好命──歹命是咱──伊逃亡來台灣,控制台灣,繼續伊和中國共產黨的鬥爭,這是第三擺的鬥爭。簡單講,就是kā國共第三度的鬥爭搬來台灣繼續in的延長賽,一直到1992年才結束。第三擺的鬥爭,咱台灣付出啥物?──白色恐怖。咱愛由國共鬥爭的角度才會當了解白色恐怖的性質,阿無,是按怎咱的少年人有社會主義的思想,就愛hông抓去關、hông抓去馬場町銃殺?

這馬是國共第三擺的合作,這遍的合作,台灣會付出啥物代價neh?有可能真慘,就是會去予in變無去。中華民國國會這馬藍白佇咧做的,敢無是按呢neh?

咱一定愛抽脫(擺脫)國共的框架,才袂陷入去:人鬥爭的時,欲kā你刣,閣kā你刣;人欲合作的時,就kā你當作禮物,送予對方。咱永遠就是別人的工具,就是物品,毋是成做主體的存在。

台灣本身若是主體,有主體性,咱就愛躘開(lìng-khui)國共的歷史關係,「一中一台」對咱上有利。最近上夯的數字就是2758,詳細我就莫講,這就是世界自由民主的陣營欲予台灣國際空間──台灣喔,毋是中華民國。咱一定要把握這个時機,毋通陷入去兩个中國的陷阱,因為兩个中國,攏是中國,佇「一中原則」下,終其尾一定愛變做一个中國。台灣就無去矣。

台灣人若有祖國,咱的祖國就是台灣。113年以前成立的中華民國,和咱有啥物值代?這个日子是咱台灣猶閣佇咧穿中華民國這領壽衣,而且愈穿愈重,愈濟層,由1949年算起的75年,變kā113年。

一甲子以前彭明敏kap伊兩个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已經就主張「一中一台」,in是先知,到這馬嘛猶是先知,這敢毋是咱的見笑代?

(最後當場補充:今仔日其實是「江國慶日」。江國慶生佇1975年10月初10,所以老爸號伊這的名。伊佇1997年8月13予國民黨政府銃殺,冤死已經滿27年。)

華文翻譯

首先,我想指出:10月10日,其實不是中華民國的生日。中華民國是1912年元旦建立的,孫文訂正月初一日為「開國紀念日」,10月10日是袁世凱後來訂的,有和孫文拼場的意思。中華民國用袁世凱訂的10月10日做國慶日,實在有夠荒謬。不過,不管是1月1日,或10月10日,都和台灣無關係。

和台灣沒關係的日子,為什麼我們必須慶祝呢?

賴總統的113年的講法,好像在耍嘴皮,耍嘴皮當然沒什麼意思,是不是有我們無法知道的高深算計(計謀)在後面,我無法判斷。我知道的就是,這種講法,有一個危險,就是會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又推回去「兩個中國」的框架,就是在競爭誰代表中國。說不定這是想破解什麼,這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就是,台灣不能陷入國共鬥爭/合作的歷史脈絡裡面,不能陷入這個框架裡面。

國共合作/鬥爭的歷史,和台灣沒有關係。
國共兩度合作:1923~1927、1937~1945
國共兩度鬥爭:1927~1937、1945~1949

1949年中華民國在第二次國共鬥爭中失敗,所以在中國的歷史上,中華民國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以中國歷史的正統觀來看,中華民國是已經滅亡的政權。不過,它真好命──歹命是我們──它逃亡來台灣,控制台灣,繼續它和中國共產黨的鬥爭,這是第三次鬥爭。簡單講,就是將國共第三度鬥爭搬來台灣繼續他們的延長賽,一直到1992年才結束。第三次鬥爭,我們台灣付出什麼?──白色恐怖。我們必須從國共鬥爭的角度才能了解白色恐怖的性質,不然,為什麼我們的年輕人有社會主義的思想,就必須被抓去關、被抓去馬場町銃殺?

現在是國共第三次合作,這次合作,台灣會付出什麼代價呢?有可能很慘,就是〔台灣〕會被他們變沒有。中華民國國會現在藍白正在做的,難道不是這樣嗎?

我們一定要擺脫國共的框架,才不會陷入〔這樣的情境〕:人家在鬥爭時,要殺你,就殺你;人家想合作時,就把你當作禮物,送給對方。我們永遠就是別人的工具,就是物品,不是作為主體的存在。

台灣本身若是主體,有主體性,我們就要跳脫國共的歷史關係,「一中一台」對我們最有利。最近最夯的數字是2758,詳細我就不講,這就是世界自由民主的陣營要給台灣國際空間──台灣喔,不是中華民國。我們一定要把握這個時機,不要陷入兩個中國的陷阱,因為兩個中國,都是中國,在「一中原則」下,最終一定必須變成一個中國。台灣就消失了。

台灣人若有祖國,我們的祖國就是台灣。113年以前成立的中華民國,和我們有什麼關係?這個日子是我們台灣還在穿中華民國這件壽衣,而且愈穿愈重,愈多層,由1949年算起的75年,變做113年。

一甲子以前彭明敏與他的兩個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就已經主張「一中一台」,他們是先知,到現在還是先知,這豈不是我們的羞恥?

(最後當場補充:今天其實是「江國慶日」。江國慶生在1975年10月10日,所以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他在1997年8月13被國民黨政府槍殺,冤死已經滿27年。)

說明: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時,延安大禮堂門口。

台灣的旗子,您知道幾面?最愛哪面?

台灣的旗子,您知道幾面?最愛哪面?

最近真的忙,忙到比沒退休前還狼狽──昨天的短講,沒足夠時間準備,講得離離落落,很對不起聽眾。

忙,真的沒關係,是自己選擇的,我也可以和我一位初中同學一樣,她已經不知道周遊世界多少國了,近百吧,而我屈指可數,但我不想比較,因為自己人生的路是自己選擇的。當你很深切意識到自己沒有國家,周遊世界各國時可能心都還在台灣吧?我曾在非常美麗的多瑙河河畔,被一位學者朋友的朋友,也是學者,問說:你會想在這裡住下來嗎?我搖頭。那確實是超級美麗的地方,山河翠綠,沿岸有看不盡的美得像童話般的城堡(那是真實的、歷史的城堡,這才令人驚艷!),但我相信我的心無法在那裡定著下來。

可是,在自己的地方,常常感覺像個異鄉人(語言已經「基因改」?),其實從小到大就是一直在「被背叛」,改天寫篇「〔被〕背叛的滋味」。

昨天參加張富美老師的回憶錄新書發表,感觸很深。我想 知道她及其貢獻的年輕人應該很少。要如何讓失學(沒學過台灣歷史)的這幾個世代,以及可以學台灣史卻無法知道台灣應有的經典人、事、物的年輕讀者,了解台灣的歷史?我常「有歩想kā無步」(台語)。

前天晚上硬擠出時間更新一篇去年刊登的關於台灣旗的文章,連結放留言欄。不只文章有更新,圖也更新了,希望您喜歡。文章超級長,好像花一年以上才寫成,請大家來認識這些很多台灣人(當時是青年)奉獻青春、無盡歲月,以及淚水的旗子(複數)。

照片1 張富美老師於回憶錄《富麗人生 美好台灣》發表會上分享童年點點滴滴。(周婉窈拍攝)

照片2 與陳弱水(左)在奧地利遊多瑙河,攝於船尾。(2018/7/3)

© 2024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