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黨外運動 (第 3 / 9 頁)

歷史上的今天 曾經像北韓的台灣 你以為這些都沒有後效?

歷史上的今天 曾經像北韓的台灣 你以為這些都沒有後效?

午安,Formosa!

是哪位哲學家說過?:「過去走在我們前面」,這不是講時間的先後──那還用說嗎?而是揭示:過去很多事情在在影響今天,也是阻擾我們向一個光明、正義的時代前進的力量。

當時跪在地上的人,今何在?如果當年臺北市士東國小各年級都出動(好像如此),那麼現在約42至47歲。合理推測,他們當中有人變成本土派,有人變成藍白紅支持者,比例如何,就是個問題。只是沒有人要去研究吧?(根據士東國小校友張烽益先生的見證,蔣介石過世時,士東國小學生全體去跪。兩蔣耶,你說影響大不大?見留言欄3

繼續閱讀

今天是鄭南榕75歲冥誕 不要忘記小國小民是好國好民的向望

今天是鄭南榕75歲冥誕 不要忘記小國小民是好國好民的向望

M̄-thang bē-kì-tit!

鄭南榕的生年很容易記,因為他生在二二八發生的那一年的九月十二日。雖然他生的時候,三月已經做過大洪/紅水,清鄉結束於五月中,但生在這一年給他很大的衝擊。他在生平第一份履歷上說:「我出生在二二八事件那一年,那件事帶給我終生的困擾。」

鄭南榕的父親是福建人,母親是基隆人,在省籍分類上,他是「外省人」,外省囝仔。請了解:從戰後到1992年,本省人和外省人之分是制度性的,如果你認為今天講本省外省會撕裂族群,你知道省籍「制度化」會造成多巨大的撕裂?但,我們的Nylon在二二八的受難和血淚中選擇認同台灣。

繼續閱讀

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

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

彭明敏教授於今年4月8日過世,明天(8/15)是彭明敏教授百歲生日,今天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在台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舉辦「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

在蔡英文總統頒發褒揚令和致詞之後,紀念禮拜以福爾摩沙合唱團演唱《阿爸的心肝寶貝》開始,將會場帶入深沈的人父的抉擇、愛與哀傷中。詩歌、合唱、獻唱,都非常高尚優美,讓我感覺為何我們台灣美好、能提升人心的東西都是「局限一隅」,而廣大的民眾整天觀看的卻是無以名之的電視節目。只能說,我和幾位朋友向望的台灣文藝復興,是條漫漫長路。

黃春生牧師帶領的啟應文,將戰後兩代人的受難和抵抗的歷史鮮明地帶到眼前。盧俊義牧師以「佇耶穌裡無法隔離的愛」的講道,非常能打動人心。我想起張炎憲先生的追思禮拜也是由他講道。盧牧師的台語和講道內容很具吸引力,之前他在東門教會當牧師時,我去聽了幾次,很慶幸自己有機會聽到他退休前的講道。

彭明敏教授的歷史評價,我相信將來會比目前一般人認為的高。那也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感謝楊黃美幸女士、黃春生牧師相繼邀請我和陳弱水一起參加紀念禮拜。

照片1 「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手冊
照片2 紀念禮拜會場布置
照片3 福爾摩沙合唱團
照片4 楊呈偉、森下迪娜夫婦獻唱
照片5 盧俊義牧師講道

黃文雄先生舊文重刊,內有非常珍貴的歷史照片,猜猜誰來合影?

黃文雄先生舊文重刊,內有非常珍貴的歷史照片,猜猜誰來合影?

四二四事件主角Peter/黃文雄先生,是思想型的行動者,過去寫了不少文章,暑假之初我這邊又整理了六篇文章放到「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

內中有非常珍貴的歷史照片,猜猜是誰和誰合影?保證你會嚇一跳。你能想像在我們的北海岸,Imagined Communities的作者、一位曾經隱名埋姓1/4世紀的刺客、一位青年導師,在夕照中留下歷史的剎那嗎?還有那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人類學老師,猜猜是誰?不暴雷,您們自己看囉。還有,黃文雄「足少年」的英姿……

這六篇文章有三篇是回憶/悼念文:

〈千里人權一線牽──悼念民主人權的拓荒者江鵬堅〉

〈沒寫完也寫不完的懷念──記Benedict Anderson〉

〈講阮小妹晴美──黃文雄訪談手稿〉(台文版)

一篇書序:

〈一個台灣受益者的見證〉,《偽造者》一書的推薦序。

一篇2003年「刺蔣」回憶與分析長文:

〈四二四刺蔣事件的回顧與反思〉

最後是〈蔣經國與蔣經國現象〉,其實是上一篇的附錄,但它完全可以獨立出來,19年後仍然是「醒腦」之作。

「臺灣與海洋亞洲」的連結放留言欄,打開即可連續看到這六篇文章。

照片是今年2月11日我和陳弱水陪Peter到青年公園散步時拍的。

第二張最反諷:年邁的刺客走向獨裁者蔣介石騎馬銅像,30年的自由民主化(1992─2022)就只走到這裡?!

懷念林瑞明學長 記二、三小事

懷念林瑞明學長 記二、三小事

今天是林瑞明教授(1950/7/1-1918/11/26)72歲冥誕,臉書早幾天就來提醒,但人世有比AI更不可思議的地方,其實冥冥之中感覺被以不同方式提醒。

首先,6月16日去看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就看到照片中有林瑞明,也提到他的名字。臉盲如我,卻一看就認出來,因為我在台大讀大學部時就認識他。為何會認識?雖然都是歷史系,但以前大學部學生要認識碩士班研究生,機會渺茫,過去也沒有今天的助教制度。今早想起來,應該是因為學生刊物《大學新聞》。我在大一就加入大學新聞社,年級小,就是做些「小妹」的工作,例如送審稿到行政大樓、到印刷廠校對、整稿等。記得有次大學新聞社舉辦和台灣文學有關的演講,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吳濁流先生,他站起來痛罵「拍馬屁文學」的樣子,印象深刻極了。如果沒記錯,那次活動好像是林瑞明負責的,我是否有參與整稿,記不得了(須查考)。當時台大,用現在的話來說,學生中「台派」非常少,屈指可指,感覺很孤單,可能因此「同路人」之間格外親近。

繼續閱讀

五一九紀念日,親愛的黨外弟兄姊妹,毋通失志,繼續走咱彎曲寂寞的路

五一九紀念日,親愛的黨外弟兄姊妹,毋通失志,繼續走咱彎曲寂寞的路

最近心情很低落,我想如果你和我「同心」,都有台灣心,那麼,你就不用問我為什麼。

在今天這個日子,遙想兩次五一九綠色行動,當時很慘烈,如果島嶼有青史,可能就要用壯烈來形容了。阿,濟濟黨外同志,誰能不懷念鄭南榕和我們最土親人親的詹益樺弟兄呢?

謹以鄭欽仁教授抄錄的賴和的一首漢詩,作為五一九的小小紀念:

「旗中黃虎尚如生,國建共和怎不成。天與台灣原獨立,我疑記載欠分明。」

歷史上的今天:小林正成的傳奇義行,以及救援謝聰敏始末(文長,抱歉)

歷史上的今天:小林正成的傳奇義行,以及救援謝聰敏始末

51年前的今天5月9日,台灣發生一件很特別的事,內容足以寫成一部扶桑劍俠記。但國人很少人知道──我們這幾個受黨國教育的世代不可能知道,有讀台灣史的年輕人也不可能在教科書簡略的台灣史中讀到。阿,那些二二八與白恐遺書,神鬼同哭,哪天才可能成為島嶼少年的讀物?

小林正成(1933-;照片1),日本人,出身小康家庭,從事鍍金業。因緣際會隨著在新竹出生的日本人的旅行團來台灣,認識新竹香山的朱錦碌,朱錦碌向小林提到鄭欽仁在日本留學,請小林幫忙照顧。小林回日本打電話給鄭欽仁,兩人因而認識。小林常找鄭欽仁出去走走,鄭欽仁因此常到小林家,由於語言的關係,兩人一開始溝通不容易,後來鄭欽仁日文口語變好,不止熟悉日本人的家庭生活和文化,也瞭解到小林是位個性豪放,很有浪人氣息的人。鄭欽仁曾提起和小林一起坐船去海釣,風浪大得不得了,船晃得很厲害,他頭昏腦脹,小林則手持釣竿挺立船頭,不動如山。

繼續閱讀

四二四 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

四二四 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

52年前的今天,1970年4月24日黃文雄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 Hotel)行刺蔣經國,沒打中,被警察壓在地上時,喊道:「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

如果將來台灣能擺脫中華民國這個殼,那麼,這句話將永垂台灣歷史,永遠激勵島嶼的子子孫孫,挺直作人,不要作奴隸,不要接受任何形式的殖民統治。

繼續閱讀

敬悼彭明敏先生

敬悼彭明敏先生

彭明敏(1923-2022)先生過世了,很難過,不是因為有何私人接觸(緣淺,只見過一次),而是因為在戰後台灣史上,對黨外濟濟支持者而言,他是個巨大的象徵,他的離開,代表一個時代真的過去了。

昨天是鄭南榕自焚33周年紀念,我沒有忘記,只是不想在眾多人歌頌「自由」的熱度上加上什麼的。三年前台大研協會舉辦鄭南榕紀念活動,在日本「櫻人劇團」演出之後,有短講,我受邀講話。會後,蔡易達先生告訴我,所有人的短講都只提「100%自由」,只有我有提鄭南榕主張台灣獨立。我強調言論自由和台灣獨立是他生命中兩個互相牽連的面相。簡單來講,就鄭南榕而言,言論自由是社會必要的框架,台灣獨立是他認為必要的內容。昨天,看臉書,好像鄭南榕也只被紀念一半。

繼續閱讀

問世間,敢有公道kah正義?(文章有夠長,歹勢)

問世間,敢有公道kah正義?(文章有夠長,歹勢)

(問世間,真有公道與正義?)

一個專制獨裁/極權體制,只要維持四、五十年以上,很多事情就扭轉不了。以最近因為侵略烏克蘭而大受矚目的俄羅斯為例,1922年以俄羅斯為權力中心的蘇聯成立,到1991年加盟國家紛紛脫離蘇聯獨立,分別成立15共和國。從1922到1991,前後70年。70年的極權統治對前蘇聯各共和國危害/斲傷很大,俄羅斯本身問題更大。普亭是KGB情治人員,俄羅斯在蘇聯時期民間力量早就已經被翦除得差不多,在普亭二十多年鐵腕統治下,民間已經毫無抵抗的力量,更不要說政治上有抗衡的政黨,現在看來只有非常零星的抗議聲音。

繼續閱讀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