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轉型正義 (第 12 / 17 頁)

分享文章:陳弱水 2019 10 10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陳弱水 2019 10 10 臉書貼文

「不知有殷」的世代,正是現在掌控台灣文化、學術與傳媒的世代吧?

殷海光被噤聲了30年,前10年是他人生最後階段,後20年黨國封殺他的話語。

請不要說,台大從來學術就是自由的,思想就是自由的。在台灣最黑暗的數十年,台大扮演怎樣的角色呢?請別告訴我,台大「自古以來」就是那麼偉大地大學自主。

人世很難的地方在於,當一小部分自由派被噤聲時,不光只是這些聲音聽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另外的大聲浪,排山倒海、包山包海,直灌你的心腦。然後,這樣一路養成的菁英,現在在主導台灣社會!

當你聽不到陳澄波、聽不到高一生時,你聽到什麼?這才是問題。

文章連結:陳弱水 2019 10 10 臉書貼文

林懷民的父親是誰?嘉南平原的人如何評價他?

林懷民的父親是誰?嘉南平原的人如何評價他?

歷史很難。

民間的看法,終究將隨著老一輩人過世而消失,然後,掌握話語權的人依然左右我們的視聽。只能說:歷史很難!

有「史失求諸野」這回事嗎?嗚呼。

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19/09/11/陳重光先生訪談:關於林金生的印象/?fbclid=IwAR0rqQVDfc_5pcSIUcEVum3fTubJ3z4XE-t_2VNHm-bAeun0KgK3iBcZq90

分享文章: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9 08 15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9 08 15 臉書貼文

對於線民檔案,相對於溫柔的師母,李喬老師則十分支持公開「線民」的身份,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也要為自己負責。」

影片中的李喬老師,是我認識的文學家李喬。他曾打電話來,要我寫「台灣人精神史」,我敬謝不敏──但李喬老師沒聽我在那邊客氣「敬謝」什麼的,就直接掛電話,哈哈。

我知道他的台灣人精神史一定要將協力者、抓耙仔都寫進去的,那才真實。

文章連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9 08 15 臉書貼文

參與「原音重現:話臺灣原住民歷史記憶」活動及其他

參與「原音重現:話臺灣原住民歷史記憶」活動及其他

昨天8月1日是原住民族日,出席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的「原音重現:話臺灣原住民歷史記憶」活動,聆聽達少.瓦旦先生的「泰雅古調吟唱:向白色恐怖受難者致意」,以及壓軸的「高一生創作歌曲表演」,由高英傑、杜銘哲、莊莫俄三位先生演出,最後以杜銘哲的歌曲〈我夢見你了〉作結,很感動,是具有歷史意涵的音樂饗宴。

繼續閱讀

文章真的很長,歹勢

文章真的很長,歹勢

為了寫一本小書,「自囚」五週,幾乎足不出戶(除了去探望黃華前輩、開個會、帶學生校外參訪外),突然發現今天是解嚴32周年,好像不能不有所紀念。臨時決定將書稿的一部分稍加刪減,放到這裡。還沒好好修改,可能還有不少錯誤,敬請指正。

補記:由於昨晚貼出前,覺得已經4千多字了,於是民主化的部分,刪掉細節,以後有機會再補上。

如果您想分享,請用臉書「分享」功能,請不要直接複製貼出,因為內容還在修改中,若有錯誤,希望不會「永遠」留在您的臉書,拜託了,多謝!!

~~~~~~~~~~~~~~~~~~~~~~~~~~~~

當代人未必了解當代歷史。如果你聽到「1987年解嚴以後,臺灣就自由民主化了」,你會有何反應呢?聽起來很對啊,臺灣因為被戒嚴,失去自由與民主,解除戒嚴(解嚴)後,當然就有自由與民主了。實際上不是這樣,解嚴之後,還要經過五年激烈的政治/社會運動的衝撞,靠很多人的犧牲和奮鬥,臺灣才在1992年走向自由民主化之路。「1992」是關鍵年份,很多真正的變化都發生在這一年。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風傳媒 2019 07 02 專文

分享文章:風傳媒 2019 07 02 專文

38年前的今天,陳文成被發現躺在台大研究圖書館的草坪上,已失去生命。到底我們應該在7月2日或7月3日紀念他,無法確定。

昨天晚上,預定在陳文成紀念廣場舉辦紀念晚會,因為下大雨,改到旁邊的一活103室,真的就在旁邊,以前在室外舉辦時,很多人也就坐在那個房間外面的階梯上。

這是從2011年陳文成殉難30周年開始舉辦的,已經是個「傳統」了。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台大法律系系學會 2019 06 05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台大法律系系學會 2019 06 05 臉書貼文

端午節前的歷史小漫步,不要錯過喔。

引文:

自由、法治、人權,這些成就從不可能一蹴可幾,而是前人葬送了無限青春甚至生命,用血淚換取的、得來不易的珍貴價值,而除了記憶、感激,我們更要進一步思考,在這個眾聲喧嘩,不同聲音卻逐步激化對立的年代,我們能夠做什麼?又應該做什麼呢?

文章連結:台大法律系系學會 2019 06 05 臉書貼文

分享影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9 05 28 影片

分享影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9 05 28 影片

「安苑專案」聽起來,是不是很像大安區的房地產廣告呢?影片裡頭確實有提到房屋買賣喔。

今天才和一位台大歷史系大四同學提起,當年我們唸書時,有時候和同學談到什麼事情,回到宿舍,很後悔,睡不著,擔心會被舉發。深層來看,人與人之間無法真正信任,是被扭曲的島嶼的日常扭曲。

我的時代是七〇年代,校園監控是否比八〇年代更嚴密呢?

謝穎青:「你不讓我當眾說,我就寫傳單。我直接上到教室樓頂,然後往底下一灑。大家一看到傳單下來以後,閃啊!沒有人敢撿啊!所以你說這是不是叫自我審查?沒有,是已經自我閹割了。」

林國明:「那些你視為很自然的權利,是什麼樣子被爭取來的?」

楊碧川:「這個政府,它害怕被推翻嘛,所以它必需用恐怖手段,嚇我是沒什麼了不起,它最主要讓旁邊的人嚇壞。」

謝穎青:「在調查局的報告裡面,是這樣寫的:台大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學府,如果台大的自由學風繼續蔓延下去的話,會危及中華民國的生存。」

影片連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9 05 28 影片

分享文章:〈死亡的月份過了嗎?……以及一些思絮〉

分享文章:〈死亡的月份過了嗎?……以及一些思絮〉

Bô bē-kì-tit。

今天(5/28)是陳智雄先生(1916/2/18-1963/5/28)被處決的日子。

沒有忘記。

後天(5/30)是泰源事件鄭金河、陳良、詹天增、江炳興、謝東榮五烈士被槍決的日子。

Mā bô bē-kì-tit,也沒有忘記。

謹重貼五年前寫的這篇文章紀念島嶼的前輩們。

(文章有點長,看過的朋友不敢勞煩再次過目。)

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14/07/09/死亡的月份過了嗎?以及一些思絮/?fbclid=IwAR1y_b9e8bt-73tisJ1FoFvBhsnkGW71Ew4CzeNOibIREbXgQvOb0aCtW54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