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白色恐怖 (第 5 / 14 頁)

在歷史現場,全民的「無知/不知」影響深遠;紐約時報1970/4/25刺蔣頭版報導(附中譯)已收入部落格,歡迎點閱

在歷史現場,全民的「無知/不知」影響深遠;紐約時報1970/4/25刺蔣頭版報導(附中譯)已收入部落格,歡迎點閱

中文是馮賢賢女士翻譯的,承蒙她抽空為部落格作校訂,謹此致上謝意。連結放第一則留言欄(臉書潛規則?)

1970年4月24日黃文雄在紐約廣場飯店旋轉門口刺殺蔣經國未遂,震驚國際──但是台灣幾乎等同封鎖消息,報紙有小篇幅報導,但讀高中的我完全不知道有此事,也沒聽老輩人在議論;讀報成性的陳弱水知道此事,但也沒聽到任何人提這件事。白恐時期台灣等同絕緣體,社會的肅殺氣氛讓這樣大條的代誌「自動」變小變無。1970年代其實是很閉塞恐怖的──當然對服膺/協力黨國統治的同年齡層的人,空氣吸起來可都是甜的。1974年秋天我進到台大,前一年發生哲學系事件,而且延續三年(1973-1975),但在文學院上課的我,完全「無知」。你想如果現在,台大接連解聘一個系13位教師(含前系主任),你會不知道嗎?它的後果到今天都還看得到──如果你不是「維持現狀」派的話,如果你覺得人世除了「實然」,還有「應然」這個層次的問題的話。

繼續閱讀

雨夜呢喃

雨夜呢喃

不斷被出賣敢是台灣人的宿命?
借問:人間果真有公道與正義?
七十六年只換來志士凋零殆盡
那些血、那些犧牲、那些向望
注定要被勢力/利者無情來遺忘
當最後的黨外人士都不在人世
這一切就會消失得比煙都不如
只有黨外囝仔還在毋甘願
毋甘願濟濟志士被處決被坐牢
在黨外奮鬥的,在海外建國的
就這樣消失在島嶼的記憶中
轉型正義不過就是一場幻夢
倒不如到戲劇裡去尋求演義

湯守仁與監控的距離

湯守仁與監控的距離

湯守仁可能永遠不知道他被如此近距離監控

早上看到有臉書轉貼去年此日我寫的湯守仁貼文,重看一遍,想說知道他的人應該還是不多,尤其他被監控的情況,決定再貼一次,也算是對湯守仁的一個小小的紀念。

不敢勞煩已經看過的臉友再讀,不過,作為台灣史工作者,真的很希望能多幾位國人知道湯守仁及其際遇,能多幾位就算幾位──作台灣史ê老師實在真害。

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初(國)高中是特務和監控者的最佳去路之一。想想不寒而慄。大家可以看一下此則貼文下面的留言。

繼續閱讀

Bô bē-kì-tit

Bô bē-kì-tit

沒有忘記,四月仍然是歷史上的死亡月份。

4月4日 張七郎父子三人遭殺害

4月6日 四六事件,雖無人死亡,卻是後來白恐的先聲

4月7日 鄭南榕自焚

4月17日 湯守仁、高一生、汪清山、方義仲、林瑞昌、高澤照遭處決

今年4月2日台鐵車禍死亡49人,性質不同,也將是我們集體的傷慟記憶。

很想整理湯守仁關於原住民歷史處境的思考,但一直抽不出時間,每天早上醒來就是做不完的工作,以及不斷插進來的事情。希望今年過後可以有時間整理。

在此將高一生最後一封給家人的信的中譯謄錄於此。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陳彥斌 2021 04 16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陳彥斌 2021 04 16 臉書貼文

哀悼楊翠華女士(1937-2020?)

今早看陳彥斌先生的臉書,驚知楊翠華女士過世的消息,很難過。隨即收到友人來訊說,楊女士去年年底就已過世,但家人很低調,沒對外公開。

我最近一次和楊女士聯絡,竟然已經是前年春天的事了。當時台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舉辦「重返臺大哲學系事件座談會」(2019/3/27),我打電話邀請她來參加,但楊女士身體不好,無法與會。

楊翠華是誰?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她是楊斐華的姐姐。楊斐華是誰?我相信也很少人知道。她們是楊克煌的女兒。楊克煌又是誰?一連串「又是誰?」。我們的歷史太多我們不知道的「誰是誰?」。

繼續閱讀

早安,Formosa!

早安,Formosa!

昨晚深夜朋友傳來這個活動的消息,希望我能「招」同學去參加。

這個講者的組合實在太難得了,若非我今天自己有演講+工作,也很想去參加。

歡迎下午有空而想過個有意義的半天的朋友,報名參加喔。

贈品是三宅清子手繪觀音杯墊,是我很喜歡的杯墊之一;另外的有機會再介紹。

在我人生路上,我相信聞聲救難、一心一意想救人的人會現觀音像。

▌《歷史的行動者:民主台灣的胎藏與誕生》講座

時間|2021年4月10日(六), 14:00 ~ 1600
主持|
陳世宏(戰後台灣政治史學者)   
林瓊華(臺北藝術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講者|
田孟淑(人道診所田媽媽)   
陳中統(政治受難者前輩)   
謝秀美(人道救援者)   
呂 昱(政治受難者前輩)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 人權學習中心一樓
報名 👉https://reurl.cc/DvexAR
📣系列講座需事先報名 https://reurl.cc/DvexAR, 報名並全程參加者即贈三宅清子手繪觀音杯墊!
(很抱歉,好像無法直接分享國家人權博物館的貼文)

分享文章:洪嘉翎,〈平行的悲劇,交錯的結局──崔鍾吉VS.陳文成〉

分享文章:洪嘉翎,〈平行的悲劇,交錯的結局──崔鍾吉VS.陳文成〉

早安,Formosa!

這是10年前修過我的課的洪嘉翎同學一早寄來的連結,她是這篇文章的作者。

非常值得一讀。讓我們花點週末的時間,認識一位被國家暴力奪去生命的首爾大學教授崔鍾吉先生,並了解韓國政府如何面對這個事件。

從崔教授1973年罹難到2004年首爾大學「崔鍾吉廳」和紀念碑文落成,共31年。反觀陳文成事件,今年是第40年……。

文章連結:洪嘉翎,〈平行的悲劇,交錯的結局──崔鍾吉VS.陳文成〉

今天是二二八紀念日

今天是二二八紀念日

34年前,在二二八40周年,一群勇敢的台灣人,志士和小民,一起突破超級大的政治禁忌,走出來舉辦/參與紀念行動。

34年後,這件事還是很讓我震驚。今天想想,二二八30周年是1977,那時候氣氛非常肅殺,前一年秋天白雅燦被捕,那一年11月發生中壢事件。我揣想,1977年要舉辦二二八30周年紀念活動,應該不可能吧?之後,1979年1月22日黨外人士集結在高雄橋頭遊行──戒嚴以來第一次政治遊行,參與者抱著被抓的覺悟。然後,當年12月10日爆發美麗島事件,第二年228當天林家嬤孫遇難,再一年7月3日陳文成被發現陳屍台大校園……

繼續閱讀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