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台灣史 (第 13 / 18 頁)

《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出版訊息

《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出版訊息

最近實在太忙累了,已經滿檔,卻常常有突發事情,要求你的時間和精力,道義上或感情上又不得不做,結果該做的事一直往後延擱。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吧?忙到快病倒,無法照顧臉書。不過,不管怎樣還是要來貼個好消息。

前天剛檢查完一本書的最後校樣。校對是永恆的夢魘。我從大一開始校對《大學新聞》,就與校對結了無可如何之緣(QQ),1994年回臺灣工作後,二十餘年來,不知校過多少刊物、論著,甚至部落格的文章,我們都做文字編輯,更是一校再校。但是,校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總是會有好幾雙眼睛都看不到的「小蟲」,等印出來,卻一眼就看到!所以,校對在我是最大的焦慮所在。已經累到極點,又必須做校對,實在有夠慘。

不過,真的是好消息,一定要報您知。一幅非常珍貴的長卷軸台灣古地圖,國寶級的古地圖,終於要和國人正式見面,它的前導是《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剛剛付印,月底應可問世。

書不是我寫的,是葉高華老師編著的。我很榮幸擔任前前後後的caretaker(ho̍at-lo̍h ê lâng),這整個事情就是個奇異因緣/恩典,也是一群人想讓一幅在法國私人收藏的寶圖化為臺灣社會的公共資財的共同努力。

12月9日(六)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位於台南)將舉辦「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 」開幕式,這是以這幅〈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為主軸的大型展覽,是這幅非常非常珍貴的古地圖第一次公開展示。

敬請期待,非常歡迎大家前往參觀。

照片:〈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原圖)和〈臺灣民番界址圖〉(原尺寸復刻版)並排比美。(周婉窈拍攝)

分享文章:陳弱水 2017 10 31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陳弱水 2017 10 31 臉書貼文

珍貴的四張臺北帝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的照片。

第一次知道原來現在的「樂學館」是文政學部教授研究室,是1928年的建物,還比文政學部(今文學院)的建築早蓋成。

「樂學館」是藝術史、音樂學、語言學等三個研究所的所在地。

將近九十年的建築物,要做很多努力,才可能「其命維新」吧。

文章連結:陳弱水 2017 10 31 臉書貼文

10月27日

10月27日

2017年10月27日,是什麼日子?

沒忘記1930年10月27日爆發的霧社事件,延續四十餘天,不是一天的事情。但最近實在忙慘了,毫無喘息餘地,無法顧臉書(臺語:顧面冊)。在這裡連結「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刊載的「霧社事件八十周年紀念座談會紀錄」,共分七次刊完。雖然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幾位同學花了很多力氣和時間整理逐字稿,內容相當值得一讀再讀。很期待沒讀過的朋友,有空瀏覽一下。

研究歷史告訴我:過去實際發生的事情往往比虛構的情節更震撼人心。

想到邱若龍先生和我的「共同」夢想:拍一系列的「霧社事件」國民片。應該永遠是個夢想吧?

座談會記錄共有(上1)、(上2)、(上3)、(下1)、(下2)、(下3)、(下4),在此僅連結(上1),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頁上繼續閱讀。

https://goo.gl/DF6mN7

另外,這是八十五周年的紀念活動報導:

https://goo.gl/GCvoB5

《島嶼的愛和向望》出版訊息

《島嶼的愛和向望》出版訊息

今天在書店看到《島嶼的愛和向望》(玉山社出版)已經上架了,因此在此貼出書影和目次。

這本文集收了2008─2016年我發表在網路上的文章、若干書序,以及一篇從未發表的紀念文章。文集分為五部分:一、呼喚轉型正義;二、思索我們的歷史;三、歷史的文學向度;四、懷思故人;五、向望的所在。文集以〈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2009/08/05)為首,內容包括我對二二八、轉型正義、臺灣歷史主體性的看法,以及對於先我們而去的師長友人的追思。就如這本書扉頁所寫的:「無法寫到學術論文的,我呈現在這裡。」

明天就是二.二七了。今年是228七十週年,也是解嚴三十週年。歷史的傷痛和轉型正義都是嚴肅的課題,希望書中的所思所想,對國人省思我們的過去、面對當前的問題,以及走向更好的未來有一點點的幫助。

《島嶼的愛和向望》書訊

《島嶼的愛和向望》書訊

新年假期,在做文集《島嶼的愛和向望》的校對。這是玉山社即將出版的書,集結了2008-2016年間我的網路文章、序文等,第一篇是〈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2009/8/5)。這篇文章提到1980年年底周清玉女士競選國大代表,我和陳弱水替她撰寫競選文宣〈與我同行〉的事情。

我依稀記得好像家裡有這份傳單,於是央我先生陳弱水找,他翻箱倒屜,終於在一個舊牛皮紙袋中找到這個折頁小冊子。同時,令我非常驚訝的是,還找到一份我的舊稿,是美麗島事件之前的一份訪問稿,我自己完完全全不記得了。這些舊物勾起對故人、故事,以及那個時代的回憶。是36年前的往事了,我的人生往後不會再有個36年。

泰雅族的射日傳說,給我很大的啟示,希望它也是預言。島嶼三代人的接力奮鬥,應該終能達成使命吧。但願年輕人能懷著與前人同行的心情,繼續努力,要替闇夜行路的前輩們看到天光。一定要的,一定要的喔。

分享文章:簡史朗 2017 01 18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簡史朗 2017 01 18 臉書貼文

轉貼簡史朗老師的貼文,請對聖域觀光化有疑慮的朋友一起來關心。

引述:

「Sbayan對泰雅族人而言是一個與祖先起源、分居、散布有著密切關聯的『神聖空間』。

……

很明顯的,它所服務的對象是來這裡獵奇的觀光客,並不是來這裡朝聖的泰雅族人,因而也有族人朋友私下向筆者抱怨,認為如此設計根本是嚴重地褻瀆了泰雅族的祖靈。」

文章連結:簡史朗 2017 01 18 臉書貼文

2016年最難忘的儀式

2016年最難忘的儀式

2016年最難忘的儀式: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10/15)。

在每天每天的日常,我們以各自的方式努力,時而冒出來攜手打拼,為了島嶼的更為美好。

迎接〔homogeneous, empty〕2017年,願我們以愛〔疼〕和希望(thiàⁿ kap ǹg-bāng)充實它,召喚光的到臨和在場。

「征戰屬誰 追思.紀念台籍老兵」

感冒中,上星期六到高雄、星期天到台南。高雄當天來回,沒過夜,因為第二天要到國立臺灣文學館給演講,老習慣改不了,不管上課或演講都要準備到最後一刻,還是得回家才能查補資料。結果,當然感冒變嚴重了,但是很高興能完成這兩個行程,尤其是到旗津見證歷史的一刻。

11月5日(週六),在高雄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共同舉辦追思活動──「征戰屬誰 追思.紀念台籍老兵」。蔡英文總統親臨現場,致詞、獻花、揭幕,並參觀紀念館。如果您有在關心台籍老兵的議題,您應該可以了解總統出席追思會的意義,且可能會感到感動。終於有這麼一天!

繼續閱讀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今天參加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典藏的排灣族Aluvuan社(舊望嘉社)Djiluvuan(佳邏夫岸)頭目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2015年通過審查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定登錄為國寶。

為再現傳統精神,尊重部落文化,該館與望嘉部落決定共同攜手,為本件國寶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國寶結拜儀式,並委請文化部長與臺大教務長共同見證。

(以上根據邀請函/改期通知)。

~~~~~~~~~

這個儀式原預定於9月17日舉行,因颱風改為今天。

繼續閱讀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4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