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作者: 周婉窈 (第 9 / 133 頁)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致力於台灣史研究及其推廣,愛台語且關心其復振工作。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s://tmantu.wordpress.com

福壽螺的玄想

福壽螺的玄想

台灣民間有些諺語很有意思,比如「乞食趕廟公」,意象很生動傳神,我想是祖先觀察人世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用具象的生活語言來描述它。

我要講古喔。我在1974至1978年就讀台大大學部(我只用西元,請不要稱我幾年級生,那和我的用法差11年),我年紀真的不小,現在去助講常發現自己年紀最大,還好我應該不是倚老賣老的人吧,只是今天要講的真的比較古早。

我從嘉義女中進到台大,第一次上台北,班上女生幾乎都是北一女學生,另外景美女中有一位,我們中南部來的女生真的屈指可數。那時候城鄉差距非常大,你站在那裡,別人就知道你南部來的。其實最明顯的區分是本省vs.外省,一開口就知道,後者幾乎很自然地排斥、瞧不起前者(當然有很難得的例外)。不要指控我在分裂族群,有四十年餘年這個區分和歧視是制度性的,制度性的喔。(誰訂定的?)

大學四年在系上我最好的朋友是台中女中畢業的美麗善良的紀同學。當時有錢人很容易認出來,我認識一位雄女畢業的學姐,不同系,她家很有錢,但沒有小姐脾氣,也因為她家很有錢,所以她有個朋友也是有錢人家的小姐。當時外省同學不輕易接受台灣人進入他們的圈圈,我這位雄女學姐的有錢朋友,一心想擠入那個圈圈。「有錢」在當時還是入場券,我想當時外省權貴的小孩還是會羨慕有錢的台灣人吧?

這位擠入外省圈圈的台灣女生,有次有點抱怨地告訴我的高雄學姐,說,那個圈圈的人叫她「台客」。

這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是1970年代中期喔,是我第一次聽到台灣人被稱為「台客」,也是唯一聽到的一次。後來的「台客」、「台妹」好像是另外的歷史脈絡了。

你的祖先比1949年來得早來很多,有人家族在台灣已經十幾代,竟然被蔑稱「台客」。

「乞食趕廟公」實在傳神,但有土地有家產,為何那麼容易被趕?外來種福壽螺要求我們思考並面對這個歷史問題。

今天是泰源事件紀念日。

今天是泰源事件江炳興、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紀念日。

理當撰文紀念,國史館2022年出版二大冊的《泰源事件》史料彙編,還在消化中。

他們第一次入獄時都很年輕,離世時也還是青年──27&30+。很多人有誤解,以為TIM是歐吉桑、老人的事情,其實不是,是少年人的代誌。

寫文章真的很不容易,即使像我幾乎每天都在寫,都覺得很難。今天就以舊文作為小小的紀念(留言欄一),沒直接寫他們,是個比較大的思考。

阿,忘了要放史料,現在補放,請自行閱讀。又犯了降觸及的禁忌?!請大家多按讚、多留言,以彌補可能被降的觸及XD。

今天最該紀念的人是陳智雄。

今天最該紀念的人(但我猜很多人連名字都沒聽過)是陳智雄。

有人一生無法忘懷您,有年輕人才要開始認識您──阿,您是誰?

請看留言欄一,那是11年前的舊文,今天想新寫一篇,但體力不是很夠,慢一二天應該還好吧?

陳智雄的遺書,第一、第二點這樣寫:

1、 私は台湾人の為に死す。(我為臺灣人而死。)

2、 私の遺児三人を頼む。(拜託〔您〕照顧我的三個遺兒。)

第一句就算不懂日文也看得懂吧。

照片輯自維基。

遺書檔案確認可以用。

今天犯了據說是觸及的大忌:修改文章(包括圖),還很多次耶QQ。

有緣期待下回來相見!

終於辦完台南場了,這兩三天真的覺得累。

台南場地有夠媠,有圖為證!!

昨天花比下晡會2小時半還要長的時間整理好照片選輯,讓來參加的朋友有具體影像可資回味,同時讓沒機會親臨現場的朋友,可以知道活動的大概。(在留言欄一)市集部分王子碩先生負責整理,請稍候。

有緣期待下回來相見!

https://www.telltaiwan.org/?p=12921

Photo credit: 默語視務所

繼續衝安全門檻!!

勿忘中二顏寬恒、中三楊瓊瓔、中八江啟臣需要繼續衝安全門檻!!

下午整理5/24台南場,看到這張照片,很感動!!

投一、投二這幾天最需要您的關注和協助!!

第二階過關,才有第三階阿,切記、切記!!

Photo credit: 默語視務所拍攝

不要功虧一簣!!

【不要功虧一簣、不要功虧一簣!!請大家協助南投罷馬】

投一馬文君罷團,二階連署書被剔除了將近4000份,收到需補件1700的公文。

投一罷團會針對可能被刁難這件事開記者會。

不管怎樣,為了安全起見,要拼2500份才安全。請大家用你的方式「鼓舞」(台語)一張就是一張,盡快補足。

馬文君選區:埔里、魚池、國姓、草屯、中寮、仁愛

另外還有幾區志工還在拼補件,請大家不要忘記他們,請大力支持!!

以下引自 許美華

還有七個送件不到120%的危險選區,隨時會收到補件通知

新北羅明才

桃園呂玉玲、邱若華

竹二林思銘

中二顏寬恒、中三楊瓊瓔、中八江啓臣

感謝所有來參加524市集・下晡會的朋友!!

【感謝所有來參加524市集・下晡會的朋友!!】

昨天致敬黨外台南場順利完成,人來得不少,有滿到帳棚外。市集部分,據負責市集的王子碩先生說,相當不錯。

感謝南部朋友熱情相挺,也有從台中特地來參加的林重賢醫師、從北台灣(基隆?)遠道而來的高中生,另有台北台南場都參加的年輕朋友,令人感動。

希望還有機會到別的地方舉辦。不過,我們團隊其實就三個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執行長龍三(張龍僑)、聚珍台灣王子碩,以及我。基本上市集部分(含旗子)由前二位負責,舞台部分我總包。工作量蠻大的,也很細瑣。我先生笑我「校長兼摃鐘」,前天晚上就寢前還在折廣告紙,也必須寫好義賣旗子和書的價格立牌。雖然市集不歸我管,但自己的攤位自己顧,我要顧「台灣放送」和「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兩個攤位,然後最重要的還是舞台,昨天就這樣傱來傱去,還要上台講話(有點狼狽),只好讀講稿,免得佔用時間。自己是策劃人不能超過表定時間。

昨天勞煩已經非常忙碌的賴中強律師來台南短講,講得很好!也要特別感謝林宗正牧師願意助陣,他已經是寫入台灣戰後歷史的人物了,他的話語就是具有精神提升的力量!

高英傑老師最後還多唱了日文原版的〈つつぢの山〉(杜鵑山),算是我們回饋台南觀眾的「安可」曲。謝謝從台北專程南下的艾文老師、吳文慧老師,以及陳彥升先生。也感謝台南在地的周定邦老師、吳依潔秘書長,以及住台中的台南妹仔A Yo!!

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先這樣。其實再來最腦筋的還是財務的平衡,向人開口募款,對我來說真的很不容易。前陣子開口向一位我認為很具相關性的人士募款,結果摃龜QQ。

不過,收拾一下心情,要回來聲援第二階補件了!!

照片一至三:周婉窈拍攝

照片四「大合照」:林重賢醫師拍攝,謹謝!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