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陳新吉 2019 05 17 臉書貼文
認識的前輩一位一位離去,已經不知道要如何悼念了。
但願有生之年能替您們做點什麼的,至少讓少年人知道什麼是白色恐怖,什麼是轉型正義,我們又必須做些什麼。
安息吧,敬愛的新吉前輩。
文章連結:陳新吉 2019 05 17 臉書貼文
fb blog版
分享文章:陳新吉 2019 05 17 臉書貼文
認識的前輩一位一位離去,已經不知道要如何悼念了。
但願有生之年能替您們做點什麼的,至少讓少年人知道什麼是白色恐怖,什麼是轉型正義,我們又必須做些什麼。
安息吧,敬愛的新吉前輩。
文章連結:陳新吉 2019 05 17 臉書貼文
分享活動:曾令毅演講
就在今天晚上囉。
相信會有許多首次曝光的資料,也一定能幫助來賓對黨國如何監控大學師生有系統性的了解。

分享文章:史志:台大歷史系學會學術部ntuhistoryacademic 2019 05 03 文章
林婕琳、黃子晏兩位同學做的整理,才大一耶!他們出生在鄭欽仁教授退休的1999年。(鄭老師根本退而不休,前幾天在好友李永熾老師的新書發表會還說「不會放棄」!)
希望前輩的努力和奮鬥能有所傳承。在台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面臨空前大危機的此刻,了解自由民主怎麼來的,或許能堅定我們捍衛它的決心。
了解過去,也可以增強我們對國家機器被濫用的徵兆與實況的辨識力。
分享活動:曾令毅演講
昨天去參加李永熾老師的《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新書發表,爆場!很高興見到幾位老朋友。
在發表會中,我被Q了幾次。李永熾老師提及我被監控,以及同學們想組讀書會的風波。台大由教官派學生監控同學和老師,不是單一的個別事件,是系統性的運作。
黨國監控校園的這套系統如何運作,至今諱莫如深,外人很難知道,所以才會有前覺民學會成員、現役台大教授大言不慚地要捍衛台大學術自由的傳統(自古以來?哈),以及所謂的「大學自主」。
5/15曾令毅老師的演講,將為我們揭開第一層的迷霧,歡迎來參加。(我因去年答應一個演講,撞期,非常扼腕。)

分享文章:思想坦克,【書摘】李永熾回憶錄──邊緣的自由人(四)
幾天前,看到蔡其達先生在臉書「喊話」,說:「李永熾老師提及美麗島事件後,校園內肅殺氣濃烈,但有研究生周婉窈有異議行動,不知婉窈老師可否補述?」
由於忙到幾乎無喘息之餘地,現在抽空「補述」一下。
李老師在回憶錄《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中寫道: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就在情勢很緊張時,不知怎麼地,傳出台大歷史所學生周婉窈要去總統府抗議的風聲。系主任孫同勛認為應該壓制一下,避免惹出麻煩,由於周婉窈的導師是永熾,孫同勛就來徵詢他的意見。永熾表示採取壓制手段是非常不應當的。首先,事情還沒發生,怎麼可以根據傳聞來壓制學生?而且站在系所的立場,應該去了解學生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以及為了什麼要這麼做,才是根本的處理方式。他的說法替當時可能遭到壓制的周婉窈,爭取到一定的緩頰作用。……」
首先,這是沒有的事情,我是「事後」──可能很久之後,才聽說有這件事。當時,我被歷史系女教官盯上,她一直想製造事件羅織我吧?非常感謝李老師阻擋這件事,也感謝孫主任聽得進同仁的建議。
這位女教官,想找我麻煩,不只這件事。我出國後,有次回國,鄭欽仁教授提到:有一次這位教官說公館附近有個爆炸案,懷疑是我做的,要系主任孫同勛教授找個藉口調我到系辦抄公文,以取得我的筆跡。如同徵詢李老師一樣,孫主任徵詢鄭老師意見,鄭老師告訴孫主任絕對不能做。近日,鄭老師又提到,當時台大半夜常有人貼海報,清晨七點以前就會被清得乾乾淨淨,那位教官懷疑有海報是我寫的,要透過老師取得我的筆跡。由於事情久遠,大家都沒寫日記,是否這是兩件事或一件事記混了?總之,要我的筆跡是重點。
我的學妹胡慧玲受到同班同學監視,也是這位教官派的,幸好這位同學是慧玲的好友,懷著「與其別人來寫報告,倒不如我來寫」的心理,答應替教官監視慧玲,也寫了一份洋洋灑灑「此君一點都不可怕」的報告。我合理推斷我也被監視,也知道是哪一位同學,可惜她不是我的好朋友,我應該永遠不會有確證說她監視我。
那是一個學生監視/檢舉同學&老師的時代。我靠保護學生的老師躲過「數劫」,這個認知是讓我往前走的力量。
分享活動:鄭欽仁教授演講
4/26(週五)晚上的演講,再貼一次喔,歡迎大家來參加!
題目「戒嚴時期臺大師生與民主運動:一個參與者的所行所見所思」
主講:鄭欽仁教授 對談:周馥儀博士、吳俊瑩老師
就是後天了,聽說主講人和兩位對談人都很緊張,〔偷偷說〕主持人也很緊張啊。
主辦這場演講的歷史系大學部學生非常認真,仔細讀過鄭欽仁教授的訪談論、回憶文字,以及相關文章,並訪談鄭老師三次,做了非常好的演講題綱和年表。可惜演講時間有限,鄭老師經歷和參與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很多精采的議題最後只好割愛。鄭老師原想講七個政治案件,但時間真的不夠,案件部分,我們請他講和台大最直接有關的兩案,先不透露內容囉。
今天是424「刺蔣」紀念日,這是戒嚴時期在台灣無法知道的事件。最近整理台大大事紀才發現:我進到台大後「哲學系事件」正如火如荼在進行,而我們就在文學院裡頭唸書,卻一點都不知道!我還一直以為我進到台大「哲學系事件」已經結束,所以我們才都不知道。在該事件「被辭職」的一位女講師陳明玉老師,我還認識,一直以為她就在外文系教日文,原來本來在哲學系。只能說,歷史很難,連自己「親歷」的時空中發生的事情都無從知道──那是戒嚴時期的一個特徵,讓你「無知」/「無從知道」是暴政成功之道。

沒有忘記今天是什麼日子。
65年前的1954年4月17日,鄒族高一生、湯守仁、方義仲、汪清山,以及泰雅族林瑞昌、高澤照,一起被處決,同案多人被判3年感化、15年或無期徒刑。
五年前,2014年4月27日在嘉義市二二八紀念館有一場六十週年紀念座談會暨音樂會,那是第一次多位受難家屬一起參加的紀念活動,非常難得。
轉眼五年又過去了,政治犯的第二代陸續凋零中,而轉型正義的真正落實卻仍是一大段路(政治檔案法也還擱淺中)。附記:最後一張照片中演唱歌曲的高英洋先生已過世。
文章連結:臺灣與海洋亞洲臉書2014 04 29網誌:〈千風與塔山的對話——《鄒族原住民菁英受難六十週年紀念座談會暨音樂會》活動紀要〉
鄭欽仁教授是1970年代後半至1990年代,台大歷史系&研究所非常受歡迎的老師,他啟蒙了很多人,不少學生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主動投到門下。
他退休時,弟子們為他出版《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稻鄉,1999),寫論文的學界人士,依文章之順序有:金榮煥、林富士、劉淑芬、張寅成、蔡幸娟、張繼昊、吳慧蓮、呂春盛、陳弱水、薛化元、王汎森、周婉窈、于志嘉、吳密察、蔡志祥、劉季倫、李福鐘、李明仁、丘為君。
年輕朋友中,可能有人曾受教於以上這些教授,所以鄭教授可以說是老師的老師囉。
面冊ê朋友也可能在那一長串的名字中看到我的名字,是的,我是鄭欽仁老師的學生,過去、現在、將來都執弟子禮。我為榮退論文集寫了〈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至今還是我認為自己對台灣史以及台灣社會有淡薄(台語)貢獻的文章。
1973年,鄭欽仁教授從留學五年的東京大學回來,第二年(1974)2月獲得東大博士學位,9月開始教授歷史系本系「中國通史」必修課。我在那一年進入臺大歷史系,所以就理所當然上了鄭老師的這門課,當時的課都是一學年的課。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什麼叫作「現代學術」。那門課對我的影響很深遠,學術之外,還有不少思想上的啟發,以後有機會再寫出來。
鄭老師的專門是魏晉南北朝史,我沒往這個領域走,不過,我想鄭老師會很高興我選擇研究台灣的歷史。他讀研究所時也曾動念研究台灣史,但那個時代就真的沒這個可能。
鄭老師不止在學術上啟蒙我,他的人道關懷、人權信念,以及他不顧身家危險救援政治犯,參與黨外民主運動,在國家艱難時刻貢獻己力,在在為我們這些學生輩豎立了高標竿。我的很多朋友(當然包括在下)都以他為學術&人格的典範。
4/26 歡迎大家來參加喔!

分享活動: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導覽員培訓課程
好友參與籌劃「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導覽員培訓課程」,請我代為宣傳。我看了主題和導師名單,真的很強,因此很樂意向大家推薦。
想參加的朋友,不要錯過報名時間喔。
報名網頁在這裡
「歷史很難!」(續)(舊文新貼)
今天是臺大&師大「四六事件」七十周年紀念日。
早上發現兩年前的這篇貼文還有人點閱,雖是舊稿,或許還能提醒大家這段歷史,以及「造神容易,請下神壇不容易」的現象。
繼續閱讀©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