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是中華民國體制下,民間救台灣的唯一合法方式,也是和平手段。
還有823,大家做最後的拼搏。
台灣民間永遠走在前面,走在體制與學界前面。感謝所有志工,你們延續了黨外精神,這樣的精神將支撐我們繼續奮鬥下去。
照片是今天濟南路的集會,很多人從下午4點還沒開始,坐到結束。我們沒有流淚,後台的罷團志工也沒有人流淚。就像林家小姐妹被迫離開時,我沒流眼淚,到現在都沒有,因為我們的眼淚要保留到小小多山的所在變成國家的時刻。
台灣人是歹命囝仔,毋過咱就是毋甘願。毋甘願的人,袂當失志。就是按呢。

fb blog版
「我那小小多山的國家」
最後我提到智利詩人聶魯達的詩句:
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我只願意死在那裡
如果我必須生一千次,我只願意生在那裡
我說鄭南榕加了哪句?
大家一起說:「我那小小多山的國家」
替我撐傘的志工高興地握拳向天。擷圖就是那個剎那。
聶魯達的詩句沒問題,但說後面一句出自鄭南榕,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
我是做研究的,對不知道「出處」的東西總感到不安,想說之前從沒看過鄭南榕有寫過這個詩句,是不是在新出版的《鄭南榕獄中日記》中?回家後全書翻找,沒結果。忍不住去問基金會劉璐娜執行長,她要我去看「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粉專5/13的貼文。原來出自陳麗貴導演2009年的紀錄片《紀念鄭南榕殉道20週年》的片尾圖卡。(見留言欄一)
有人以為是鄭南榕的詩句,大家跟著引用。因為真的很像鄭南榕會講的話,也講出我們很多人的心聲。
130年前,馬偕就講過類似的話:「遙遠的福爾摩沙是我摯愛的地方。……為了在福音裡服事他們(按,台灣人),即使賠上生命千次,我也甘心樂意。」
“Far Formosa is dear to my heart….To serve them in the gospel I would gladly, a thousand times over, give up my life.”
台灣是我們唯一的所在,我們必須保住她。
2025/5/13 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粉專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nylon407/posts/1235108994650059

阿苗講話時的場面

來到陽光燦麗的台東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