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轉型正義 (第 1 / 17 頁)

今天10月10日是江國慶紀念日。

午安,福爾摩沙!

今天10月10日是江國慶紀念日。

10月10日也不是中華民國的生日喔,請看陳弱水這篇文章。(連結在留言欄一)

我永遠記得江國慶的母親在台北地方法院門口陳情的樣子,那是我看過最苦的一個母親的臉。

以下是4年前的臉書貼文,時間部分有作調整,放到這裡,以紀念江國慶和愛他的父母:

今天是江國慶的冥誕日,導致他28年前枉S的事件發生在1996~1997年!!

我上課常和學生說,你們都是1992年之後生的。1992年是台灣走向自由&民主化的開始,所以你們是「後92之子」,「post-92 children」。

在自由民主化之後出生成長的少年家,要如何才能了解ㄅㄞˊㄎㄨㄥˇ時代的ㄎㄨㄥˇ ㄅㄨˋ 呢?真的不是很容易。歷史如果背下來就等於理解和感知,那真要謝天謝地。

然而,江國慶被刑求逼供、承認自己沒做的事、遭處極刑,卻發生在1996~1997年!!1992年的四年後。

這時候台灣已經自由民主化了,這告訴我們什麼?──在很多場域(如軍方)ㄅㄞˊㄙㄜˋㄎㄨㄥˇ ㄅㄨˋ 的機制還在,人世很難的地方也就在此;比如,今天KMT/ROC黨國的遺緒及其力道恐怕比我們想像的更巨大。別忘記,戰後台灣歷史的時間尺度很大,負面/暗黑事物動不動就40年、半世紀、一甲子。

少年家,你聽過江國慶(1975/10/10-1997/8/13)嗎?他因為生在ROC國慶日,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他是父母非常疼愛的小孩,忠厚老實,沒能活過22歲。1997年8月13日他突然受處極刑,沒通知家人來見最後一面,沒人道且殘酷。他的父親非常激憤,到處申冤十多年後過世,沒能等到司法還兒子清白。他的母親繼續為他申冤,十多年前我在台北地方法院門口的記者會,看著江媽媽抱著他的遺像沈默站著,那是我看過最苦的一個母親的臉,一生難忘。

哪天我們才會有自己的國慶日?真正的國慶日,有我們自己的故事。哪天我們才可以不要再過不是孔子生日的教師節?有我們自己的教師節。哪天我們才會有真正的「光復節」?而非淪陷被置換為光復。

https://www.telltaiwan.org/?p=17059

1992年才走向自由化、走向民主化

這幾天看到河道在講今天(9/10)是戰後台灣解嚴日數超過戒嚴日數的開始日。

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當然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但台灣要再經過五年慘烈的抗爭,在1992年才走向自由化、走向民主化。

如果要講「民主換日線」,還要再加五年耶。我不喜歡和人爭辯,但了解不怎麼太遠的歷史還是很重要。

這是去年2月14日寫的文章,或許有助於你了解為何是1992而不是1987,不然我們要如何理解Nylon、如何理解野百合?

文章連結放留言欄一,請大家有空瀏覽一下(文頗長,歹勢)。

我們的網站昨晚也刊登了賴中強律師的文章,內容類似,歡迎點閱,連結放留言欄二。

照片:1990.3.19 野百合三月學運(邱萬興拍攝/提供)

https://www.telltaiwan.org/?p=6562

https://www.telltaiwan.org/?p=16055

就在下個禮拜六:節目、市集15攤+13款台灣旗

【就在下個禮拜六:節目、市集15攤+13款台灣旗】

很奇怪,宣傳台南場的觸及都不高,很緊張,會有人來參加嗎?實在令人擔心。

5/24(六) 台南市葉石濤廣場

下晡會:下午4:00─6:30

主持:台南妹仔ayo

開場:二二八紀念唸歌(周定邦)

519&鄭南榕詹益樺紀錄片(綠色小組影像協會)

《黨外運動小史》影片(周婉窈製作&旁白;分三單元播出)

歌曲演出/鋼琴:艾文

高英傑(高一生次子)

吳文慧(吳三連孫女、吳逸民長女)

陳彥升(晉陞太空科技創辦人)

周定邦(大目周唸歌團團長)

短講:吳依潔秘書長、賴中強律師、林宗正牧師

策劃人分享:周婉窈老師

市集:下午2:00─6:30

台南市民團協會、台南新芽協會、台澎黨、台灣放送、台灣南方社會力聯盟、台灣轉型正義協會、玉山社、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聚珍臺灣、臺南市台南基本款協會、臺灣文學館藝文商店x曬書店、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13款台灣旗是哪幾支?愛我旗者不要錯過喔!!

蛤,我是導演?!

【蛤,我是導演?!】

去年12月在龍山寺舉辦晚會,製作了一支影片,詳情請看留言欄一的連結。在這裡要分享一個笑話。

我想像的影片就是像台大NTUCOOL那樣的影片,讓學生上網上課。在錄音稍得閒聊時,錄音師問我:你的導演是誰?我被問得一頭霧水:蛤,導演?錄音師好像平淡地說,影片都是要有導演的。

等到錄完音要開始製作影片時,我才知道:阿,真的要自己當導演。很可怕的經驗,和製作NTUCOOL影片給學生看完全不一樣!!也因此我才知道原來影片真的需要導演。我先生陳弱水最愛笑我這支影片是:自編自導、自說自話!

這次為了在台南場放映,影片又修訂了一次,也是花很多力氣和時間。很感謝我的學生(早就是老師了)替我製作18秒的動畫投影片,講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實就是為一句話提供畫面,實在「真厚工」!!

5/24邀請大家來參加市集和下晡會,期待和南部朋友見面!!

https://www.telltaiwan.org/?p=12587

國史館,請不要牽拖張炎憲教授!

國史館,請不要牽拖張炎憲教授!

3/8我聽到國史館提報兩C日記為國寶,心情惡劣,就在臉書寫了兩行字,表達無法接受。結果引來國史館長達七頁的新聞稿。我退休以後比退休前更忙,沒有去關心國史館有什麼回應,結果內部有人寄來3/14新聞稿PDF要我參考。

新聞稿第一段寫:近日有知名學者在臉書譏諷,將兩蔣日記與…(中略)…。殊不知文物是中性的,所謂「國寶」乃是一種文資身分、法律名詞。為免大眾混淆,特說明前後緣由如 下。(詳見圖1)

首先,我的兩句話是表達無法接受,並非「譏諷」,我講話很少用譏諷的方式。這樣描述這兩句話(圖2),讓我很不舒服。

更讓我不以為然的是牽拖張炎憲先生(詳後)。新聞稿花很多力氣在講提報「國寶」符合其基準:一、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 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特色之典型。二、歷代著名人物、國家重大事件之代表性。三、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四、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五、獨一 無二或不可替代性。六、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請問各位看官,您認為符合哪一項呢?第二的第一項勉強,但如果彭MC也有日記,也要提報為國寶嗎?

新聞稿第二節「國史館昔曾於呂芳上館長及吳密察館長任內,兩度提報館藏文物指定為國寶或重要古物」,呂芳上館長據說讀蔣介石日記會讀到哭,吳密察館長我和他不熟,就不多加評論。但說:張炎憲館長任內(2000-2008)並無具體法制足資遵循,但已將館藏相關文物列為內部「珍貴動產」,(圖4)我就無法接受。這是說,如果當時已經有國寶等級,張炎憲館長也會提報為「國寶」?真的請不要牽拖普受民間尊敬的張炎憲先生,我想他若在,頂多就是國寶下一級的「重要古物」吧?這裡牽涉到台灣人的感情與歷史認知,不是什麼法律名詞、文資身分就可以模糊掉的。

其實您若有時間看新聞稿後面附的兩張國史館「國寶」表,大都和受降、中華民國憲法、訓政時期有關的歷史文獻。提報個人日記為國寶,還是首創呢。

我個人公開發言、寫文章,很少採取批評的方式,更不要說「譏諷」了。我比較想用正面的寫法,帶來正向的東西。我唯一公開批評蔡英文總統是她去七海文化園區參加開幕並致詞,進一步神話小C,讓我們民間的努力一下子就被打回原點。即使批評蔡英文,即使批評蔡英文,第一篇〈雨夜呢喃〉很短,只是描述心情。第二篇相當長,但連名字都沒寫出來。

如果我有批評過國史館館長,應該也只是一篇臉書貼文,質疑要將中正廟改為歷屆總統紀念圖書館的倡議。坦白說,我真的無法接受。真的無法接受。

我從18歲就開始和黨國結構奮鬥,我非常知道個人力量的薄弱(往往不堪一擊),半世紀後仍然還在奮鬥,年紀越大當然更知道結構之難打破,而且還會與時俱進呢,但就是「毋甘願」,不是為自己毋甘願(我比很多人幸運),是為濟濟前輩毋甘願,為台灣毋甘願。

我也很知道台灣學者的「自我建制化」,但不想費筆墨批評。我們在反課綱微調時,就有同學感到困惑:為何中研院台史所的老師都沒出來?其實有,就一位,那位我會和他拌嘴的學弟吳叡人,就此一人!

台灣的路很難走,但如果那是我們命定的課題(imperative),就別無選擇。還好,這條路越來越不是一個人的江湖,前輩比我們辛苦、孤單、稀微多了,在三月的中旬,我們無法不感到痛(疼thiànn)。

完整版,連結在留言欄一

圖1

圖2

圖3

圖4

大大推薦《承諾大海的老師》!!

大大推薦《承諾大海的老師》!!

大大推薦《承諾大海的老師》!!

快下片了,我因上週楊汗如老師私下強力推薦,終於找到空檔來看。非常好看!那是個理想主義時代,有那樣的小學老師,然後是那樣的結局……

關心Transitional Justice的朋友不要錯過!

您不要正義,當然就可以只要自家記憶不要轉型囉

您不要正義,當然就可以只要自家記憶不要轉型囉

午安,福爾摩沙!

5/3朱乃瑩在臉書針對某大學者要到師大演講「可以不要再談轉型正義了嗎?」(連結在留言欄一)提出她的質疑,引起矚目,很多人去留言,我也去留言,後來陳弱水也去留言。陳弱水的留言值得更多人看到,所以,我將這則留言轉載到這裡來。

我常感到很疲憊,十餘年來為了轉型正義到處演講,2019年也拼命寫了《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2022出版增訂本),但常覺得成效非常有限。有時真希望自己能唱歌,或拉小提琴,憑著歌聲和琴聲,在一個人的江湖,東西南北流浪,試圖喚起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正義感,對島嶼的愛,對國家的渴求。但我也只能演講(其實個性上很不喜歡演講),也只能寫書寫文章,然後,這一切似乎都將化為烏有。好希望台灣有蕭邦,在後現代+社會功利主義+學界虛無主義,我們何處追尋那最後的一絲浪漫情懷?

聽說這個演講也要到中山大學喔,好像是社會系請的,真教人精神錯亂。

陳弱水的留言:

1、轉型正義是正義的一種,講題可否改為:「可以不要再談正義了嗎?」如果題目不能這麼改,不知道和其他正義相較,轉型正義有什麼特別不值得談的地方?

2、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無法以「正義」的手段處理,不是因為時間久遠,而是因為1987年7月15日解嚴當天,同時施行「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規定:「戒嚴時期戒嚴地域內,經軍事審判機關審判之非現役軍人刑事案件,於解嚴後依左列規定處理:⋯⋯刑事裁判已確定者,不得向該管法院上訴或抗告」,阻絕了政治案件當事人司法平反之路。今天認為轉型正義不需要談,和37年前要求當事人吞下政治案件,有什麼差別?

3、為什麼司法正義以追求真相為前提,而轉型正義無法如此,必須讓步於相對性的記憶?

照片是今年2/29台大歷史系系主任安排攝影師來替同仁拍攝的,就當成書廣告吧,多賣一本也就是一本。我相信有看過和沒看過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寫書的人的執念或執著吧?

早安,福爾摩沙! 溫羅汀曬書節很熱鬧 來逛逛吧

早安,福爾摩沙! 溫羅汀曬書節很熱鬧 來逛逛吧

禮拜日,大家早安。

昨天到溫羅汀曬書節的市集給了一場演講,人很多,據王孟亮教授說,他坐在後方,樓梯有人站著聽。我看不到,但感到抱歉,那就完全看不到投影片了。

演講完,發現玉山社魏淑貞總編、蔡明雲副總編,以及許書寧老師在等我,等我簽完書,我們一起到玉山社的攤位看看。

許書寧就是我的《少年台灣史》的插畫作者,她新出一本繪本《娜娜的金魚》,昨天下午也在活動區「說書」,很受大人小孩歡迎。這本繪本,在繪製的過程,我們三人都看過書寧的已繪好的單張畫,至少兩次,也就是看著它的誕生過程,格外有感情。回來看了兩遍,我相信這是書寧到目前達到的最高境界,文和圖都非常好。我們三人很高興,和書寧以及她的父母合影,大家都拿著書。(照片一)

溫羅汀曬書節,今天是第二天也是最後一天,有60個書攤,非常熱鬧,歡迎大家來逛逛!

照片一:左起(敬稱略):魏淑貞、周婉窈、許書寧、書寧父親許孟雄、書寧母親陳玉梅、蔡明雲。
照片二:市集一景(王孟亮教授提供)
照片三:演講一景(王孟亮教授提供)

照片一 :左起(敬稱略):魏淑貞、周婉窈、許書寧、書寧父親許孟雄、書寧母親陳玉梅、蔡明雲。
照片二:市集一景(王孟亮教授提供)
照片三:演講一景(王孟亮教授提供)

溫羅汀曬書節 就在明後天3/9-10 歡迎大家來買書聽演講喔

溫羅汀曬書節 就在明後天3/9-10 歡迎大家來買書聽演講喔

幾乎不曾廣告自己的演講,不過主辦單位希望我在臉書宣傳一下,我想演講的也不是我一個人,就說好。

真的很希望大家來逛書攤,我一直認為台灣人就是「欠讀冊」,換個話說,就是「欠自我栽培」,栽培不能只靠父母,還要靠自己。

為了「鼓舞」(台語)大家看書,尤其讀有助於建立台灣國家認同的書,我自己擺過三次書攤,「台灣的店」頭家娘還稱讚我很會賣書,每次賣書總額都是以萬計算,哈哈!!今年原想繼續賣書,但實在太忙累了,抽不出時間來。我認為看有深度的書,對培養有深度的國民國家的國民至為重要。在經營網站「台灣放送」時,我從來沒有放棄貼長文的作法(也是信念),我們有不少短文章或影音資料,很受歡迎,但我們也放很長的文章,比如:蔡榮芳教授一萬六千字的文章,刊登時分為上篇黃彰輝,下篇林攀龍,也都很受歡迎,至今仍有人閱讀;又比如鄭欽仁教授、莊萬壽教授的文章,有萬字上下的,也是不少人讀耶!我自己幾篇文章,有夠落落長,沒因此而沒人看。(以上的長文都還躍登台灣放送熱門文章!)總之,我認為閱讀有深度的長文(不是為寫長而長,我們沒付稿費喔),是非常重要的。同個道理,看書就更重要了!

明後天,歡迎來台大對面逛書攤喔,保證您一定可以買到好書。

這是溫羅汀曬書節文宣:
3/9、3/10 11:00~19:00,一共有66個攤位就要在台大對面的新生南路三段98號(誠品台大店)至86號(真理堂)人行道,伴隨著杜鵑花與您相見,我們最後壓軸跟您介紹是位於真理堂前的D區「搖滾區」,以唱片行和主辦方「永樂座」、協辦方「大學里」為主,除了書店,還有文創、老物、雞蛋糕。同時服務台和活動區也在這裡,算是一個雜區。來看看有那些攤商~~

  1. 失戀排行榜
  2. 搖滾老爹
  3. 萌萌噠株式會社
  4. 造次映畫|Side Project Film
  5. IMPO MUSIC
  6. 愛樂唱片
  7. 賣啥貨sellwhat
  8. 山峸二手書店 Ridge Books
  9. 永樂座 Eirakuza Books
  10. 詩聲字
  11. 雞百分無麩質蛋糕
  12. 請進門來 – 書友坊
  13. 國定古蹟臺南孔子廟台南孔廟基金會
  14. 勇氣雜貨商行(餐車)
    這次很不好意思的是,原定60攤,但是詢問度太高,沒有招商,就已經滿了總之,這周末我們相約溫羅汀,不見不散~~

國際書展:環繞高一生的對話

國際書展:環繞高一生的對話

昨天的貼文可能犯了面冊的禁忌吧?這段時間若在這裡不能談嚴肅的事情,實在很慘。高一生也不是輕鬆的話題,就試試看吧。

這次書展,大家都說人很多,最近實在太忙了,對談後休息一下就趕到行政院加入短講行列,因此完全沒逛到。

我參加的是《阿巴里與高一生:文獻與口述的交織》座談會,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主講人是高英傑老師,阿巴里是他的祖父,高一生的父親,我還沒來得及讀這本新書,主辦單位要我講《高一生獄中家書》。這是2020的書了,56封家書是苦難的印記,但文學性非常高,我一直希望台灣的教科書尤其是「國語」課本,從國小到國中,到高中,都應該可以各收入一篇。但是即使「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了,教育界的「國語」還是「唯一華語」!一個理想的台灣國語教科書,應該要有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言的選文吧?日本時代的日文翻譯文章也應該要能選入。昨天在行政院前面聽到高一生最後一封家書用台語朗讀,非常感動。將來應該也要有鄒語版。

今早讀到陽明交大校長的發言,徹底無語。我們要走的路,怎麼這麼遠,這麼困難?!Ah,福爾摩沙憂鬱症要到哪裡拿藥?

我為《高一生獄中家書》寫了一篇很長的導讀,分三次放到「台灣放送」,還是很想推薦這本家書集,連結放留言欄一。今天逛書展的朋友,如果您手邊沒這本書,可以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攤位翻看、考慮購買喔。

之前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