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作者: 周婉窈 (第 93 / 121 頁)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致力於台灣史研究及其推廣,愛台語且關心其復振工作。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s://tmantu.wordpress.com

超級月亮

超級月亮

聞說要再18年才可能看到如今晚的超級月亮。
18年後,吾輩很多人(包括區區在下)可能已不在人間。
我不希望我的學生文謅謅地說「老師齎志以歿」,
我希望他們說:「老師,我們替您們看到了lín ē ǹg-bāng實現了。」
就像此刻,我多麼熱切希望此生能替老師看到他們的向望成真。
天/月娘可憐見,三代人的接力奮鬥。
雄雄想起泰雅族的射日傳說──三代人接力努力,終於射下太陽。

圖説:傍晚從臺大文學院出來,走在蒲葵道上,看到迎面而來的人拿著大相機在拍照,突然想起「超級月亮」,於是回頭拍了這張照片。

「征戰屬誰 追思.紀念台籍老兵」

感冒中,上星期六到高雄、星期天到台南。高雄當天來回,沒過夜,因為第二天要到國立臺灣文學館給演講,老習慣改不了,不管上課或演講都要準備到最後一刻,還是得回家才能查補資料。結果,當然感冒變嚴重了,但是很高興能完成這兩個行程,尤其是到旗津見證歷史的一刻。

11月5日(週六),在高雄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共同舉辦追思活動──「征戰屬誰 追思.紀念台籍老兵」。蔡英文總統親臨現場,致詞、獻花、揭幕,並參觀紀念館。如果您有在關心台籍老兵的議題,您應該可以了解總統出席追思會的意義,且可能會感到感動。終於有這麼一天!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蘇瑞鏘 2016 10 31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蘇瑞鏘 2016 10 31 臉書貼文

今日何日?今夕何夕?想必因人、人群而異。

如果您關心轉型正義,蘇瑞鏘老師的這篇論文很適合今天來讀。

戒嚴時期,軍事審判的結果須層層上呈軍事長官核定與覆議(核覆),最後一關是總統。五任總統的蔣介石,他的核覆權來自「陸海空軍審判法」/「軍事審判法」。

蘇文指出:1956年以前,陸海空軍審判法有關復議與復審的規定,並未授權軍事長官得以逕為變更原判決;1956年的「軍事審判法」133條更是規定:「核定判決時,如認判決不當或違背法令,應發交覆議,不得逕為變更原判決之核定;發交覆議,以一次為限。」(頁217、225)

也就是不能直接改刑期;發回覆議也只能一次。

但蔣介石怎麼做?他直接改刑期、直接寫處死!他發回「嚴為復審」的,不少案例變成死刑。有位台北師範學院(師大前身)學生陳正宸,原本判無罪,被蔣介石駁回四次,直到判處死刑為止。(頁227)

這若不是目無法紀、恣意妄為,又是什麼?不管改刑期、改人死刑,完全違法、完全違法、完全違法!

這些事情太少人知道。如果我們社會對此有普遍的認知,他的銅像還能矗立在我們的學校、公園等公共場域嗎?

文章連結:蘇瑞鏘 2016 10 31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試論檔案、檔案利用,以及學者的位置──寫給年輕的歷史人〉

分享文章:〈試論檔案、檔案利用,以及學者的位置──寫給年輕的歷史人〉

檔案開放對象,可以分「學者級」和「平民級」嗎?

因為偶然的機會,聽到「內部」消息:由於「臺灣史學者」的強烈異議,因此,某個正研擬中的「政治檔案法」草案版本區分學者和一般人,學者將享有超過一般人的權限。(本文貼出後,經另一位參與者指出,並非學者要求特殊待遇,謹此補記。草案之有此區分,可能是草擬方的權宜之計。)

不管是否草擬方為了解決檔案開放和個資保護的兩難,我雖也主張檔案要盡可能開放,但我不認為應該給學者特殊權限。按照國際上檔案開放利用的原則,檔案是不能區分閱覽者的,它若開放,就是必須對所有具有利用資格的民眾開放;如果檔案開放的對象不得不分類別(如政治案件之受害人/家屬vs.其他人),在同一類別中,也必須一律平等。

我知道,檔案開放必須在資料公開和保護個資之間取得平衡,這不是容易的事情,但若只為了權宜,而犧牲檔案開放的兩大原則之一的「無差別性」(另一原則是「可入手性」,詳拙文),我期期以為不可。這是不願面對困難而走捷徑,但願只是傳聞。

我的立場,簡單來說,就是:除了必要保護的個資之外,檔案盡量不遮掩,但我反對學者(或學術單位)擁有特殊權限。

請留意:不要說學生和中學老師不是學者,文史工作者、獨立研究者、作家、記者也都不是學者喔。機構中的學者擁有特殊權限,有學理根據嗎?是國際上的慣例嗎?還是根本無此例?

以下是今年四月我在部落格發表的「試論檔案、檔案利用,以及學者的位置──寫給年輕的歷史人」,文章很長,歡迎關心檔案開放和轉型正義的朋友點閱。

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16/04/16/file/

分享活動:Sisters演唱會

分享活動:Sisters演唱會

忍不住要來代為宣傳囉。

高慧君和兩位妹妹雅眉、蕾雅將在11/19舉辦Sisters演唱會。

高慧君是高一生的孫女,她的外祖父是汪清山。是因為這樣,我才特地想替她宣傳嗎?當然不能說沒有這層因素,但我看過她和妹妹蕾雅的表演,印象非常深刻。

高慧君在歌舞劇《我是油彩的化身》中飾演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前不久我和朋友去探望92歲的陳重光先生(陳澄波的長公子),提到高慧君,陳老先生很稱讚,說高慧君演得很好,而且裝扮起來很像他的母親。聽說,高慧君排演前都先哭一陣子,因為想到她的阿嬤(兩位阿嬤喔)。那齣戲,我坐在第二排,離舞台很近,很被高慧君的演出感動。

高蕾雅在原舞者的歌舞劇《迴夢Lalaksu》中飾演大姑高菊花,她的歌聲和容顏彷彿讓人看見年輕的高菊花──而今菊花阿姨已經離我們遠去。

我不是追星族,對高慧君沒有深入的認識,不過,就我耳目所及,她是很令人佩服的。記得有一年春天為了反美麗灣,原住民露宿凱道,高慧君也到場聲援,她和「鄒女」一起上台表演。我錄了一小部分,寄給她的伯父高英傑先生,說我看到您的姪女喔。

三姊妹也是為生病的父親而唱。記得2014年4月嘉義舉辦「鄒族原住民菁英受難六十週年紀念座談會暨音樂會」,慧君的爸爸也有來出席,那時候身體看起來還不錯,和我們拍了好幾張大合照。

總之,請大家參考囉。

活動連結:Sisters演唱會

讀新聞有感

讀新聞有感

先父周進國先生(1927-2005)是國小老師,我們小時候,他常被調來調去,有次調很遠。新校長到任,有老師寫黑函向校長檢舉家父朝會唱國歌時都不張口。

後來,可能因為家父還會辦事,獲得新校長的信任,就將黑函給他看。檢舉人住在同個宿舍區,是我們小孩碰到都要點頭致意的老師。

家父是中國青年黨黨員,這個1937年才由中國國民黨黨歌升格為「國歌」的歌,當然不是他樂意唱的。話說回來,家父之所以無法唱「國歌」,應該不是因為他是青年黨員,無法認同「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家父加入青年黨,和鄒族領袖高一生受難有直接的關係。聽聞高一生被處決,家父受到很大的衝擊,他自認為自己的思想不容於當局,為之惴惴不安。在這之前,他的一位好朋友呂秋鎮就被抓了,當時消息隔絕,親友以為他「被刑死」;其實被判刑,後出獄,但我父親終其一生,都無法/無由知道「實情」,以為他已過世。二二八發生時,家父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聽老人的話,逃到山區躲起來。家父對子女絕口不談二二八,在解嚴好幾年後才開始講一點。他說,二二八發生後,他覺得很沒出路,當時從竹崎到阿里山沿路都是謝雪紅的旗幟,他差一點加入共產黨。他的好友秋鎮君想必就加入了。

高一生在嘉南平原,是漢人知識青年都知曉的人物。他的被捕、被處決,造成的衝擊想必很大。就在這時候,我父親在報紙上看到一則中國青年黨徵黨員的消息,他想青年黨畢竟是合法政黨,入黨後說不定就有個「防空壕」可躲,於是就搭車到嘉義市,坐三輪車(不想讓人看到)按照地址去入黨。

我上網查了一下,那位校長在1966年到任。現在時間來到了2016,剛好半世紀後!而我們的國會還在檢查大法官被提名人是否有開口唱「黨歌.國歌」,讓人生出「今夕是何夕」之感。只能說,不正常的國家到底不正常。

附記:呂秋鎮先生,斗南石龜溪人,是家父臺灣省立臺南師範學校的同學。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今天參加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典藏的排灣族Aluvuan社(舊望嘉社)Djiluvuan(佳邏夫岸)頭目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2015年通過審查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定登錄為國寶。

為再現傳統精神,尊重部落文化,該館與望嘉部落決定共同攜手,為本件國寶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國寶結拜儀式,並委請文化部長與臺大教務長共同見證。

(以上根據邀請函/改期通知)。

~~~~~~~~~

這個儀式原預定於9月17日舉行,因颱風改為今天。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賴中強 2016 10 10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賴中強 2016 10 10 臉書貼文

在這個日子,我們沒忘記江國慶(1975─1997)。如果他有幸活著,今天剛滿41歲。

臺灣不是正常國家,作為島嶼的公民,我們必須「想在前頭」,為了我們的過去,也為了我們的子姪輩。這篇賴中強律師今早的臉書貼文,很值得一讀。

在許多地方下大雨中,我們祈求上天能保守這個多災多難的島嶼。

文章連結:賴中強 2016 10 10 臉書貼文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