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窈部落格

fb blog版

第 91 / 118 頁

分享活動:Sisters演唱會

分享活動:Sisters演唱會

忍不住要來代為宣傳囉。

高慧君和兩位妹妹雅眉、蕾雅將在11/19舉辦Sisters演唱會。

高慧君是高一生的孫女,她的外祖父是汪清山。是因為這樣,我才特地想替她宣傳嗎?當然不能說沒有這層因素,但我看過她和妹妹蕾雅的表演,印象非常深刻。

高慧君在歌舞劇《我是油彩的化身》中飾演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前不久我和朋友去探望92歲的陳重光先生(陳澄波的長公子),提到高慧君,陳老先生很稱讚,說高慧君演得很好,而且裝扮起來很像他的母親。聽說,高慧君排演前都先哭一陣子,因為想到她的阿嬤(兩位阿嬤喔)。那齣戲,我坐在第二排,離舞台很近,很被高慧君的演出感動。

高蕾雅在原舞者的歌舞劇《迴夢Lalaksu》中飾演大姑高菊花,她的歌聲和容顏彷彿讓人看見年輕的高菊花──而今菊花阿姨已經離我們遠去。

我不是追星族,對高慧君沒有深入的認識,不過,就我耳目所及,她是很令人佩服的。記得有一年春天為了反美麗灣,原住民露宿凱道,高慧君也到場聲援,她和「鄒女」一起上台表演。我錄了一小部分,寄給她的伯父高英傑先生,說我看到您的姪女喔。

三姊妹也是為生病的父親而唱。記得2014年4月嘉義舉辦「鄒族原住民菁英受難六十週年紀念座談會暨音樂會」,慧君的爸爸也有來出席,那時候身體看起來還不錯,和我們拍了好幾張大合照。

總之,請大家參考囉。

活動連結:Sisters演唱會

讀新聞有感

讀新聞有感

先父周進國先生(1927-2005)是國小老師,我們小時候,他常被調來調去,有次調很遠。新校長到任,有老師寫黑函向校長檢舉家父朝會唱國歌時都不張口。

後來,可能因為家父還會辦事,獲得新校長的信任,就將黑函給他看。檢舉人住在同個宿舍區,是我們小孩碰到都要點頭致意的老師。

家父是中國青年黨黨員,這個1937年才由中國國民黨黨歌升格為「國歌」的歌,當然不是他樂意唱的。話說回來,家父之所以無法唱「國歌」,應該不是因為他是青年黨員,無法認同「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家父加入青年黨,和鄒族領袖高一生受難有直接的關係。聽聞高一生被處決,家父受到很大的衝擊,他自認為自己的思想不容於當局,為之惴惴不安。在這之前,他的一位好朋友呂秋鎮就被抓了,當時消息隔絕,親友以為他「被刑死」;其實被判刑,後出獄,但我父親終其一生,都無法/無由知道「實情」,以為他已過世。二二八發生時,家父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聽老人的話,逃到山區躲起來。家父對子女絕口不談二二八,在解嚴好幾年後才開始講一點。他說,二二八發生後,他覺得很沒出路,當時從竹崎到阿里山沿路都是謝雪紅的旗幟,他差一點加入共產黨。他的好友秋鎮君想必就加入了。

高一生在嘉南平原,是漢人知識青年都知曉的人物。他的被捕、被處決,造成的衝擊想必很大。就在這時候,我父親在報紙上看到一則中國青年黨徵黨員的消息,他想青年黨畢竟是合法政黨,入黨後說不定就有個「防空壕」可躲,於是就搭車到嘉義市,坐三輪車(不想讓人看到)按照地址去入黨。

我上網查了一下,那位校長在1966年到任。現在時間來到了2016,剛好半世紀後!而我們的國會還在檢查大法官被提名人是否有開口唱「黨歌.國歌」,讓人生出「今夕是何夕」之感。只能說,不正常的國家到底不正常。

附記:呂秋鎮先生,斗南石龜溪人,是家父臺灣省立臺南師範學校的同學。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今天參加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結拜儀式。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典藏的排灣族Aluvuan社(舊望嘉社)Djiluvuan(佳邏夫岸)頭目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2015年通過審查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定登錄為國寶。

為再現傳統精神,尊重部落文化,該館與望嘉部落決定共同攜手,為本件國寶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國寶結拜儀式,並委請文化部長與臺大教務長共同見證。

(以上根據邀請函/改期通知)。

~~~~~~~~~

這個儀式原預定於9月17日舉行,因颱風改為今天。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賴中強 2016 10 10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賴中強 2016 10 10 臉書貼文

在這個日子,我們沒忘記江國慶(1975─1997)。如果他有幸活著,今天剛滿41歲。

臺灣不是正常國家,作為島嶼的公民,我們必須「想在前頭」,為了我們的過去,也為了我們的子姪輩。這篇賴中強律師今早的臉書貼文,很值得一讀。

在許多地方下大雨中,我們祈求上天能保守這個多災多難的島嶼。

文章連結:賴中強 2016 10 10 臉書貼文

《臺灣歷史圖説(三版)》書訊

《臺灣歷史圖説(三版)》書訊

下午拿到「實體」書,感覺真的不一樣,有了「實感」。

三版在文字方面,全書做了必要的修訂,並有所增補,但沒增加太多篇幅。圖片總共增加四十二張,圖表新增二張,更換圖片與圖表各二張,希望多少能給讀者帶來耳目稍新之感。

一本書,有讀者的愛顧,才有再版的可能。在此向識與不識的讀者致上深謝之意。

在三版準備過程中,讓這本書得以以現在的樣式問世的所有人士,也是我要感謝的。最後感謝我的老師鄭欽仁教授為這本書題字,以及陳澄波文化基金慨允利用陳澄波的畫作來設計封面。

圖一背景是台大文學院迴廊(表示真有書耶XD),圖二是書平放的樣子。

悼念

悼念

昨天很想去送楊南郡老師最後一程,但很不巧,年初答應到桃園演講,公告在案,無法改變。回來看到朋友貼的追思禮拜照片,雖然無法消解缺席的憾意,卻有一絲精神同在的幻覺。
這幾年,前輩學者一位接一位離去,常有一種落寞和寂寥之感。臺灣的日語世代幾乎快抓不住衣角了。
今天或明天,應該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師滿七七的日子。老師生前常說要倒在講台上,雖然最終不是這樣,但也可以說站在講台直到人生的最後了。
老師非常低調,師母和家人也一樣低調,所以,如果你知道我在悼念誰,請不要在留言欄寫出老師的名字,讓老師以他獨特的風格告別人間,而我們──身為他的弟子,也就以我們各自的方式,祈求老師在天的冥福。
我們曾開玩笑用日本候文寫祝壽文祝您波備婆須出,讓您笑倒,直說「meibun desu」,現在我想寫幾句候文悼念您,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Sensei,好想,好想再聽您唱歌。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16 09 01 報導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16 09 01 報導

解嚴到現在已經29年,明年就滿30年!到現在才開始能夠處理、追討不當黨產,您說快還是慢?
如果一個嬰兒在解嚴那一年誕生,他現在已經29歲了,明年就滿30,在古代就「而立」了。三十年是整整一個「生理世代」,也就是「祖.子.孫」這樣的世代;還不要去提其他「社會世代」,如「知識世代」、「教育世代」,那通常短很多。
三十年可以做很多事情,累積者恆大累積,完勝者恆大完勝。您說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只能說比沒來好。
顧立雄:
「有些人批評我們是算帳,的確,我們就是算一筆黨國不分下,政黨憑藉一般社會團體所不可能享有的統治權力的特權,而不當獲取財產這一筆很長久的帳」。

文章連結:自由時報 2016 09 01 報導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