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24 晚上八時左右 二二八罹難的嘉義仁醫潘木枝的兒子潘信行先生上台講話,以及台下一景 青島東路
作者: 周婉窈 (第 10 / 114 頁)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致力於台灣史研究及其推廣,愛台語且關心其復振工作。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s://tmantu.wordpress.com
2024/5/24 下午6:20 濟南教會側門濟南路人潮
這週五5/24請來立法院周邊吧!決戰時刻已經到來?長期抗戰勢在必行!!
5/21中午和晚上我到立法院外參加抗議集會,一直到快十二點立法院散會才離開。
明天立法院要開院會,中國國民黨(請記得用它的全名)+民眾黨(這個歷史的山寨黨,就不要加台灣)又要輾壓通過消滅台灣的法案,他們過半了,予咱看著野蠻的囂俳,咱就予in看著台灣人的硬氣/意志!
陳怡凱律師指出:「這些法案通過之後,保證可以把臺灣民主的根基挖空,讓臺灣人在自己的故鄉變成徹底的被殖民者,怎麼投票都永無翻身之日。」(〈司法權的極限〉,見留言欄一)台灣的香港化指日可待。
那個曾經恭敬叫我「周老師」的黃國昌徹底變了,但十年前三一八不少核心成員,521都站在青島東路的講台上(賴中強律師、孫友聯先生、徐偉群老師等人,還有在台下顧前顧後的周馥儀等「年輕人」),他們沒變,只是老了不少。莫忘初衷非常困難,我一路走來,看到不少人「變心」,但也看到很多人為台灣犧牲的心志始終如一。
讓我們再度一起守護台灣──我們唯一的家鄉也是國家。國家喔,它必須和中華民國徹底離緣(台語)才能保平安,希望三一八很多人沒醒悟的,這次能醒悟。「天然台」一定要變成真正的「天然獨」。如果台灣的民主就是中國黨和台灣黨輪替,哪一天就輪替到台灣無去(台語)。
一個運動的起來,很少憑空出現。2014的三一八,若沒有2013很多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出現的。這是三一八前一年好幾個非常非常「寂寥」的記者會之一,幾乎沒什麼記者來。(周婉窈拍攝,2013/7/9)
2024/05/21 深夜(將近十二點)的濟南路
2024/05/21 晚上的中山南路、青島東路
2024/05 21 中午的青島東路
今天是詹益樺殉道35周年紀念日
原本有想到嘉義竹崎鄉親水公園參加詹益樺殉道35周年追思會,但最近非常非常忙,幾度感到要病倒,不敢再排入事情,今天若一早出門,大概會很慘。但在家裡,感到非常非常遺憾,希望明年可以去參加。
五一九是戰後台灣很重要的紀念日。首先,它是1986、1987兩次訴求解除戒嚴、慘烈衝撞KMT/ROC黨國體制的綠色行動日;選在這一天是因為1949/5/19黨國宣布次日全台灣戒嚴。第二次綠色行動多了一項訴求:「 不要國安法」。現在很少人去了解為何不要國安法了。
三十五年前的今天是鄭南榕大眾葬的日子,也是詹益樺過身的日子。
詹益樺(1957-1989),嘉義竹崎人,是民進黨基層黨工,他短暫的一生感動周遭很多人。他是個學歷不高的跑船人(工專肄業,擔任遠洋漁船船員),1985年在一次船難意外中來到紐西蘭納爾遜,接觸到自由、安祥、和平的生活,深受衝擊,一心期望故鄉也能成為那樣的樂土。回台後,加入黨外運動,投身各種活動──反核、環保運動,以及農民、原住民、工人運動等;拆除吳鳳銅像,他也有份。
在他留下的極少數的信中,他說:「我自訂一個方向。跌倒成為弱者的人,我站立在那個地方扶起他。」鄭南榕的死給他很大的衝擊,基督徒的詹益樺說:「鄭南榕是一顆偉大而美好的種子,我希望自己也成為一顆偉大而美好的種子。」
我們的網站製作了一個紀念專頁,收有不少圖文,其中有很珍貴的一支影片,七分鐘多,希望此時此日,您可以撥點時間看一下,連結放留言欄一。
祝福天下為人母、為人子女:母親節快樂!!
在這樣的日子
怎麼想起我二十出頭[做學生的時]
抱過的一對雙生姊妹?
亮均、亭均,恁是阮永遠的疼(thiànn)
嘛想起恁阿媽,恁媽媽佮爸爸
想起彼一日
由慈林的窗仔看著遠遠罩霧的龜山
希望我所敬愛的方女士、林律師身心平安
您不要正義,當然就可以只要自家記憶不要轉型囉
午安,福爾摩沙!
5/3朱乃瑩在臉書針對某大學者要到師大演講「可以不要再談轉型正義了嗎?」(連結在留言欄一)提出她的質疑,引起矚目,很多人去留言,我也去留言,後來陳弱水也去留言。陳弱水的留言值得更多人看到,所以,我將這則留言轉載到這裡來。
我常感到很疲憊,十餘年來為了轉型正義到處演講,2019年也拼命寫了《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2022出版增訂本),但常覺得成效非常有限。有時真希望自己能唱歌,或拉小提琴,憑著歌聲和琴聲,在一個人的江湖,東西南北流浪,試圖喚起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正義感,對島嶼的愛,對國家的渴求。但我也只能演講(其實個性上很不喜歡演講),也只能寫書寫文章,然後,這一切似乎都將化為烏有。好希望台灣有蕭邦,在後現代+社會功利主義+學界虛無主義,我們何處追尋那最後的一絲浪漫情懷?
聽說這個演講也要到中山大學喔,好像是社會系請的,真教人精神錯亂。
陳弱水的留言:
1、轉型正義是正義的一種,講題可否改為:「可以不要再談正義了嗎?」如果題目不能這麼改,不知道和其他正義相較,轉型正義有什麼特別不值得談的地方?
2、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無法以「正義」的手段處理,不是因為時間久遠,而是因為1987年7月15日解嚴當天,同時施行「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規定:「戒嚴時期戒嚴地域內,經軍事審判機關審判之非現役軍人刑事案件,於解嚴後依左列規定處理:⋯⋯刑事裁判已確定者,不得向該管法院上訴或抗告」,阻絕了政治案件當事人司法平反之路。今天認為轉型正義不需要談,和37年前要求當事人吞下政治案件,有什麼差別?
3、為什麼司法正義以追求真相為前提,而轉型正義無法如此,必須讓步於相對性的記憶?
照片是今年2/29台大歷史系系主任安排攝影師來替同仁拍攝的,就當成書廣告吧,多賣一本也就是一本。我相信有看過和沒看過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寫書的人的執念或執著吧?
李喬全集發表茶會
下午到台北賓館參加「李喬全集發表茶會」
很溫馨的一個下午,見到不少認識的朋友。
私意認為只有陳萬益教授講出李喬文學的要義
台灣文學啟示李喬走的台灣的路
台灣歷史啟示我要走的台灣的路
是一樣的
但願上天給我健康&足夠的歲月,我要寫出這陸續凋零的三代台灣人的向望
台灣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