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6:30台北市濟南路有集會喔
早安,福爾摩沙!
昨天下午下大雨,仍然有朋友,自主而來,冒著大雷雨在立法院門口舉牌抗議。
關於5/17以來的行動,我們有製作專輯,刊載最新訊息,包括經民連每週電子報,歡迎大家點閱。專輯連結在留言欄一。
上週三(7/3)賴律師在晚會有特別說今晚同樣是第四級動員,並沒期待大家都來(一直集會大家真的很累),不過,立法院這樣「亂舞/武」(台語),要把台灣舞/武無去,看不下去的朋友還是來吧!請千萬注意防雨和保暖喔!
fb blog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致力於台灣史研究及其推廣,愛台語且關心其復振工作。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s://tmantu.wordpress.com
今晚6:30台北市濟南路有集會喔
早安,福爾摩沙!
昨天下午下大雨,仍然有朋友,自主而來,冒著大雷雨在立法院門口舉牌抗議。
關於5/17以來的行動,我們有製作專輯,刊載最新訊息,包括經民連每週電子報,歡迎大家點閱。專輯連結在留言欄一。
上週三(7/3)賴律師在晚會有特別說今晚同樣是第四級動員,並沒期待大家都來(一直集會大家真的很累),不過,立法院這樣「亂舞/武」(台語),要把台灣舞/武無去,看不下去的朋友還是來吧!請千萬注意防雨和保暖喔!
更新頭照
今天花力氣寫了一篇二千字文章,用了太多隱字,後來想說算了,實在很煩,改放別的地方。真的很煩,但Threads又不能超過500字,其實往往只能放400多一點,因為英文字一個字母算一個字。
無聊就來換頭照,這是今年2/29(很特別的日子)台大歷史系主任陳慧宏教授安排攝影師來替同仁拍的。也有大合照,放系網頁。
台灣話/台語如何變成「閩南語」?(圖文介於符與不符之間)
我們那個世代,小孩子都很早睡,我記得很清楚,每天晚上我都在聽收音機的「台語新聞」中睡著。
後來,台語被改為「閩南語」。現在教育部沿用這個用法,堅持不改為台語。
了解歷史很重要。由於KMT/ROC是黨國,所有重要的決策都是黨決定後交辦──交給政府辦理。目前我們還沒找到中國國民黨的檔案,但看得出是黨(KMT)決定後,中華民國(ROC)政府「奉指示」執行。大概是在1967年前後。
1972年電視節目限「方言」(主要指台語)節目不得超過一小時,1975年更規定「電台廣播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
你想:紅遍全台灣的文夏為何要「流浪」到日本唱歌?黃俊雄布袋戲為何停演?為何電視台還會有「國語」演出的布袋戲和歌仔戲?
今晚不妨來了解一下:台灣話/台語如何變成「閩南語」?(連結在留言欄一)
也來了解一下台語曾經是台灣社會的共通語──江文瑜老師說,有個學生沒上她的課之前以為台灣人從來就是講「國語」的。
曾經是共通語,也是抵抗語言的台灣話,在年輕讀者的生命中應該會見證它的「無去」吧……
照片:2024/6/21風雨中在台北市青島東路夏季學校用台語上課。
照片取自祝平次(Ping-tzu Chu)老師的臉書6/21 3:18pm,謹此致謝。
2024/7/3 約6:50 台北市濟南路 歡迎加入
2024/7/3
約6:50
台北市濟南路
歡迎加入
李喬就是這麼真!──人生緣分真是不可思議之處
午安,福爾摩沙!
5/25帶領「台灣社會文化史專題研究」修課同學,加上莊紫蓉老師、陳弱水老師,以及幾位年輕朋友,共14人,到山泉水文學基地訪問李喬老師。其實原本安排在5/4,車子都雇好了,但臨時客委會說那天要開「李喬全集記者會」,我們只好改期,沒想到那週突然有反國會濫權行動,5/21我去參加集會,5/24上台講話,半夜才回到家,第二天起個大早到苗栗公館,雖然有點辛苦,但很慶幸日期沒衝到,能夠成行。
此行陳彥斌先生作陪,訪談中彥斌先生即興分享他對李喬老師的看法,生動有趣,很具揭示性,特地擷取出來先行刊登,題目〈李喬就是這麼真!〉,非常值得閱讀,連結在留言欄一,歡迎點閱,真的很精彩!!
近日回想為何認識李喬老師,常感到人生的緣分真有不可思議之處。原本應該就是2006年3月日本三木直大教授希望我陪同他一起造訪李喬老師,而開始的,但後來感覺很親,應該和鍾逸人先生有關。我在1987年4月(解嚴前)在美國初識鍾先生,陪他參觀耶魯大學。返台工作後,來往算是密切,成為鍾先生的年輕朋友(忘年交),鍾先生和李喬老師感情非常好。2009年7月我帶一群學生先到彰化北斗訪問鍾先生,鍾先生再陪我們到苗栗公館拜訪李喬老師。那次雙訪談,收穫滿滿,真的很令人難忘。
李喬老師過去會打電話到我的研究室或家裡,通常是告知「他的最後一本書」要開新書發表會,希望我能參加。這當然是大家都知道的「笑話」,李喬老師的最後一本書之後就會再有新的最後一本書,哈哈!!
很懷念那突然會接到李老師電話的日子,也很懷念已經離開我們的鍾逸人先生,每次接到他的電話,真的就是聲如洪鐘!!
みちお、みちお,…… ,這馬毋知輪著啥物人共咱管?
(Michio、Michio,……,現在不知道輪到誰來管我們?)
音樂家曾道雄先生1939年生於彰化田中,日本戰敗投降,他六歲。有一天有個歐巴桑看到他,問說:「Ah,みちお、みちお,啊今日本人走honnh ,這馬毋知影啥物人來共咱管?毋知輪著啥物人共咱管?」道雄的日文讀作michio。
歐巴桑會問六歲的他,應該是認為他很聰明。但她的問法,令小小的Michio,印象深刻,七、八十年後,這個提問仍然像是某種魔咒的迴聲,來回轟擊我們的頭殼。
台灣因為多重殖民的關係,是否具有某種奴性?這當然不容易回答,就是有,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樣,總有人不願當奴隸,為了作為人的尊嚴而付出代價,再慘痛也在所不惜。但是只要具有奴性的人佔一定比例,島嶼就永遠走不出自己的路。
有人可能記得2011年曾教授獲得國家文藝獎,不願上台接受當時ROC總統贈送建國百年紀念筆,拒絕握手、合照。其實1977年師大籌演追悼民族救星世界偉人的清唱劇《長相左右》,他就拒絕演這個角色,為此差一點出事丟了工作。那個六歲就特別聰明的小孩,即使已經八十多歲了,好像一直沒忘記小小年紀的早慧領悟,而且一生踐行之。
如果將來李喬先生期待的「台灣人精神史」能出現,這裡紀錄的將是寓意深長的兩則台灣人奴性小故事;曾教授也將是島嶼子民的典範。口述記錄和錄音檔的連結,在留言欄一。
照片:2024/6/16曾道雄教授在確認口述記錄之後的合影,是個人莫大的榮幸。
2024/06/21 晚上9:00 濟南路舞台前面望出去
2024/06/21
晚上9:00
濟南路舞台前面望出去
2024/06/21 晚上7:00左右的濟南路、濟南教會
2024/06/21
晚上7:00左右的濟南路
濟南教會
青島東路「民主台灣 夏季學校」雨中上課
2024/06/21
青島東路「民主台灣 夏季學校」雨中上課
下午約2:30
台灣文化協會夏季學校 100週年雙重致敬:青島東路&霧峰
1921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文協)成立,是日本時代台灣人非武裝反殖民運動的文化運動。文協活動旨在啟蒙民眾、提升文化,舉辦非常多的演講,高峰期一年約二百場。最膾炙人口的是1924至1926連續三年在霧峰萊園舉辦夏季學校,為期一週到二週。
今年是文協夏季學校一百週年紀念。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從2001年起每年在霧峰舉辦為期三天的夏季學校,為明示延續文協精神,第一屆稱為第四屆,今年是第26屆,主標語為:「百年夏校 溫故知新」。
非常巧合的是,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決定這週在青島東路仿文協辦夏季學校,日期是6/19-21,霧峰的是7/19-21,可以說是文協夏季學校一百週年的雙倍紀念!!雙重致敬!!
如果你沒報名霧峰夏季學校,不妨來青島東路,是民主深化的課程,也有台灣歷史。在中國認知作戰這麼綿密,入島入腦之際,讓我們深化對民主的認識,了解台灣戰後歷史。
課程表連結在此:https://www.telltaiwan.org/?p=8140
來吧,來吧,來青島東路自由聽課吧!
今天10時至11時沒有課,10:30是夏季學校說明會,海報設計容易引起誤會,特此說明。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