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文史前輩 (第 1 / 7 頁)

宗聖公祠與曾貴海醫師

午安,福爾摩沙!

8/31到屏東演講,我的學生屏工幸真老師與她的好友屏女宛庭老師來左營高鐵站接我們到屏東,趁演講前雨停之際,帶我們參觀「宗聖公祠」,這是曾氏祠堂,非常值得參觀。

這個祠堂能夠列入古蹟並復原保存,是曾貴海醫師等人努力的結果。曾醫師已於去年八月離開我們,曾醫師1946年生,真的有點早(唉……)。8/24我到台北市紀州庵參加曾貴海醫師《星期八:曾貴海給世界的話》新書發表會,特別有感。高雄衛武營都會公園也是在曾醫師的號召下一群人奔走努力約20年,才有今天這麼好的綠地和藝文中心。

曾醫師是台灣人引以為榮的詩人,他以台灣為主體寫詩、寫書(這其實是文學界的極少數),此外他真的做非常非常多的環保和社會運動的事工,但多數台灣人並不清楚。我想很多年輕人大都以為台灣有今天是理所當然的,不要說不知道45年黨外運動,1992年台灣自由民主化後的33年,台灣人的努力也不被記憶。沒有記憶的人們,就算最後丟掉這一切,還是不明白它怎麼來的,怎麼被「舞無去」(台語)。

改天有時間再來寫我讀《星期八:曾貴海給世界的話》的心得,我不是讀詩的人,看到的還是歷史XD。另外,屏東演講後,周克任、柳詩盈賢伉儷載我們到潮州入住民宿,第二天「案內」參觀潮州三山國王廟,以及有戎克船作為藝術裝置的美麗的東港溪畔。也改天再找時間寫,這是我第一次到潮州,早該來參訪的。

退休後真的更忙,這學期還教一門必修課(有原因的),更忙了。但每天睜開眼睛就是想為台灣的歷史努力。今早在網站貼出高儷珊與林永生的故事(分上下,連結在留言欄,歡迎點閱),阿,太多感動人心的故事,但最應該知道的台灣人卻不知道。我到底要如何努力,才能普及台灣的歷史呢?……

(最近幾位已經在當老師的學生竟然勸我不要再計畫去街頭宣講,要專心寫書QQ)

https://www.telltaiwan.org/?p=15953

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道路》向您招手喔!

還有12天!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道路》向您招手喔!

4月17、18日兩天我們在花蓮《更生日報》刊登廣告,呼籲守護美麗鄉土出門連署,主視覺採用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道路》油畫,框內的海灣彷彿就是從窗外眺望到的媠風景。

這個廣告頗引起注目(見留言欄連結),如果您沒有看過這幅才「出土」十年的波哥名畫,還有12天、兩個週末喔,在台北市延平北路的鐵道部園區。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非常值得看,呈現藝術和自然力的交接和「互文」。有好幾幅陳澄波的風景畫──阿,如果我能在童年就認識陳澄波,而不是到了研究所才知道他和他的畫作的存在,作為嘉義人,說不定我會走上「我就是油彩」的人生之路。

彰化嚴重落後!!

彰化嚴重落後!!

如果你周邊有彰化人,千萬拜託了!!

昨天參加彰化罷團在台北的記者會。

姚嘉文資政(前排右三)、前彰化縣長周清玉(前排右二)、詩人吳晟(前排左二)都有出席。

我認識姚律師已經半世紀+1年,1980年為周清玉女士助選,也已將近45年了。此刻我們還在奮鬥,台灣的路真的很難走。

我和周女士近年來又同樣為台語的復振走在一起,做台灣人有夠辛苦,但就是只想做台灣人阿。

照片由領銜人陳世雄校長(前排右一)提供

〈春之佐保姬〉、〈杜鵑山〉(鄒語版)

〈春之佐保姬〉、〈杜鵑山〉(鄒語版)

週末的夜晚

請您來聽高英傑老師演唱父親高一生的兩首歌:

〈春之佐保姬〉、〈杜鵑山〉(鄒語版)

(演唱影片連結在留言欄

照片:去年12/14下午彩排時高英傑老師唱〈杜鵑山〉,鋼琴伴奏艾文老師。那天非常冷,幸好沒下雨。黃浩先生拍攝/提供,謹此致謝。

真的會忘記自己寫過什麼文章

真的會忘記自己寫過什麼文章

真的會忘記自己寫過什麼文章。

今天看到莊萬壽教授分享2023/1/20我的臉書,發現我有引李喬老師

發表於1995年10月19日《自立晚報》的文章〈心情故事〉,已經是29年前了!內容很值得大家看,下午放到網站上,連結放留言欄一

昨天的新聞驚動到很多人,很振奮人心,也很令人感動,其實李喬老師真的就是性情中人一路走來,沒有改變!!如果獲得允許,我很想寫去年我有參一腳見證到李喬老師真性情的一則「小故事」。

陳彥斌先生有一篇文章〈李喬就是這麼真!〉,刊登在我們的網站上,非常值得看。放留言欄二

李喬老師擔任苗栗罷免案領銜人

李喬老師擔任苗栗罷免案領銜人

今天還沒七點就起床繼續準備下午玫瑰古蹟記者會的發言稿,沒想到收到薛翰駿君傳來的新聞報導:李喬擔任苗栗領銜人!!太振奮人心了,也太令人感動!!遂以「快訊」貼到網站。

下午非常冷,還好本來霎霎仔雨,活動一開始就停了。

在我前面講話的是高喬同學(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暖暖蛇青少年),她才剛滿18歲,有點膽怯,希望她講的時候我站她旁邊,結果導致別人要拍她時我連帶入鏡XD。後來我問她真有幫助嗎。她說有,給她加持的力量。多活半世紀,不是假的,哈哈!!

主辦單位安排我在1987年2月15日第一場40周年紀念遊行的大看板旁邊短講。真是莫大的光榮,在台灣經典影像之一前講話!!

我心中有好幾幅戰後台灣經典影像,您的呢?可能有重疊,哪天我們來整理看看。

照片一 李喬老師出席《李喬全集》發表茶會(周婉窈拍攝 2024/5/4)

照片二 高喬同學短講(左)(張龍僑〔龍三〕拍攝)

照片三 在歷史鏡頭前短講(吳亭臻小姐拍攝)

黃華前輩

黃華前輩

過年前為了找一篇文章,無意中發現我寫了好幾篇2019年黃華前輩絕食的面冊貼文。真的會忘記寫過什麼文章。

那是面冊寫東西毫無罣礙的時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前幾天整理出來放網站,歡迎大家點閱,連結在留言欄

幾度聽黨外前輩說:以前我們街頭見,現在山頭見。聽了非常難過……

照片:2024/4/7於金寶山自由之翼紀念墓園(邱萬興先生拍攝/提供)

之前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