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走在我們的前面」

再不到兩週,臺大就要開學了。這個暑假幾乎等於沒休息到,8月29日受邀到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談課綱問題(史博講堂)。從去年7月19日在高雄哲學星期五演講,到史博講堂,剛好一年又一個月有餘。

在大學教書+研究,已經夠忙的了,若要再加做別的事情,就是要硬擠出時間來。為了反黒箱課綱,從去年一月下旬開始,我寫了很多文章,跑了很多地方演講。個人體力很差,寫文章也很慢(有人看我常貼文,大概會以為我寫很快,其實不然),結果就是超負荷,每一疲累,身體必出狀況。為此,婉拒了幾個單位的邀約,真的感到很抱歉,希望以後有機會彌補──但願不用再講課綱了。現在教育部亂解決一通,只能說:無語。

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講題是:「解嚴後臺灣歷史教育的轉型、頓挫與展望」。類似的內容在幾個地方講過,私衷希望能幫助聽眾從大脈絡來掌握臺灣歷史教育的問題,並了解黨國教育的影響──它型塑了1945後約三個世代受教育者的歷史觀和世界觀。重點提示:國中有『認識臺灣』課程在1997;高中臺灣史獨立成冊,在2006。各位朋友,在此之前的黨國教育,沒有臺灣歷史、沒有臺灣歷史、沒有臺灣歷史(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遍)。

各位朋友,1945到1997是52年,1945到2006是61年喔。國中有『認識臺灣』課程距離1987年解嚴,已經10年;高中臺灣史獨立成冊,距離解嚴已經19年。您說,臺灣歷史教育的轉型,快或慢?反方向來看,臺灣史獨立成冊,在高中占一個學期,距離今天不過9年!25歲以下的年輕人才讀得到囉。臺灣社會大眾普遍欠缺對臺灣歷史的系統性認知,不能不說事理之當然。

海德格說,過去走在我們的前面。臺灣的歷史常讓我深刻感受到這點。超過半世紀的黨國歷史教育,怎可能沒有影響?它的影響恐怕超乎我們的想像。今天橫在我們前面的是一個超大型的集體心靈/認知,那是個結構性生態,我們必須面對它,找到破解的方式。不然,只有等它bio-消解(自然消解),但我們可能就見不到島嶼天光了。

最後,別忘了,95暫綱(2006實施)很重要的改變還有取消三民主義,改上「公民與社會」,它和98(=99)課綱帶來了很多進步的新觀念,然後,您當然可能會問:那麼,一甲子的學生努力背三民主義,難道沒有影響嗎?Good question!

而這一切,卻被違調了。您說,我們社會是向前進,還是倒退嚕?

照片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李旭騏組長(左)介紹講者(右,本人)。

照片二至五:馬英九、吳思華、蔡英文、柯文哲讀的小學歷史課本目錄(選拍)。

(李盈佳同學 攝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