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作者: 周婉窈 (第 13 / 114 頁)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致力於台灣史研究及其推廣,愛台語且關心其復振工作。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s://tmantu.wordpress.com

國共鬥爭/合作和台灣有何干係?1949年搬來台灣繼續打延長賽,救台灣唯有終結國共第三度合作

國共鬥爭/合作和台灣有何干係?1949年搬來台灣繼續打延長賽,救台灣唯有終結國共第三度合作

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說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這是將台灣推向國共合作的最後一哩路──也就是KMT和CCP第三度合作,連手吞掉台灣!

(國:中國國民黨/KMT,共:中國共產黨/CCP)

今天寫了一篇關於國共合作/鬥爭的文章,已在「台灣放送」刊出,連結在留言欄一。文有點長,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

國共合作/鬥爭剛好滿一百年,它和台灣毫無關係,為何我們要被捲入第三度國共合作?

國共兩度合作:1923~1927、1937~1945
國共兩度鬥爭:1927~1936、1945~1949

結語:

國共合作/鬥爭,關台灣人何事?在中國已經打完的國共鬥爭(內戰),延長賽搬來台灣繼續打,白恐時期我們無力反抗,但現在,沒辦法拒絕第三度國共合作嗎?兩個和台灣原本無關的黨,要合力併吞台灣──也就是消滅台灣,您我要坐視它發生嗎?

只有終結國共第三度合作,走回台.中關係,台灣才有活路!
請注意照片的「中華民族」四字,那是通關語碼。

阿苗加油!!大安區加油!!台灣加油!!

阿苗加油!!大安區加油!!台灣加油!!

聽說選舉文會被降觸及率,那就來寫點輕鬆(?)的,也放一張有夏天「清涼」之感的照片,哈哈。

這是去年8/28大安區信賴姐妹會會長沈秀琴女士主辦的「與苗博雅面對面客廳會」會後的合影。因為客廳真的不大,和苗博雅真的是面對面。雖然見過苗博雅好幾次,這次算是距離最近,時間也最久。他的口才和內容當然是第一流的,有他那樣的口才的人應該不少,但能講出那樣有條理、具強大說服力的進步思想與理念的,應該很少。

阿苗的魅力不用我來多說,這裡講點輕鬆的。我先生看了合照,說,阿,以為苗博雅矮矮的,怎麼比你高?是阿,一拍照就知道誰高。

苗博雅是我身邊親友以及師長的最愛。我母親,93歲了,很喜歡苗博雅。我一位師長88歲了,參與黨外/建國運動非常深,顯然很欣賞苗博雅,市議員票投苗博雅。其他同輩的親友就不多說了。

苗博雅的政見,我就省略,想向大家推薦郝明義先生寫苗博雅母親林小姐的這篇1/2貼文(連結見留言欄一),雖然是寫苗博雅的母親.其實處處看得到阿苗。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大段:

那個夏天,苗媽媽每天早上去上班的時候,本來打算把阿苗放在爺爺奶奶家,下班再帶他回家。

但是聽阿苗說去爺爺奶奶家天天看電視,吃飯、睡覺,不想去之後,苗媽媽決定把他送去一間圖書館。苗媽媽每天早上八點半的時候騎車去把他放下,等九點圖書館開了門再進去。

阿苗說在圖書館那半年時間,讓他把兒童閱覽室裡面的書都看過一次之後,再跑去成人閱覽室裡面找可以讀的書。

很早啟蒙閱讀,不只為阿苗日後的說話、課業連軌,更重要的是像阿苗所說,「小說讓我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引文結束~~~~~

苗博雅那麼小就能獨立思考,知道「天天看電視,吃飯、睡覺」是不好的!!(Murmur:目下很多大人都不知道這不好耶,還民主不能當飯吃耶)

大安區以前在台大PTT學生就講過:中國國民黨推一個西瓜出來也會當選。這是艱困選區,所以才會推苗博雅出來,苗博雅也願意承擔重任。我不知道如何助選,就是希望大家的努力終能、終能改變大安區的生態。

阿苗加油!!大安區加油!!台灣加油!!!

請用選票還溪州女兒吳音寧一個公道

請用選票還溪州女兒吳音寧一個公道

1/4日(上週四)在彰化溪州吳家老宅三合院,舉辦「文化界、藝文界挺 吳音寧 前進國會」記者會,那是跟著「文藝界連署公開支持吳音寧」的連署活動而來的。主辦單位詢問我是否可以擔任「共同發起人」,我毫無遲疑就同意。記者會原本受邀參加,也很想參加,但那天很不巧,無法出席,不然照片二就會有我耶(阿,混入文藝圈XDD)。照片一是記者會中笑容可掬的吳音寧。

記者會召開時,已經有300名文藝界人士連署。很希望彰化第三選區的鄉親和返鄉投票的選民,用選票還吳音寧一個公道。

為何要還吳音寧公道?當然是北農事件。如果將來我們能建立真正的國家,確立台灣的主體性,北農事件就會是講授中國認知作戰的最佳教材。關於北農事件,可以參考陳方隅的〈吳音寧與北農風雲:政客照妖鏡〉(連結在留言欄一)。

沒能親自到場,感到很可惜。因為去年2023/12/22冬至那天,周馥儀博士召集冬至賞屋團,參觀溪州謝依鳳家族的豪宅,我非常想去,但感冒無法出門,一直覺得很可惜。這是見證台灣地方勢力三代結構的「具象」(存在與現象)的絕佳機會,馬世芳是1/4活動的主持人,參觀了彷如高級百貨公司的謝家豪宅(別忘記,土地是台糖的喔),還拍了影片,貼文內容很好看,請大家點閱。(連結在留言欄二

這是2022年八月我看完吳晟(音寧的老爸)紀錄片《他還年輕》後寫的臉書貼文,今天重看,怎麼覺得最後一段很適合此刻呢?!

2022/8/31臉書貼文,引:

在這裡,我想講兩個可能不是一般影評的重點,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

首先,這部影片多少還吳音寧一個公道(does her justice)。影片開拍在2017年,我想沒有人會想到要拍文學家/詩人,結果整個2018年我們的詩人,卻要面對人生最大的磨難──必須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女兒被抹黑、被往死裡打。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作為人父的悲痛、憤恨,以及有如刀割的毋甘(m̄-kam/不捨)。

其實2018年3月爆發的北農事件要和該年1月發生延續一年的「管案」一起看,兩個事件不是憑空而來,看來是前哨戰,為後來的韓流大海嘯做鋪陳。身在其中的吳音寧很清楚,她在2017年6月一上任就被三中+TVBS等媒體「盯上」。請不要小看這些媒體,它們不是孤立的,背後是一甲子以上KMT/ROC黨國打造出來的結構與生態,其實到今天都「其命維新」。媒體每天每天給你憑空亂報,就可以將白布染黑,吳晟無法接受的是,吳音寧明明不是那樣,怎麼被抹黑成那樣。女兒被蹧躂(tsau-that)是他最大的痛。日後吳音寧說:「多方管道,強力的掃射,我認為,北農事件,很可能是,中國更全面介入的一次操兵演習,而一一二四的選舉,也應驗了中國介入的績效……。」(吳晟,《北農風雲》,頁247)。拉長來看,和管案一樣,都是1124的前奏,只是一个是全力挺某人,一个是全力打垮某人。媒體暴力真的很可怕,我先生陳弱水選台大校長時,被某週刊先是說成「台大幫」,後來又急轉彎變成「中研院幫」(同一刊物耶),你真的就是無法應付這種媒體暴力。

吳音寧下台後,誰又去管誰當了北農總經理?誰又去管總經理的錢用到哪裡去?因為目的達到了,誰還管北農阿。又要選舉了,台灣人一定要警醒、小心。這部紀錄片,見證了台灣戰後歷史「無形殺手」的強大,它殺人不見血,因為把你黑掉,你就死了。

~~~~~引文結束~~~~~

照片一
照片二
照片三:紀錄片《他還年輕》映後合影,我和陳弱水在吳音寧的右手邊。

五年前的事情,不再被記憶,只合被扭曲/消費?

五年前的事情,不再被記憶,只合被扭曲/消費?

才剛過去的2023年年底,我非常忙碌,有一天晚上例行外出覓食,吃飯時突然看到萬里礦區里民給社會的一封信,想說回來要替他們廣為宣傳,走在路上,突然想到是平安夜,日子忙到是平安夜都不知道,然後猛然想起五年前的平安夜,民進黨教育部長葉俊榮放管事件。當時很多台派應該都感到被自己人(???)背叛,非常非常不平安的平安夜。

這其實才五年前的事情,但年輕人應該沒有記憶。最近選舉期間,管案被拿出來說嘴,幸好還有台大學生會前會長吳奕柔在臉書上貼文呼籲不要為了選舉「消費台大」,還貼出當時台大校長遴選內部傳出來的「配票單」(估票與運作表)。(臉書連結見留言欄二

管案我就不多說,如果想了解「估票與運作表」(配票單)的內情,當時《沃草》有深入的報導,連結在留言欄一,請面冊朋友自行點閱。如報導,配票單「佈署」欄的「森老師」是袁孝維,當時是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發言人,現在是台大國際長。配票單中的「丁老師」就是丁詩同,挺管大將,現在是副校長。配票單中有八張「鐵票」,也就是一定投管,不用去拉票,請大家睜大眼睛看喔。

很多人不了解台大的高層結構,常給予不切實際的期待或盼望,真的不要多費心囉。

五年前的往事,至少不要那麼輕易變成「水過無痕」,或「往事如煙」吧?尤其在這嚴峻的2024年的一月。

在焦慮中 迎向2024年 祝福大家

在焦慮中 迎向2024年 祝福大家

雖然很焦慮,還是要來祝賀舊友新知:新年平安順序!!

過去的這一年,是我記憶以來最忙的一年──有學生輩反問:老師,你何時不忙?確實如此,但2023年應該是最忙的,忙到有一次開會,記事本早記一個鐘頭,突然發現「賺」了一個鐘頭,高興得不得了。每天幾乎都是以一小時一小時來計算,這小時我要做什麼,可以做什麼。(Murmur:學生的時間除外;然後也只能犧牲自己的事情,所以一本去年九月要出版的論文集,就拖過年囉。)

繼續閱讀

平安夜 讓我們來讀萬里礦區居民給大家的信

平安夜 讓我們來讀萬里礦區居民給大家的信

今天是平安夜,理當懷著平靜虔誠的心度過,期待一個美好的奇蹟降臨。

但是,我們社會最近很不平靜,被掃到台灣歷史的幽暗角落,早被遺忘、不被關心的礦工及其家屬們,突然間被抓出來鞭打,被羞辱到極點。世間怎麼會有這樣不公不義的事情?

那個寫下這句子的年輕人,是在替未來寫教材吧?──如果我們將來能成為一個比較好的社會的話。他寫道:

「抱怨那麼多就不要當礦工啊,礦工的高風險也伴隨高收入,風險跟報酬成正比這個國小就有教了吧,不必說得礦工好像都很可憐一樣。

況且,不讀書、沒有學歷,最後當然只能去幹這種底層勞力活啊,怪誰?」

平安夜,如果您想多了解一下礦工生活,台灣放送轉載Mock Mayson的〈台灣礦工俚語十選〉,以及〈台灣礦工俚語十選(二)〉,歡迎大家點閱(連結在留言欄一)。台灣民間的俚語是時間積累的結果,反映人們對某些事情的感受和看法,有時甚至揭示精神深層的文理。這是我第一次同時讀到這麼多則礦工俚語(共20則),好幾則連結到礦工每天在「賭命」,如「入坑不是人,出坑才算人」,誰愛入坑呢?阿,「入坑死一人,毋入死全家」,在平安夜特別值得我們來讀。

另外,台灣放送也刊登了翁安利女士的〈我也是礦工女兒!〉,人氣非常高,是台灣放送接連兩天最熱門的文章。如上面所引述的,還有人以為當礦工是高收入,高收入就必須承擔高風險,要怨就要怨自己書沒唸好。然而,這是個書念很好卻當礦工的故事!(連結在留言欄二)我12/22在X(原Twitter)推,現在已經觸及14.6萬人!但願這些文章可以增進我們社會對礦工的了解與同情。阿,我們社會真需要到處都有洪瑞麟,也想起詹益樺的話語:「我自訂一個方向。跌倒成為弱者的人,我站立在那個地方扶起他。」

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受盡台灣社會的好處,例如憑空分到土地和房子,卻對台灣社會毫無忠誠感,甚至要毀掉她。這應該也是世界罕見的史例吧?!就此而言,台灣真的很可憐。

彰化.台中的朋友:歡迎冬至來溪州看豪宅

彰化.台中的朋友:歡迎冬至來溪州看豪宅

台灣人本來應該是很樸實的,有情有義,「視疏如親」(我教清代台灣史,有文獻根據的喔),但戰後來了KMT/ROC黨國,這真的是黨國──不要和我說就是ROC,人家連ROC立國的國旗國歌都不承認neh──台灣人被基因改,很多人被改得很徹底,甚至基本人性都改沒了,還以為當礦工是高收入,有高收入就必須承擔高風險,死了要怨誰?還是怨自己書沒唸好吧。

阿,就算你書唸很好,你知道嗎,你就是很難當上公務員阿,這是制度化的省籍差別,從1950到1991年,前後42年!!以1991年來說,台灣囝去考高普考,600人才錄取22人,其他都是外省籍,華僑都比你多──27人耶,不要說江蘇省44人,四川省50人了。(見圖二)

明天是冬至,翻黃曆應該適合看房,台糖地600坪蓋的謝家超級大豪宅應該很值得看,我們沒有那個「才調」,就去看看人家怎麼那麼有「才調」吧。也體會體會被基因改的台灣人如何欺負/霸凌/糟蹋散赤人,又如何欽羨有錢有勢的人。當然我相信至少有三成多的台灣人沒被基因改,這是我們的希望所在!!

我本來明天有事情,但感冒了,雖然事情延後也無法到溪州,可非常非常推薦大家去「賞屋」。看完豪宅喝碗湯圓,阿,冬至的極致!

圖一
圖二

台中/清水的朋友:陳欽生+高英傑,二位清水人,以及…,千萬不要錯過!!

台中/清水的朋友:陳欽生+高英傑,二位清水人,以及…,千萬不要錯過!!

後天(12/17)下午2:00,「來自清水的孩子──蔡焜霖人權教育論壇」就要在清水國小古蹟禮堂登場了,非常非常歡迎台中,尤其是清水的朋友來參加!!

蔡焜霖前輩是清水人,就讀清水公學校、台中一中,19歲在清水被抓,我們回到清水國小古蹟禮堂舉辦紀念他的活動,格外有意義。我們將與精神存在的蔡前輩再度從清水出發,一起為台灣奮鬥。

照片二是2015/7/2陳文成博士罹難紀念晚會的合照,已經記不清楚有多少次在紀念晚會見到蔡焜霖前輩和陳欽生先生。蔡前輩+陳先生+艾文是轉型正義三人組,今年的紀念晚會是三人組最後一次上台,以後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一定格外懷念您──敬愛的蔡前輩。

會議流程:

14:00-14:20 主持人陳彥斌執行長開場、貴賓致詞開幕式

14:20-14:50 來自清水的孩子:圖像中的人權教育

游珮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教授,「來自清水的孩子」作者)
林真美(兒童文學作家)
廖玉蕙(作家)

14:50-15:10 上溫柔的歌聲:音樂與人權教育

陳欽生(政治受難者)
高英傑(高一生之子,鄒族音樂教育工作者)
艾文(音樂家)

15:10-15:40 我以青春為你護航:綠島青年營與人權教育紮根

周婉窈(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
孟嘉美(綠島青年營工作人員)
周馥儀(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兼任助理教授,清水人)

15:40-15:50 午茶休息

15:50-16:20 文學藝術與人權教育

楊翠(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蔡秀菊(作家,清水人)
邱若山(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兼任教授、楊逵文教協會理事長)

16:20-16:40 綜合座談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蔡寬裕(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
蔡炎龍(政治大學學務長,蔡焜霖之子)
蔡宜君(蔡焜霖之女)

16:40-16:45 大合唱「千風之歌」

16:45-16:50 大合照

照片一
照片二

楊維哲教授教我歸謬法,今晚來練習一下

楊維哲教授教我歸謬法,今晚來練習一下

因為籌辦「台語金曜講座」,在鄭欽仁教授家聽楊維哲教授闡釋基本的數學觀念,他講了歸謬法,特地舉了兩個例子予以說明。我聽後豁然開朗,今晚就來練習一下。

北一女區桂芝老師說,因為現在國文課本不教顧炎武的〈廉恥〉,是「無恥」的課綱,長期下來台灣會變成無品德的國家。用歸謬法推演就是:

顧炎武生於17世紀 → 17世紀以前漢字圈的人都沒讀過〈廉恥〉→ 17世紀以前的人都不知恥,品德都有問題。

根據研究,區(讀歐)姓是中國華南原住民的姓,尤其湖南、廣東一帶。區桂芝說:「我們應該多慶幸我們老祖宗留下這麼多豐富美麗又充實的文化文學的遺產給我們……」,阿,很抱歉,你的老祖宗不是華夏民族,沒參與締造你所說的文化文學遺產喔。你知道中國歷史上有任何人物姓區嗎?

按照字面來說(literally speaking),這真是一個「數典忘祖」的最佳範例。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