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愕、不捨、惋惜、傷痛、茫然……
驚愕、不捨、惋惜、傷痛、茫然……好像都無法充分形容此刻的心情。
9月13日我和張炎憲教授一起參加「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五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我們都擔任論文評論人,不同場。中午大家圍著長方桌吃便當時,我「大費周章」坐到張先生旁邊,原先我坐在另外一邊,椅子被牆卡住,無法移過來,炎憲先生特地拉一張椅子讓我坐他旁邊──就是有那麼一點默契,想坐一起吃飯。其實張先生私下不太講話,就是笑笑的。那天中午休息時間很短,這兩天一直在想我到底和他談了什麼,還真想不起來。
fb blog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致力於台灣史研究及其推廣,愛台語且關心其復振工作。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s://tmantu.wordpress.com
驚愕、不捨、惋惜、傷痛、茫然……
驚愕、不捨、惋惜、傷痛、茫然……好像都無法充分形容此刻的心情。
9月13日我和張炎憲教授一起參加「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五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我們都擔任論文評論人,不同場。中午大家圍著長方桌吃便當時,我「大費周章」坐到張先生旁邊,原先我坐在另外一邊,椅子被牆卡住,無法移過來,炎憲先生特地拉一張椅子讓我坐他旁邊──就是有那麼一點默契,想坐一起吃飯。其實張先生私下不太講話,就是笑笑的。那天中午休息時間很短,這兩天一直在想我到底和他談了什麼,還真想不起來。
悼念張炎憲教授(1947-2014)
悼念張炎憲教授(1947-2014)──我們敬愛的朋友、學長、老師、上司、熱心公共事務的知識分子。我們相信,二二八和白色恐怖受難者及其家屬,也將懷念最早聆聽紀錄他們心聲的您。
感謝您為臺灣歷史的轉型正義所做的一切努力和貢獻。美麗島等待您回來安息。
自由廣場 集會挺香港爭民主公民抗命運動
自由廣場 集會挺香港爭民主公民抗命運動
布條:「為了共同理想 我們始終並肩」
王丹和吾爾開希──距離六四,已經四分之一世紀了,民主之路真是難走。
香港加油!!


敬悼我們敬愛的曹老師(1920-2014)
敬悼我們敬愛的曹老師(1920-2014)。
晚上看報紙,幾家報導都提及曹老師主張的「臺灣島史」概念。以下是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內容,茲迻錄於此,供網友參考。
~~~~~~~~~~~~~~~~~
一九九○年,在一本性質上屬於同仁刊物的《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中,有一篇短短兩頁多一點的文章,篇名叫作〈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作者是曹永和,其實是訪問整理稿,當然內容貨真價實是曹永和先生的想法和主張。手冊上的第三條引文,是「臺灣島史」這個概念的重點,讓我們來看一下:
繼續閱讀分享文章:吳俊瑩,〈課綱修改真的只是藍綠惡鬥嗎?〉
「藍綠惡鬥」是當前的流行語,但是,它到底是個描述性語言,還是一個必須被分析的話語或話語術呢?很值得我們思考。至少,至少在高中歷史95暫綱和98課綱的議題上,若回歸歷史,並從解嚴後的時代脈絡來予以了解的話,顯然無法用「藍綠惡鬥」一語輕易帶過。這其間有歷史學社群的自主性,解嚴後「初轉型」的臺灣社會的自由開放氛圍,以及原體制勢力(政治的,學界的)的牽制,這在在需要我們放入視野中。
一個簡單的數目,供您參考:臺灣在1987年解嚴,要到1997年,十年後喔,國中才有『認識臺灣』課程,臺灣學生第一次在國中能夠學習自成一個單元的臺灣歷史。然後,要再九年喔,高中生才能學習一個學期獨立成冊的臺灣歷史。十年加九年,是十九年!在此之前,1999年的88課綱(第一次突破性的一綱多本),臺灣史放在中國史中教授。各位,那已經距離解嚴十二年了喔。也就是說,解嚴後十二年,我們的高中生在高中課程中,好不容易才能學到多一點點的臺灣歷史,不過,要記住,那是放在中國史脈絡中的臺灣歷史,分量占4/19(十九章中國史中的四章)。
繼續閱讀「《少年臺灣史》的繪圖與我的成長──繪者許書寧見面會暨原畫展出」
昨晚到水牛書店瑞安店參加「《少年臺灣史》的繪圖與我的成長──繪者許書寧見面會暨原畫展出」。許書寧老師一小時的演講,表達一流、內容豐富動人,真是很好的享受。
原本就說好我不上去講話的,最後因為一位來賓的提問,好像只有我能回答,只好離席站到前面,講得離離落落的,再度感到挫敗。我從進入學院工作以來,有三大怕,一怕上課,二怕演講,三就讓我暫時保密。以前每上完一次課,就覺得打了一場敗戰,感覺很挫折,現在好一點,但緊張如昔。演講更有心理障礙,事到臨頭常後悔當初為何要答應。
書寧老師很客氣,常當眾感謝我給她機會,其實她已經是很有成就的繪本畫家了,應該說她讓我的這本小書更具有藝術氣息才是。書寧老師年紀比我小很多,這本《少年臺灣史》很大成分是靠年輕世代的慷慨應援(ōen),如果沒有葉高華老師和黃清琦先生的地圖,以及許書寧老師的插畫,一定遜色不少。
回想起今年3月5日玉山社魏淑貞發行人、蔡明雲主編,以及許書寧老師來我家討論繪圖和編輯事務。當時我腳上石膏,無法出門,所以大家來我家。我跌倒導致右腳踝骨折在2月15日晚間,距離現在已經超過半年了,還不是完全復原。我腳上石膏無法獨力出門時,正是318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這可能是我有生以來,最深切感到心有餘、力卻嚴重不足的一段時日。
(照片提供:許書寧老師)




分享文章:臺灣與海洋亞洲 2014 08 05 臉書貼文
勞民傷財的馬政府!
勞民傷財的馬政府!
教育部長由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先生接任,我感受特深。「遙想」約五年九個月前,馬政府教育部長鄭瑞城先生將高中98歷史課綱毫無理由地「拉下來」,才有後來這一連串從「修訂」到「微調」的風波,鄭部長也是政大校長。不少關心歷史教育的學界人士認為「夭折」的98遠比後來的101優良,今年曝光的「微調」則是下棋下到棋盤外面的外面了,只能以「大暴走」形容之。這個過程不知花了我們人民多少力氣,也花了國家很多經費,然後鄭先生揮揮衣袖,不帶走他留下的麻煩,樂得輕鬆;君不聞,蔣偉寧先生還說辭職可放小暑假呢!那我們呢?暑假都沒辦法好好休息。只能說,當中華民國的政務官,真好、真涼。
說是花人民力氣,不是假的。一個政府操弄國家機器,由上而下亂改課綱,人民以非暴力方式,要試圖扭轉過來,非常困難,不只力量不對等,連媒體都不加青睞。各位朋友,您看看這幾年因為土地開發政策的問題,公民要花多少力氣來抵擋,而且通常白忙,一點效果也沒!
說花國家很多經費,也不是隨便講講。光是鄭部長「一個動作」拉下98課綱,隨之而來的「修訂」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那些會議的出席費、交通費和便當錢,還不是人民買單。去年年底大暴走的「微調」,那些開會的費用,難不成蔣偉寧先生買單?人民花錢來找自己麻煩,天下有此道理?還不要說,因為抗議,老師、教授、公民們犧牲的時間和精力呢。更不要說社會成本了,包括出版社忙不迭地重編教科書,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也得重來一遍。最糟糕的是,我們的學生將要花他們的青春學習外行人「違/危調」的臺灣歷史。不是說「青春無價」嗎?這筆帳要怎麼算?
為了反「微調」課綱,從今年一月起我幾乎每個月都在臉書貼文,其實在大學教書哪來「美國時間」?還不是硬擠出時間來。蔣部長,喔不,蔣前部長,我們也想放小暑假啊。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