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九天
未來九天,還有什麼要嚇我們的?
fb blog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致力於台灣史研究及其推廣,愛台語且關心其復振工作。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s://tmantu.wordpress.com
未來九天
未來九天,還有什麼要嚇我們的?
Peter
424那天貼文,原本也想貼這張合照,但一時無法聯絡到影中人,昨天集全OKs,補貼於此。(不是公共場合的照片,還是需要徵得同意──我是這樣想。)
1970年「四二四刺蔣案」離現在已經46年了。當年黃文雄(Peter Huang)是三十三歲的康乃爾大學博士生,比我現在幾位學生都還年輕。
Peter真的是「全職公民」(full-time citizen),每次我去參加抗議活動,幾乎都會看到他,但他很低調,很安靜,如果你不是本來就認得他,大概也不會知道他在場。記得2014年1月27日在教育部門前的反黒箱微調課綱抗議行動,Peter也到場。那是三一八之前,突然被襲擊,大家都很鬱卒,看不到出路。
我深切感受到Peter以他的方式靜靜地守護著我們,於是,我想祈求上天守護他的健康。
照片左起(敬稱略):林世煜、胡慧玲、黃文雄、本人、陳弱水。2014年5月23日合影於某餐廳。
今天是424
今天是424,在戰後臺灣的歷史上,這是怎樣的一個日子呢?──46年前的今天。
(備課中,無法多寫,容我用下面的引文代替。不是要打書囉,雖有此嫌疑XD 。)
~~~~~~~
引自《少年臺灣史》,頁233-234:
臺獨運動是二二八之後才發展起來的,主要在海外(日本、美國),但1960年代島內有越來越多的政治犯因臺獨案被捕、處刑。1970年2月泰源監獄發生臺獨武裝起義事件,領導者江炳興、鄭金河等五人慘遭酷刑後處決。4月蔣經國訪問美國,在紐約遭到臺灣留學生黃文雄、鄭自才刺殺未遂。如同左派政治犯被處決時會高喊口號,臺獨運動者被處決時也會高喊:「臺灣獨立萬歲!」陳智雄(1963)以及泰源事件被處決者都是這樣。黃文雄開槍後,被美國警察壓制在地上時,高喊:“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讓我像個臺灣人一樣地站起來)。這些訊息在當時都遭到封鎖,解嚴後才逐漸為人所知;如果當時一般人能夠知道,歷史的發展可能會很不一樣。在禁錮的時代,不管主張自決、自救,或獨立,手段或溫和或激烈,在在見證了臺灣公民為了公義,犧牲奮鬥的反抗精神。
圖說:
黃文雄刺蔣失敗後被警察逮捕
臺灣留學生黃文雄(1937-)在暗殺蔣經國失敗後,和妹夫鄭自才一起被捕。旅美臺灣人為他兩人籌措二十萬美元的巨額保釋金,交保期間兩人決定棄保逃離美國。鄭自才後來被引渡回美,判刑五年,坐牢八個月後假釋;黃文雄則失去行蹤。在逃亡期間,黃文雄接觸到世界各地從事反抗運動的人士,深受非暴力主義的影響。1996年黃文雄偷渡回臺,其後致力於人權工作,持續關心社會議題,他以「全職公民」(full-time citizen)自勉,宣揚非暴力抗爭理念。和黃文雄有過直接接觸的人,通常會很驚訝這麼文靜靦覥的人,竟是1970年「四二四刺蔣案」的主角。
M̄-thang bē-kì(不要忘記)
M̄-thang bē-kì(不要忘記)62年前的今天,六位原住民菁英高一生、湯守仁、汪清山、方義仲(以上鄒族)、林瑞昌、高澤照(以上泰雅族)一起被處決。
林瑞昌先生的長子林茂成先生已於去年5月過世,高一生先生的長女菊花阿姨也於今年2月20日過世。那個時代離我們越來越遠,他們所經歷的一切會在我們還沒能記憶時,就已被淡忘了嗎?──如果稍有記憶的我們也就這樣淡出人間呢?
在無可如何的感傷中,讓我們聽聽高一生在獄中創作的最後一首歌曲〈杜鵑山〉(鄒語版)。
分享文章:〈試論檔案、檔案利用,以及學者的位置 ──寫給年輕的歷史人〉
寫了一篇長文,不敢勞煩「面冊ê朋友」(台語)看,但真的很期待歷史系的同學和關心轉型正義的朋友可以耐著性子讀完。
敬悼黃天橫先生(1922-2016)
那一代人和他們的時代幾乎已經離我們遠去了。無盡的哀思,不知從何寫起。
(剛連結去年[2015]12月26日黃天橫先生獲得「台南文化獎」的個人臉書照片,因為是慶典照片,感覺和心情不合,因此取下。要和已看到的朋友,說聲抱歉。)
不要再浪費國家資源了
不要再浪費國家資源了。
這是去年8月6日我在臉書的貼文,還要再等多久?
「微調」課綱是:黒箱+外行+違反程序,毫無正當性,早該撤了。教育部既然拒絕在新政府上台前做點功德,還要繼續耗費社會成本、劣化學生教育,那麼立法院能不能積極有所作為?新國會,不要讓人民失望!
『自由時報』報導「下月選書 老師疾呼速撤微調課綱」
2015/08/06 貼文
現在違調課綱的解決方式,根據報導,是要:「退回課審會」,重新審查。
繼續閱讀分享文章:〈二二八事件:抗暴、談判、血腥鎮壓〉
前天(03/25)是我們嘉義人陳澄波先生的忌日。當天同時被處決的還有潘木枝、盧鈵欽、柯麟三位先生;這是嘉義火車站前三波遊行示街後公開槍決(03/18、23、25)的一環,總共槍決十六人。在這之前之後,全島無數菁英陸續犧牲了。陳澄波是個象徵,我們期待因為大家知道他,記得他的名字而能進而知道/記住其他的人,並了解這影響戰後臺灣最重大的事件。
我是在臺灣minus王添灯、林茂生、阮朝日、湯德章、吳鴻麒、陳澄波、……(族繁不及備載)等人後,出生在這個島嶼。那注定了一些事情,首先,我們失去典範,卻不知道這個失去,然後被教導另外的「典範」。我們都走了一條很曲折的回家之路,而我,如同一些朋友,是通過世界找到回家的路。
前天搭高鐵來回台北台南,行經那傷痛的嘉南平原,是的,m̄-thang bē-kì-lih(不要忘記)。
近來諸事忙碌,謹貼出一則舊文(持續修訂中)以為誌念。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