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時事 (第 8 / 38 頁)

變色龍黃國昌versus始終愛台灣的三一八眾戰友

變色龍黃國昌versus始終愛台灣的三一八眾戰友(文稍長)

524晚上在青島東路的主台,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理監事一起上台講話,我是理事,也一起上台,在吳介民老師之後講話。我和吳老師說,我們第一次同時先後上台講話,是為了救援鍾鼎邦,在凱道,他也記得,已經是12年前(2012)的事情了。我想很多年輕人大概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案件吧?

我列印了一張照片帶上台(5/23臉書的那張照片),主要想說明三一八很多戰友是521幕後要角,而2014年的三一八是從2013年六月下旬開始的一系列活動起來的,當時幾乎沒有人理會。(短講影片連結在留言欄一)我一直想寫「三一八前史」,但還找不到整段的時間。總之,長話短說,我想表達的是:雖然黃國昌背叛了三一八,但三一八的眾多戰友並沒有,大家不要只看到「背骨仔」,而沒看到許許多多沒有忘記初衷的有志。

當然台灣社會變色龍特多,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和我同世代的人大概都見證了陳文茜從「民進黨是她的文宣部」變到今天的情況吧。我初次見到她時,她才剛從法律系畢業,綁著兩條辮子,雙頰有不少青春痘的疤痕。如果你知道我是在周清玉競選辦公室看到她的,那是1980年秋天!你就能了解我對這種「巨變」的感受比很多人深。一路走來,實在看太多變節、變來變去的風向雞和變色龍。我常想,做台灣人很辛苦,其中一個苦就是常被背叛,被自己的人背叛,那種苦真的很苦。那個人說「我們中國人[如何如何」……」,不會是最後一次;只是有那樣高度的人,講的話也夠令人傷心的。

半個世紀以來(以我自身為例),我們就是這樣不斷被背叛,被自己人傷心,一路走過來。那為何還能繼續打拼、繼續努力?就是因為還有更多的人,沒有忘記初衷,他們是我524還站到青島東路主台,以及濟南路講台的力量。這十年來,濟濟前輩其實已經陸續懷抱著無法實現的向望,離開人世。他們很多都是「民間」人士,社會沒有人知道他們,即使是一生奉獻給黨外運動的有名學者也都被社會遺忘了。但作為台灣歷史研究者,讓社會記住他們,是我的責任。

以近的來說,三一八才十年前,其實很多人都已不復記憶。521中午,我到青島東路短暫停留,我看到台上的賴中強律師、孫友聯先生、徐偉群老師、李明哲先生,以及Echo(林仁惠),非常非常感動。雖然當天我沒遇到我的學生周馥儀,但她一直是這次抗議行動幕後的工作者。她是三一八進駐立法院的九人小組的成員。是的,三一八沒有背叛台灣社會,是黃國昌背叛三一八和台灣。

最近學生知道以前黃國昌很恭敬地稱我「周老師」,都嘖嘖稱奇。其實黃國昌不是三一八才參與,他在2012年反媒體壟斷運動時就是「主役」,他的表現很讓人讚賞。我無意分析他,最近已經有不少文章在講他。我想他是戰後黨國教育的一個類型,我在2014年的《少年台灣史》這樣寫道:

將來你們若進一步去了解2000年以來的歷史,應該也會感到困惑:為什麼有那麼多有名的人變來變去?這和黨國教育脫不了關係。黨國教育灌輸一套特定的意識型態,注重作文──也就是做文字功夫,以虛為實,以假作真,只求符合「題意」(反共必成、領袖英明等),而升學靠考試,於是形成一 個篩選會背誦、會作文的輸送帶。另外,教育現場充滿虛假風氣,等於教導學生作假、說謊才是成功之道。一元化的教育讓成績好的人,從小出慣風頭,自我很大,也很自戀。因此,我們會看到很多戒嚴時期養成的菁英,沒有中心思想,沒有原則,不擇手段只求個人的聲名和利益;有人永遠搶鎂光燈,不管舞臺背後的老闆是誰,有名有利就好。雖然還是有不少人格者(臺語,讓人打從心底尊敬的人),但是變色龍更多。那是畸形教育的結果,你們必須了解源由,才能不被他們所迷惑──用流行而有學問的話來說,才能「除魅」呢。

~~~~引文結束~~~~~~

我不是先知,這是長期的觀察所得。

最後,我仍要說,非常多的前輩將一生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台灣,他們從來沒有忘記初衷,他們是我的榜樣、我的典範,是我每天睜開眼睛就是想為台灣做一點事的動力的來源。

照片:感謝翠友提供

這週五5/24請來立法院周邊吧!決戰時刻已經到來?長期抗戰勢在必行!!

這週五5/24請來立法院周邊吧!決戰時刻已經到來?長期抗戰勢在必行!!

5/21中午和晚上我到立法院外參加抗議集會,一直到快十二點立法院散會才離開。

明天立法院要開院會,中國國民黨(請記得用它的全名)+民眾黨(這個歷史的山寨黨,就不要加台灣)又要輾壓通過消滅台灣的法案,他們過半了,予咱看著野蠻的囂俳,咱就予in看著台灣人的硬氣/意志!

陳怡凱律師指出:「這些法案通過之後,保證可以把臺灣民主的根基挖空,讓臺灣人在自己的故鄉變成徹底的被殖民者,怎麼投票都永無翻身之日。」(〈司法權的極限〉,見留言欄一)台灣的香港化指日可待。

那個曾經恭敬叫我「周老師」的黃國昌徹底變了,但十年前三一八不少核心成員,521都站在青島東路的講台上(賴中強律師、孫友聯先生、徐偉群老師等人,還有在台下顧前顧後的周馥儀等「年輕人」),他們沒變,只是老了不少。莫忘初衷非常困難,我一路走來,看到不少人「變心」,但也看到很多人為台灣犧牲的心志始終如一。

讓我們再度一起守護台灣──我們唯一的家鄉也是國家。國家喔,它必須和中華民國徹底離緣(台語)才能保平安,希望三一八很多人沒醒悟的,這次能醒悟。「天然台」一定要變成真正的「天然獨」。如果台灣的民主就是中國黨和台灣黨輪替,哪一天就輪替到台灣無去(台語)。

一個運動的起來,很少憑空出現。2014的三一八,若沒有2013很多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出現的。這是三一八前一年好幾個非常非常「寂寥」的記者會之一,幾乎沒什麼記者來。(周婉窈拍攝,2013/7/9)

蛤,5/9郭位要來台大演講?!管中閔時取消演講,陳文章補邀?Why?(圖文一符一不符)

蛤,5/9郭位要來台大演講?!管中閔時取消演講,陳文章補邀?Why?(圖文一符一不符)

香港的事情很多人都忘記了,誰還記得林鄭月娥──那個在香港毫無stake的特首。誰還記得郭位?那個當學生、年輕人以肉身衝在前面,擋子彈,吸催淚瓦斯的時候,作為校長的他卻躲藏起來,躲得很緊,然後現在要來台大演講,台大的廣告詞這樣寫:

郭位教授於2008至2023年間擔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並蒙校董會破例頒授名譽退休校長。……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頒發2022年管理獎章。

哇,還蒙破例榮獲名譽退休校長耶!!這都在反送中運動之後,中國國安法從天而降毀滅掉香港之後。

才五年不到的事情,台灣社會應該都已忘光光,陳文章校長是知道還是不知道?我們不清楚。阿,原諒他人文認識可能不夠,很會募款就是。

替大家複習一下:

2019年10月18日晚間7時舉辦「我的學思歷程系列演講」,預定由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主講,管中閔擔任主持人,結果管中閔表示決定取消。據報載:有人在網路號召說,郭校長是位傑出的科學家,更是對教育充滿熱誠與實踐力的教育家,同學們不要錯過可以向郭校長請益的機會,相揪一起參加吧。 有網友將這些話進一步闡述:「台灣會有人抗議他(郭位)的核電立場,香港會有人質疑他在運動期間完全不顧學生。這一場的保全哥哥,恐怕你們要很辛苦了!」管中閔表示是本人太忙主動提出不克前來,與台大無關。

現在還會有人相揪一起向名譽校長郭位請益嗎?

阿,沒吃過催淚瓦斯的林青霞繼續緬懷自己曾有過的風華(電影中演俠女不過就是電影),在香港沒有stake的林鄭月娥下台後還不是一家親愛和樂毫無損失?香港城市大學學生已經在必修愛「國」主義和國安課程,曾經被杯葛不敢到台大演講的郭位,還不是來了?!阿,問世間義是何物?為何直以生死相許?

Murmur:郭位家在美國,如果我們稱他「中國華僑郭位」,是不是大家就懂得了?台灣、香港與美國,都是僑居地──「他們是高階的,他們所在的地方沒有認同的價值。」

圖一 擷取自立法委員吳思瑤2019/11/14臉書貼文
圖二 一期一會的貓咪(2014/10/25 真理大學姑娘樓附近)

烏克蘭224國難/台灣228國殤遊行

烏克蘭224國難/台灣228國殤遊行

兩年前的今天,烏克蘭遭受俄羅斯侵略,至今抵抗戰爭仍未結束。

下午先到國際書展參加與高英傑老師的對談(我談高一生獄中家書),之後到行政院前面參加「228.0 誠實的歷史,健康的國家—228 七十七周年紀念行動」,這是我的短講內容,敬請參考:

各位前輩、有志、青年朋友:

今年是二二八 七十七周年紀念日,我認為現此時上重要的兩項工課就是,第一搶救歷史記持,第二發揚抵抗精神。

二二八第一遍民間勇敢公開紀念是四十周年的時,1987年二月,鄭南榕佮林宗正牧師𤆬領的台南二二八遊行,就是上重要的開始。由彼當時到今仔三十七冬,袂當紀念佮會當紀念,差不多欲平長,毋過,社會,尤其少年人對二二八越來越無感覺,甚至完全無認捌,這是咱真大的危機。因為沒歷史記持,就袂會當成做一個民族國家的準國民,無準國民就無國民國家,台灣就會繼續干單是一個地區/地域的名稱,無法度成作一個真正的國家。

今仔日是224,是烏克蘭受俄羅斯侵略的日子,戰爭已經滿二年,犧牲真大,毋過,就蓋成烏克蘭國歌講的,「烏克蘭猶原佇人間」,想起來予人心會痛會驚,烏克蘭的國民勇敢起來抵抗俄羅斯的侵略,若換作咱台灣,咱會仝款勇敢起來抵抗無?台灣佇歷史上,對外來政權的統治或者是侵略,一直攏有抵抗,但是咱的歷史教育基本上無佇咧教抵抗,這嘛是咱真大的危機。77冬前佇二二八,咱嘛有激烈的抵抗,比如:二七部隊、水上機場事件、虎尾機場戰役、斗六街內的戰役,以及北港自治聯軍古坑崁腳罹難事件等等。歷史上有抵抗,但是無人知影有抵抗,按呢,受侵略的時,人民敢會起來抵抗?

搶救歷史的記持、發揚抵抗的精神,是二二八七十七周年予人的工課,各位有志,咱作伙拍拚!!.

照片一:戰車上,右:林宗正牧師,左:周婉窈;前面中間拉布條:潘信行先生/嘉義二二八受難者潘木枝醫師的七子(翁麗淑老師拍攝/提供)

照片二:短講中(邱萬興先生拍攝/提供)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