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窈部落格

fb blog版

第 57 / 118 頁

M̄-thang bē-kì-tit(舊文重貼)

M̄-thang bē-kì-tit(舊文重貼)

最近心力交瘁,又加一件事,精神幾乎無法負荷,但再怎樣都不會忘記今天是什麼日子。沒有力氣貼新文,容我分享去年此日的小貼文。

520*是ROC劃在這塊土地上的日子;519是我們的弟兄用生命寫在這塊土地上的日子。

繼續閱讀

您知道楊斐華是誰嗎?

您知道楊斐華是誰嗎?

午安,福爾摩沙!

您知道楊斐華是誰嗎?

昨天驚聞趙天儀教授過世,貼文悼念,今早得知逝世日期或為4月29日。

整個台大哲學系事件真正告一段落在1975年,趙天儀教授被解聘是在1974年。我在1974年秋天進入台大歷史學系,在時序上就是連接在一起,而且就空間而言,歷史系和哲學系就在同一棟樓裡。您知道嗎──我毫無所知!我的前後屆出了好多台灣學術界的鴻學大儒,您知道嗎?他們也多毫無所知,但知識廣得不得了!?讓大家望洋興嘆。您說,如果今天台大一個系突然解聘13位老師,您會不知道嗎?但是,我們就是不知道,而且還能出不世出的鴻學大儒耶。這就是我們成長的時代,您說沒有影響嗎?當然有,只是很少人去思考這樣的影響的性質。

繼續閱讀

敬悼趙天儀教授(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

敬悼趙天儀教授(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

去年3月27日臺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舉辦「重返臺大哲學系事件座談會」

邀請趙天儀、李日章、林正弘、楊維哲四位教授來與談。(照片一至五)

今年1月7日我陪四位教授到促轉會看哲學系事件相關的監控檔案。(照片六至八)

我最後一次見到趙教授,是在巫永福基金會文學獎審議的午餐席上,已經是武漢肺炎疫情非常嚴峻的3月21日。我坐在趙老師對面。

幾次見面,趙老師都說哲學系事件知道的人太少,可以感受到他的落寞與憾意。我很想安排學生去訪問他,但已經沒機會了。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5 11 報導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5 11 報導

早安,福爾摩沙!

在防疫期間,請不要忘記香港人已經延續快一年的反送中/自由之戰的慘烈奮鬥。

如果你對台灣從二二八開始,經過四十多年的慘烈(但幾乎完全被滅聲)的民主自由之奮鬥,有所了解的話,我相信你會非常同情香港人。

等我忙完手邊幾乎吃掉所有時間的工作之後,我很想寫如何從我們曾經的奮鬥(大部分人也不關心、不曾關心喔)看香港,他們的歌、他們的行動、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犧牲,常常讓我熱淚盈眶。因為,我不止看到香港,我看到還不是很久以前的島嶼的過去。

文章連結:自由時報 2020 05 11 報導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5 04 報導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5 04 報導

如果你有在關心香港反送中運動(自由之戰),那麼,可以想想如果三、四十年後,才要來重新調查周梓樂、陳彥霖罹難事件,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明年,陳文成事件就滿四十年了。時間一直過,正義卻永遠來不了。

遲來的正義,到底在怎樣的意義底下還是正義?更何況可能永遠到不來。

退休後,我希望能讀點哲學的書,為了解答自己的困惑。

文章連結:自由時報 2020 05 04 報導

《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

《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

早安,週末的福爾摩沙!

這本書《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應該是第一本以台灣白色恐怖為對象,有系統探討台灣轉型正義之進程的書。

去年十一月出版,可能因為公家出版物的關係,實體書店很少有在賣的(聽說進公家書無法退貨),大概只能透過網路訂購,有朋友反映很難買到。我先生陳弱水昨晚開玩笑說,應該請銅鑼灣書店進這本書,就可一掃而空,哈哈。

很感謝Raphael Lin先生,不止看過一遍,還在臉書貼文推薦。我受到我的老師鄭欽仁教授的啟發,努力想為我們的社會寫「學術善書」,雖然無法免費贈送,但用意一樣。《臺灣歷史圖説》三版時,我和聯經商量訂價不要超過400元,感謝胡金倫總編和沙淑芬主編玉成心意。《少年臺灣史》出版和再版,玉山社魏淑貞總編和蔡明雲主編也都支持我的想法。家二哥弘憲先生一直以來都很關心我的書能否「低價以售」XD。這本轉型正義的書,因為不厚,又是公家出版,就沒特地講,結果訂價300元,想說還OK。

防疫期間,如果您宅在家裡,想看一本可以幫助您了解台灣白恐和轉型正義的書,那我就「自己的書自己推薦」了。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4 29 報導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4 29 報導

午安,福爾摩沙!

中研院可能離大家太遠、太崇高,但還是很希望大家多關心,畢竟那是「國家」最高學術機構,直屬總統府。

明明違法都無「法」可管?!然後一切又交回「違法」選出的院士(很多是外國籍,但無「法」查有多少)去討論處理,您說結果會怎樣呢?

繼續閱讀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