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個人記事 (第 1 / 6 頁)

昨天到台北國際書展玉山社的展場演講並簽書

昨天到台北國際書展玉山社的展場演講並簽書

昨天到台北國際書展玉山社的展場演講並簽書。

不知不覺中在玉山社已經出了三本書,《少年台灣史》目前是2019年增訂本,原本2023年想出第三版,但時間太有限,只好放棄。

想寫的書有五本,最重要的是「台灣近現代史」,若島嶼稍有寧日一定努力寫。

感謝玉山社提供照片。

一個台灣史研究者、美術愛好者的日常

一個台灣史研究者、美術愛好者的日常

到行天宮對街看連署,巧遇謝聰敏的大哥(1932年生)與大嫂!!

北美館的膠彩畫展覽實在太精彩,只剩兩天,還沒看的朋友不要錯過喔!!

至於作為學者的日常,很慘,過年前過年後都在拼《台灣史論集二》的校對,已經拖了一年半,不能再拖了。大年初一拜年回來,一直工作到清晨4:00,破新正開夜車記錄!第二天(大年初二)醒來,智慧型手錶說:睡眠不及格,53分。XD&QQ

今天下午去左轉有書參加「康惟壤兄弟追思會」

今天下午去左轉有書參加「康惟壤兄弟追思會」

今天下午去左轉有書參加「康惟壤兄弟追思會」。

中午先有聚餐,見到許多黨外運動的前輩和兄弟姊妹們,彼此的互動很令人感動;還有從台東搭飛機來的胡大哥。

去年12/14「黨外之夜」後再度見到黃華前輩、艾琳達女士,並認識好幾位基層黨工。

黨外運動是靠無數基層兄弟姊妹撐起來的,他們默默無聞,自由民主化後的台灣社會不知道他們,多數人也不珍惜他們用青春、歲月,甚至牢獄之災,衝撞換取來的自由民主。

康惟壤先生為了黨外運動,家庭破碎,最後的十餘年過得非常困苦,有幾年甚至健保被鎖卡。但他重視生命的精神意義,以及台灣之所以是台灣的核心價值,願意為此犧牲奉獻,無怨無悔。我從心底敬佩他,可惜沒機會認識,沒想到他無法撐過2024(他小我一歲)。

追思會後,送黃華前輩去搭公車。他1939年生,已經86歲了,走路不穩,但還是自己一個人搭公車(他其實不要我們陪)。想到我19歲認識他,已經半世紀了,還有機會陪他搭公車,感到人生緣份的不可思議,以及上天的眷顧。

照片一 會場坐滿滿,還有不少人站在門邊。

照片二 林重謨先生講話。

照片三 左起:高成炎教授、邱萬興先生、廖耀松先生(前北基會會長)。

照片四 中午聚餐時與黃華前輩合影。

照片五 陪黃華前輩去搭公車,年輕朋友從後面拍的。

參加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募款餐會

參加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募款餐會

參加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募款餐會
好熱鬧

親子共學的小孩長大了喔

認識前總召集人張淑惠已經十多年了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時期開始
太陽花時親子團體有在現場露營,印象深刻,小孩都長大了!

這週六,期待大家來逛市集,並留下來參加「黨外之夜」!!

這週六,期待大家來逛市集,並留下來參加「黨外之夜」!!

這週六,期待大家來逛市集,並留下來參加「黨外之夜」!!

根據氣象預報,是乾冷天,會很冷,請大家穿多一點,注意保暖。

市集有13攤,很熱鬧。「台灣放送」攤位會義賣十款台灣旗,說琳瑯滿目是形容詞,也真的是(見圖),重要的是,每面旗都有她的故事,以及滿滿的歷史性。

非常感謝陳致豪先生與李堃異先生,12/14是第一次兩款鯨魚旗和翠青旗有手搖旗,你也可以揮舞引以為傲的麟洋旗!!

我們也準備了與台灣旗相應的明信片,期待您的賞愛。

市集:下午4:00─9:00

晚會:下午6:30─9:00

地點:台北市龍山寺前方艋舺公園

就是下週六了!!

就是下週六了!!

歡迎參加12/14「向黨外運動致敬」市集・晚會!!

如果你知道戰後的台灣歷史,你就會知道車輪旗代表什麼,你就不會揮舞它。

但台灣有旗子嗎?有!不只有,還有好多面,每一面都有感人的故事,以及滿滿的歷史感。

你知道半世紀以前海外台灣人為Team Taiwan加油,是拿什麼旗子嗎?請猜猜看……

台灣各種旗子承載著台灣幾代人的青春、奮鬥、犧牲、血淚,以及愛和向望。

台灣諸旗,既多樣,又充滿活力!!最重要的是,它們代表我們台灣!!

這次市集,台灣放送準備了十款手搖台灣旗,並附有說明。我們也印有和台灣旗有關的明信片,你可以蓋這個章喔。

台灣本來就在,也在我們的心中,怎能空白?!

禮拜日,逐家平安愉快!

禮拜日,逐家平安愉快!

不要忘記喔,12/14(六),我們在民主聖地台北龍山寺前方公園見面!!

如果您想瀏覽能讓我們的球隊將來胸口不會留白的書籍、物品,請來光顧我們的市集攤位!
如果您想看看有多少面可以代表台灣的旗子,我們保證這是最集中的地方喔!

台灣自由民主之路:向黨外運動致敬/市集・晚會
地點:台北龍山寺前方艋舺公園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西園路交叉口)
市集:下午4:00─9:00
晚會:下午6:30─9:00

策劃:台灣民主防衛聯盟
主辦: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台灣經濟民主連合

之前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