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時事 (第 2 / 48 頁)

台灣地位未定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圖文不符XD)

大家好。最近美國AIT發言人回應《中央社》的詢問時,明確說:

美國在台協會(AIT)表示,中國試圖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時期文件,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

AIT發言人指出,中國故意歪曲二戰時期的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試圖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北京的敘事完全是錯誤的,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以上引自中央廣播台 2025/9/13,見留言欄一))

這就是「台灣地位未定論」!!引起震撼,轉發的人很多。

那麼「台灣地位未定論」又是什麼?以下是我的《少年台灣史》的「小知識」,敬請參考:

現在高中歷史教科書,幾乎都將「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之後,台灣變成中華民國 的一省」,視為理所當然,真的是這樣嗎?有一本教科書提及「台灣地位未定 論」這個詞,到底指什麼? 簡單來講,就是中華民國接收台灣是軍事占領(還是代理盟軍做的呢),並未擁有台灣的主權;1952年日本透過國際條約,放棄台灣和澎湖的主權,但並沒有將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所以台灣的國際地位還處於尚未決定的狀態。

我們須從國際法來了解。當代的國際法有兩個重要原則:一、國際解決領土爭 議不使用武力的原則;二、人民自決的原則。第一項是第二戰之後,聯合國憲章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各國在面對領土歸屬爭端時,必須用和平的方法來加以解決,不得使用武力。第二項是歷史上很大的變化,在18、19世紀 乃至二戰以前,用武力征服某地,取得領土,是當時國際法所容許承認的。但時至今日,已不能這樣做,因為依當代國際法的認定,一個領土的歸屬,不是土地與財產的交易,而是牽涉到整個領土上住民的基本人權與生存福祉,所有關於領土住民將來的歸屬、地位等問題,都必須依據住民的自由意志來決定,這便是人民自決的真諦。

根據國際法,台灣從1945年到1952年,是屬於盟軍授權中華民國軍事占領的狀態,仍然是日本的領土。1950年韓戰爆發,英、美等盟國急著要將日本拉入自由世界,因此必須盡快解決法律上盟國與日本仍是「敵對狀態」的問題, 於是於1951年召開舊金山對日和約會議,和約第二條規定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的一切權利、主權及領土要求,但未規定歸屬哪一個國家。「對日和平條約」,一般俗稱舊金山和約,於1952/4/28簽署生效。

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各國和日本召開和會時,由於中國代表權有爭執,國共雙方(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沒被邀請參加和會。若讀者只熟悉中華民國的歷史論述,會以為中華民國理所當然代表中國,但國際上並不這麼看。(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終於取得中國代表權)由於中華民國實際占領台灣,所以日本在1952/4/28和中華民國簽訂「中日和約」。 在締約過程中,中華民國再三要求日本將歸屬國訂明為「中華民國」,但是日本並未同意,因此,「中日和約」第二條僅重申日本在舊金山和約中放棄台灣、澎湖的一切權利、主權及領土的要求,同樣沒有規定歸屬國家──既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其他任何國家。

這就是「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由來,及其國際法與和約上的根據。這也是海外台灣獨立運動(台獨運動)的法理根據。

以上根據:陳隆志,〈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新世紀智庫論壇》7(1999年 9月),頁4-12。關於1895到1971年台灣國際法地位的簡要歷史回顧,可參考姜皇池,《國際法與台灣:歷史考察與法律評估》(2000),頁8-16。

照片:8/30參加左轉有書舉辦的文化中元祭典,巧遇多年未見的法國朋友颯颯,與爐主張慧如小姐合影。七月還沒過,我們仍需要「安魂送煞 」。

https://www.rti.org.tw/news?uid=3&pid=164215

多麼不容易阿!!

明知分享看的人少,還是分享一下。

真的,有些東西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45年黨外運動為我們爭取到自由民主,再加上33年台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台灣。45+33,多麼不容易阿!!

截自陳弱水臉書文章(9/11):

後726/823勿忘兩件事

【後726/823勿忘兩件事】(文長先告知)

和許美華一樣,我不想對大罷免的結果表達看法,但看到輿論不斷檢討失敗者,忍不住想提醒以下兩件事。

大罷免第一階時,我就問一位和大罷免關係緊密、熟諳立法院運作的人士(大名隱去,真的赫赫有名),問他評估會過幾席。他回說大概10席。我不是喜歡「預測」這類事情的人,但實在很好奇,也認為這位相關人士的評估應該具有參考價值。我問他兩次,第二次我先生陳弱水也在場,提高到15席。但不管評估幾席,我們都非常投入,全力協助罷團。

我會提這「10、15席問答」主要是要講,第一階因為罷團志工的努力與打拼,結果是35席「全罷」!!(新竹市長那1席就略過,免得行文太複雜)

要人填寫連署書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志工的辛苦就省略不提,這同時我們也看到公民主動的面相,例如在下雨天排隊在大賣場前面等著連署,隊伍長到讓志工和閱聽者感動到想哭。總之,第一階的35席,跌破很多人的眼鏡(包括政客、媒體人),這點毫無疑義,請大家務必記住。

第二階的困難度,也不用講,就份數來說,必須是第一階的11倍、12倍以上,還要達到「安全門檻」,那是非常艱鉅的大挑戰。我手邊有個A4表,有選區、姓名、二階門檻、目標,我每天看,也做筆記,有時出門也帶在身邊。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每天最懸念的就是這件事。我們是這樣度過這段日子的,應是畢生難忘的2025夏之陣吧!

第二階先過了24區,好幾區還過得非常漂亮。再來就是拼補件的地區。我有認識的朋友,他非常了解台中的政治生態,我問他第二階情況,他很篤定地說只會過3區,原台中縣應該沒希望。但後來補件都過了。不要忘記,823的七區(新北11,竹2,投1、2,中2、3、8)送補件成功時,好多人都感動到掉眼淚!竹1衝著送件,真的就是用「衝」的,雖然最終失敗,但當時的情景我想很多人都不會忘記吧?

最後是31席!!第二次跌破很多人的眼鏡,您說這不是奇蹟又是什麼?我當然不相信人世有「奇蹟」,奇蹟是在人的努力上才可能出現。如果您要檢討失敗者,也請不要忘記這兩度的奇蹟。

即使沒過第二階的地區,也都可歌可泣,大家應該還記得92歲的文學大家李喬(1934年生)挺身而出擔任苗2的領銜人吧。其他感動人心的故事就不多提了。

當然726、823確實失敗了,但第三階本來就不是靠志工和我們這些幫忙的人就能成功的。我記得有幾區的志工都很坦白地說,第三階真的就是要靠動員綠營組織票。我不想對此多置喙,我長年當老師,知道罵學生沒有用,他若有反省能力,不要別人來講,做錯就會自省,下次改善或不要再犯。

726之後,我常想起一個中國南明的故事。親愛的讀者,請不要挑剔我用中國的歷史故事,南明是我還算熟悉的中國歷史,也是很關心的一段歷史,那關係到在家國與個人生死存亡之際,人如何做出選擇、選擇的代價等問題。

1659年(永曆13年)鄭成功與反清復明的另一重要領袖張煌言合作,會師攻打南京,這就是著名的南京之役,如果成功,會大大改寫南明的歷史,但失敗了。在這裡無法講細節,鄭成功率領軍隊從金廈揚帆北上,直入長江,勢如破竹,進逼南京城,眼看歷史就要改寫了,但鄭成功犯了幾個大錯誤,這就跳過,只講這點:在作戰策略上,由張煌言率水師側擊南京城觀音門,以呼應鄭成功攻打南京城,但當張煌言抵達時,鄭軍遲遲未到,導致張煌言孤軍作戰,損失慘重。如果當時能即時夾擊,南京城很可能一攻而下,但援軍沒到、援軍沒到。(詳見〈海洋之子鄭成功〉(七)、(八),連結見留言欄)

如果您要問我726之後有什麼心情,那就是常想起張煌言的失落之感。他在這之後就被鄭成功派往蕪湖,從此無法參與戰略的籌畫。如果您對張煌言有點認識,真的會很同情這位堅決以生命抗清的一代奇男子。

回到大罷免。如同大家知道的,這次志工很多都是政治素人,第一次參與政治社會運動。不過,其實也有地方的黨外支持者,民防組織的成員,有其多元的面相。不久前,從台中陳燕琪老師那邊得知,10年前參與反課綱微調的老師們,都有深度參與大罷免。有時,我們真的不能只看到眼前,十年前種下的因,十年後再續前因,因因果果。726、823的因會長成怎樣的果,還需要時間,喜歡檢討失敗者的人們阿,請不要那麼短視。

歷史是由事件的最後結局來決定它的意義,包括過程中的意義。大罷免就投票而言,是結束了。但參與者都還在,不止罷團的志工,還包括協助的人(如課金公媽),以及726、823到投票所蓋下同意票的約一百九十萬人(不包括高虹安的部分)。激起史無前例的大罷免的因素還在,而且變本加厲,讓我們集結的危機還在,而且更加緊迫,您說深藍區這一百九十萬人,加上31區以外數百萬愛台灣的人,會坐視摯愛的台灣「無去」嗎?我想不會的,只要我們不散掉,台灣就有救。

明天823就滿一週,我從823之後到昨天開五次會(三次和罷免有關)、參加曾貴海醫師新書發表,加上一個下午到影像工作坊處理影片,回程錯過捷運站在炎日下走有點遠,小小中暑,六天就這樣過去了,今天才有空寫這篇文章。九月就要開始教一門必修課,會更忙,但希望有時間去參加「自訓團」或民防團的課程。當台灣人確實很辛苦!我想很多人都累了,也有不少人需要療傷,我們要互相扶持,互相給時間,而不是壓力。

當台灣人固然辛苦,不過,這次因為大罷免而能與舊識新知一起奮鬥,包括我們一等一的優秀人才且是愛台之士,常感到是人生難得的blessing。

我先生陳弱水說,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知道至少有多少同行者,這也是blessing in disguise吧?

照片:2025/3/30到彰化溪湖宣講,與沈伯洋(中)、吳音寧(右)合影。我到彰化兩次,都是溪湖,第二次是2025/5/2。

https://www.telltaiwan.org/?p=86

https://www.telltaiwan.org/?p=88

大家辛苦了!!

大家辛苦了!!

我不擅於安慰人,但我們真的不能失志,放棄就什麼都化為烏有。誰忍教我們摯愛的台灣沒了呢?

前天寫好這篇文章(連結在留言欄),是繼「正向思考1」而寫的。2023/12/1聆聽數學家楊維哲教授的台語演講,深受啟發。數學上的「公理」是不用證明的,是自明之理,也不需要用來和別人爭論(台語:毋免和人諍、無欲和你諍)。人世有些重要的道理也是「公理」,不證自明,是一切的起點。這週二因校對影片字幕的關係,又聆聽楊教授闡釋一遍,真的受益很大。

8/20在郭雨新先生的誕生日(117冥誕)我受邀在台大總圖文物影像特展的開幕式致詞,我也提出這個看法。50年前郭雨新競選增額立委,我們替他發傳單,結果開出8萬張廢票〔傳聞中的數目,很久後又有新發現,被做掉的更多〕!!他當然落選,但反過來說,他本來當然是會當選的。我們走過那樣的時代,那時候在台大我能講話後回去不後悔(為何要和他講這些話?然後開始心驚膽跳)的同學很少,真的可能就是個位數。雖然不是一个人的江湖,但真的很孤單、很稀微,而且處處危機。

現在江湖真的一點也不稀微,當然我們面對的局勢險峻千萬倍。我估計我們目前至少有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仝國—ê,真的不少耶,當然要再努力爭取更多人,但能為這三分之一的台灣人在「公理」之路上努力,我覺得真的是一種blessing。一直想寫一篇文章講「台灣人的流失」,但實在太忙,希望可以找到時間寫。

就這樣囉,真的歡迎點閱我的「迷思1」、「迷思2」、「正向1」、「正向2」,感謝!!逐家繼續做伙拍拚!!

照片:與楊維哲教授合影於「公理self-evident」投影片前(2025/8/19)

https://www.telltaiwan.org/?p=15509

https://www.telltaiwan.org/?p=15227

明天823請務必出門投票!!

明天823請務必出門投票!!

七區:人投同意,核電投不同意

其他區:就是不同意

大家都還在努力,不能失志,更不能放棄。

今天下午經民連賴中強律師要和兩位年輕人涂景亮、鄒韻函到豐原為中三、中八街講。無數的志工與支持者都還在拼搏,我們沒有放棄的理由。

昨天寫了「正向思考 2」,想放留言欄一,但網站暫時無法使用,之後找機會再來放。

莫忘823!!

莫忘823!!

七區「人名」投同意、「核電」投不同意。

8/15、16我到神岡、豐原街講,兩次志工都收到喝不完的冷飲,以及糕點和水果(我和我先生吃過最甜美的水蜜桃)。我們還是有不少人,路過的汽車和機車有按喇叭的,有表示支持的。比起1960年代「一个人的江湖」或1964年「三个人的江湖」,以及沒有人知道的無數「一个人的江湖」,我們並不孤單,江湖也不稀微。

希望無瓊的志工有1936年生的歐巴桑,台灣歲已經90了。看到戰前出生的台灣人還在努力,我的師長輩的年紀,我們可以放棄嗎?當然不行!!

我準備續寫「正向思考 2」,台灣人保衛台灣是公理,不證自明,就算只剩一个人,公理就是公理。

照片:2025/8/2 台中潭子潭水亭「致敬黨外」活動/默語視務所拍攝

中午結束在豐原的街講

午安,福爾摩沙!

中午結束在豐原的街講,真的是街講,和昨天下午一樣,對著紅燈停下來的汽車與摩托車的駕駛人與乘客宣講。我和經民連涂景亮輪流講,昨天1小時半,今天2小時。昨天還好,今天就耳鳴+咳嗽,年紀大了。

景亮講華語,內容很好。我講台語,希望帶來親切感。

大家繼續奮鬥!!

莫忘823!!

莫忘823!!

人投同意、公投投不同意。

我們不能失志,志工都還在努力,不能讓他們覺得稀微&孤單,大家繼續努力!!

上週我和我的志工朋友聚餐,因為海外友人返台投票要離開了,我們替她送別。志工朋友心情低落,幾度眼淚都快掉下來。我講了一番話,她表示有被安慰到。我將其中一個重點寫出來,文章連結在留言欄一。還有幾個重點會陸續寫出來。寫文章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這篇稍長,花三天,當然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寫,現在每天光回復進來的訊息就花很多時間,加上照顧網站,只能說自己真的就是勞碌命。

如果您是志工,閱讀之後,感覺這篇文章有給您繼續前行的力量,那麼,請代為廣傳。我不太會安慰人,也不空畫希望的前景,但具有歷史省思的觀看角度,或許有助於你我重整旗鼓,保衛我們摯愛的所在。

這是我們必須記住的重點:

45年黨外運動為我們打拼出自由民主+33年優秀的台灣人努力打造的生活方式=當前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

有這樣簡明的基本認知,我們才知道要捍衛什麼,要避免什麼(無法寫在這裡,請看文章)。

照片:默語視務所拍攝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