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窈部落格

fb blog版

第 31 / 116 頁

台灣轉型正義之路 道阻且長 裴洛西議長選擇參觀景美人權園區意義重大

台灣轉型正義之路 道阻且長 裴洛西議長選擇參觀景美人權園區意義重大

這次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我認為最特別的是參觀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並和分別代表對抗邪惡帝國的香港、圖博、新疆、台灣的林榮基、格桑堅參(Kelsang Gyaltsen Bawa)、吾爾開希、李明哲見面,而且參觀時有一部分由前政治犯陳欽生(欽哥)導覽。

人世有不可思議的幸與不幸,武肺疫情讓國會議長游錫堃無法和裴洛西會面,我想他一定感到很遺憾,我也替他扼腕,不然這位從18歲就加入青年黨的黨外人士,實在是這個場合最適合的人選──台灣需要重振黨外精神。但疫情也帶來意外的驚喜,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今年的綠島人權營原本有兩梯次,因為團員陸續染疫,不得不取消第二梯次,因而前政治犯前輩提早於8/2回到台灣島,所以陳欽生先生才有機會為裴洛西導覽。他不只代表他自己,他代表前政治犯,以及園區的義工前輩們,包括蔡焜霖先生。裴洛西放到自己的Twitter的短片特地註明「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照片1),也有陳欽生導覽的片段(照片2),影片下面一行字:To heroes who suffered and fought for Taiwan’s democracy。這是這次裴洛西訪台特別讓我感動的地方。

繼續閱讀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明天將訪問景美人權園區!!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明天將訪問景美人權園區!!

報載裴洛西議長明天預定訪問景美人權園區!!
(正式名稱: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對我們這些長期關心台灣的轉型正義及其落實的人來說,這幾個月來低落的心情,似乎突然間活了過來。

幾乎每次搭計程車到景美園區,都沒有計程車司機知道在哪裡、那是什麼地方,以後會大大改觀吧?!

向裴洛西議長致上無限的敬意!!選擇一個地點、一個空間是一個人核心關懷的顯示,意義深長。

照片三:私意認為世界上最反諷的「公正廉明」。

黃文雄先生舊文重刊,內有非常珍貴的歷史照片,猜猜誰來合影?

黃文雄先生舊文重刊,內有非常珍貴的歷史照片,猜猜誰來合影?

四二四事件主角Peter/黃文雄先生,是思想型的行動者,過去寫了不少文章,暑假之初我這邊又整理了六篇文章放到「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

內中有非常珍貴的歷史照片,猜猜是誰和誰合影?保證你會嚇一跳。你能想像在我們的北海岸,Imagined Communities的作者、一位曾經隱名埋姓1/4世紀的刺客、一位青年導師,在夕照中留下歷史的剎那嗎?還有那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人類學老師,猜猜是誰?不暴雷,您們自己看囉。還有,黃文雄「足少年」的英姿……

這六篇文章有三篇是回憶/悼念文:

〈千里人權一線牽──悼念民主人權的拓荒者江鵬堅〉

〈沒寫完也寫不完的懷念──記Benedict Anderson〉

〈講阮小妹晴美──黃文雄訪談手稿〉(台文版)

一篇書序:

〈一個台灣受益者的見證〉,《偽造者》一書的推薦序。

一篇2003年「刺蔣」回憶與分析長文:

〈四二四刺蔣事件的回顧與反思〉

最後是〈蔣經國與蔣經國現象〉,其實是上一篇的附錄,但它完全可以獨立出來,19年後仍然是「醒腦」之作。

「臺灣與海洋亞洲」的連結放留言欄,打開即可連續看到這六篇文章。

照片是今年2月11日我和陳弱水陪Peter到青年公園散步時拍的。

第二張最反諷:年邁的刺客走向獨裁者蔣介石騎馬銅像,30年的自由民主化(1992─2022)就只走到這裡?!

我先生解除隔離近週 報平安;疫情沒完沒了 邪惡帝國危害世界罪大惡極

我先生解除隔離近週 報平安;疫情沒完沒了 邪惡帝國危害世界罪大惡極(文稍長)

兩週前的今天(7/15、解嚴35周年、週五),我先生陳弱水開始「發病」──喉嚨癢、發燒,那天下午我在北投文物館,與人約談事情,同時搶在倒數第三天觀看「竹久夢二展」(照片3),非常值得看的展覽!

我自己很緊張,因為我們四位大人和一位baby一起在文物館喝下午茶,當中有人的母親未打疫苗。我們四人中已經有兩人確診過,我和一位得過的同桌,坐遠遠的,講話時盡量戴口罩。談話中,我先生傳來快篩陰的照片,我稍微放心一下。但回家後,他持續發燒,我開始後悔沒取消約會,萬一傳給友人怎麼辦?還有小baby!於是一一發訊息要大家注意。

繼續閱讀

在哀悼安倍前首相的週末,或許可以閱讀鄭欽仁教授這篇長文/鄭重推薦

在哀悼安倍前首相的週末,或許可以閱讀鄭欽仁教授這篇長文/鄭重推薦

安倍夫人昭惠女士在安倍前首相12日增上寺葬禮中說:這一切來得太突然,我到現在都感覺還在作夢一樣。

我的朋友以及我,到現在也都自問:這樣的事情怎麼就這樣發生了?近日得悉安倍前首相親弟岸信夫(日本防衛大臣)身體不好,希望能度過這個難關。請大家一起為太夫人安倍洋子女士、夫人安倍昭惠女士,以及岸信夫大臣祈禱,希望世人對安倍的敬愛和懷念可以給予家人一點點力量。

繼續閱讀

敬悼 台灣惟有放棄「維持現狀」、確立國格、組建民兵、加強國防,才能答謝安倍護台之構圖及其付出的心力

敬悼 台灣惟有放棄「維持現狀」、確立國格、組建民兵、加強國防,才能答謝安倍護台之構圖及其付出的心力

日本安倍晉三前首相突然遇刺過世,到現在仍然心情低落。

不過,安倍前首相的存在真的就是無法不感受到,相信在未來的台灣,不管我們是好運到底,還是真的遇到劫難,安倍前首相都是我們一定會想起的世界級的護台人士。

繼續閱讀

台灣人要有想像力:只有成立「台灣學術院」才不會和中國膏膏纏

台灣人要有想像力:只有成立「台灣學術院」才不會和中國膏膏纏

中央研究院,洋名Academia Siniaca,就是「中國學術院」。不然告訴我還有什麼別的可能?Podcast最有名的中國議題平台就叫作「Sinica Podcast」!!

范雲立委在立法院的質詢,被當空氣,面對「中國學術院」,好像是剛好而已?

台灣人要有想像力,習慣什麼都「維持現狀」,無法解決當前的問題,對未來更是欠缺想像力。你能想像擁有一個真正的「台灣學術院」/ Academia Taiwanensis,我們會有哪些立足台灣、真正有實力的院士呢?我就可以給你好幾名呢。你能想像幾名呢?

繼續閱讀

就在明天:陳文成罹難41周年紀念座談會+晚會,不要錯過喔!!(附40周年座談會照片)

就在明天:陳文成罹難41周年紀念座談會+晚會,不要錯過喔!!(附40周年座談會照片)

歡迎參加!!

座談會有吳叡人、林國明、范雲、胡淑雯、鍾喬、陳俊宏、黃丞儀七位老師,我認為這樣的陣容,不太容易再有。

晚會節目相當精彩,features蔡焜霖前輩和陳欽生前輩,還有其他精采可期的表演,錯過可惜!

疫情仍然嚴重,請大家小心,戴好口罩、勤洗手,飲食時維持安全距離。

去年40周年主講人以前輩為主,今年由青壯世代擔綱。

照片一 前輩們的見證,左起(敬稱略):陳唐山、高成炎、張富美、陳永興、毛清芬、賴金德、周馥儀(代葉治平)。
照片二 中午休息時工作人員、講者與「二姐」(陳文成的二姐陳寶月女士)合影。
照片三 座談會壓軸是蔡焜霖前輩的演講。
照片四 早上有專題報告,左起吳俊瑩、鄭欽仁(主持人)、周婉窈。

懷念林瑞明學長 記二、三小事

懷念林瑞明學長 記二、三小事

今天是林瑞明教授(1950/7/1-1918/11/26)72歲冥誕,臉書早幾天就來提醒,但人世有比AI更不可思議的地方,其實冥冥之中感覺被以不同方式提醒。

首先,6月16日去看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就看到照片中有林瑞明,也提到他的名字。臉盲如我,卻一看就認出來,因為我在台大讀大學部時就認識他。為何會認識?雖然都是歷史系,但以前大學部學生要認識碩士班研究生,機會渺茫,過去也沒有今天的助教制度。今早想起來,應該是因為學生刊物《大學新聞》。我在大一就加入大學新聞社,年級小,就是做些「小妹」的工作,例如送審稿到行政大樓、到印刷廠校對、整稿等。記得有次大學新聞社舉辦和台灣文學有關的演講,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吳濁流先生,他站起來痛罵「拍馬屁文學」的樣子,印象深刻極了。如果沒記錯,那次活動好像是林瑞明負責的,我是否有參與整稿,記不得了(須查考)。當時台大,用現在的話來說,學生中「台派」非常少,屈指可指,感覺很孤單,可能因此「同路人」之間格外親近。

繼續閱讀

歷史文盲以粗暴&欺瞞手段替台積電圈地,講出來的話真的不是人話

歷史文盲以粗暴&欺瞞手段替台積電圈地,講出來的話真的不是人話

鏡週刊〈竹科強搶死人地:為台積電擴廠徵地 竹科遭控粗暴滅村、滅墳〉,報導標題很聳動,不過,實際上就是如此。完整報導共三篇,請滑到下方依序看。(報導連結在留言欄

竹科局只敢說「合法、合理」,就是不敢說「合情」。其實法、理也都有問題。

竹科局還要驗鄭家骨骸,「檢查有無狗、豬等獸骨混雜其中」,人民活該給政府官員無底線糟蹋的嗎?

引文:

鄭安孺告訴本刊,2年前接獲竹科管理局通知,說要徵收鄭家4萬5千坪土地,目的是要讓台積電興建新廠,她心想台積電是護國神山,為了國家發展,與家族成員討論後勉強同意,但要求保留墓園。

鄭說,當初她參加說明會,看到說明書把鄭家墓園畫為「雜林」,以為不在徵收範圍,所以今年1月才會簽下同意書,沒想到3月收到限期拆遷的公文,讓全體家族成員炸鍋!

更扯的是,竹科管理局還告訴鄭家,日後遷葬時要把先人骨骸全部拿出、一一陳列,並要在里長陪同下,檢查有無狗、豬等獸骨混雜其中,避免不肖人士詐領遷葬補償費。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則指出,這次竹科管理局為台積電覓地、徵收民間土地,並不符合《土地徵收條例》相關規定,台灣的徵收太隨便、太浮濫,2012年,苗栗竹南大埔事件後,所有徵收案皆採市價徵收,不過,市價究竟是多少?是由政府的地價評議委員會認定,政府口中的市價,與老百姓認定的市價有不小差距。

「徵收要有強烈的公益性、必要性、最小侵害原則的比例性,還要是最後迫不得已的手段,符合這4個條件才會進入市價補償、聯合開發或以地易地,但政府往往不談這些必要要件,就強制徵收。」徐世榮認為,民眾對家傳土地有深厚情感,土地價值不等同於價格,政府實應深思。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