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前身,原本叫作「臺灣帝國大學」?
傍晚在朋友的臉書看到對台大藏書印的疑惑──有一本伊能嘉矩的書,蓋的印章是「臺灣帝國大學圖書印」。難不成本來要叫這個名字?
確實如此。因為是朋友,我就去留言說,這件事我有寫在我的南洋史學的論文中。後來覺得好笑,誰有美國時間看論文阿?大家都很忙,還是自己來做「史普」(歷史知識普及工作),比較實在。以下整理自個人落落長的〈臺北帝國大學南洋史學講座.專攻及其戰後遺緒(1928-1960)〉。
繼續閱讀fb blog版
臺大前身,原本叫作「臺灣帝國大學」?
傍晚在朋友的臉書看到對台大藏書印的疑惑──有一本伊能嘉矩的書,蓋的印章是「臺灣帝國大學圖書印」。難不成本來要叫這個名字?
確實如此。因為是朋友,我就去留言說,這件事我有寫在我的南洋史學的論文中。後來覺得好笑,誰有美國時間看論文阿?大家都很忙,還是自己來做「史普」(歷史知識普及工作),比較實在。以下整理自個人落落長的〈臺北帝國大學南洋史學講座.專攻及其戰後遺緒(1928-1960)〉。
繼續閱讀分享文章:賴中強 2019 01 28 臉書貼文
請大家再度來關心(&支持!)賴中強律師以及經民連為防衛台灣所採取的行動。
島嶼人民看來很好騙:啊,「和平」有什麼不好?──誰不要和平?啊,「協議」,兩邊坐下來談,很好啊,總比打架好耶。(聽起來不是很耳熟嗎?)
引文:
你願意跟一個拿著槍對著你的人訂婚,簽一個保證結婚、保證家暴也不離婚、如果毀約不婚就可以動武、就可強制執行的婚約嗎?
~~~~~~~~~
其實比較不像逼婚,比較像豪強「圈地圈人」,片面宣稱所圈之地,及其上的人,都是他的,不容分說。然後所圈之地,上頭有不少人恨不得幫豪強完成圈地圈人的「大業」,或許因此可換來幾代的恩庇侍從,過去三代不也如此?只不過歷史重演罷了,對永遠的勝利者,這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文章連結:賴中強 2019 01 28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來自過去的「呼巴掌」!〉
這是1月22日臉書貼文的電子版。承蒙《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編輯邀請投稿,並費心配了幾張圖,很感謝。我做了一些補充和修改,內容基本上沒什麼大變動,不敢勞煩已經看過的朋友再看一次。連結在此,就是當個紀錄。
這些蔣介石「批改」的判決書,網路上可搜尋到不少圖檔。畫家陳武鎮先生也以這為題材,畫了非常多幅的油畫。
轉型正義最需要政治檔案的開放,以及研究。小文主要根據蘇瑞鏘老師的論文(見內文;網路上可全文下載),讀者也可參考蘇老師的《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稻鄉出版社,2014)第六章「政治案件的核覆、執行與後續處理」。
連結在此:〈來自過去的「呼巴掌」!〉
圖片輯自「自由評論網」拙文封面。
「知」是一切的起點,但何其困難
一個口傳的、與事實不符的傅斯年神話都可以活在台大人心中,代代傳述下去,還三不五時被拿出來說嘴。
那麼,長達約半世紀的「蔣公神話」,透過教科書(國、歷、公民、三民主義)+教科(音樂、軍訓),以及各種社教機制(含媒體),足足「教化」了三個受教育的世代,您說它的力道是不是很大呢?是不是比智商普遍較高的台大人相信的傅斯年神話更威呢?然後,這裡頭若摻雜既得利益、族群優越、主流複製等因素,那豈更不得了?
繼續閱讀分享文章:陳弱水 2019 01 09 臉書貼文
週六的島嶼,午安。
台大文學院人文大樓終於要動工了!
這是長年奮鬥的成果。我沒有實際參與,但作為「歷史」研究者,習慣關心正在發生的事情,這是我在歷史現場的觀察所得:人文大樓最後能成功,是很多因素加成起來的,但其中最要感謝台大文學院學生和其他校內學生的參與。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刻,用盡力氣苦戰,很多同學期末被當了好幾科。他們苦戰的對象包括:高級話術、近乎絕對優勢的話語權+媒體加持、文化建制派阻擾、不依法行政等等。我還記得有五位同學站在人文大樓基地旁邊用墨水淋頭,作為一種無言的抗議。
這整個過程值得寫一本書。有哲學家認為通向真理的路是一種揭示(reveal)的過程,我想說是「真理」太沈重,說是「真相」或「真實」比較妥切吧?透過揭示這整個過程,其實也是讓我們看到台灣社會「頂端」的一個橫切面,應該很有意思。我們對自己的社會,實在了解太少了。是否應該趁還可以自由表述的時候,將一些特別的事件紀錄下來呢?──歷史研究者的本願&呢喃。
今天下午有人類學系胡家瑜老師的追思會。胡老師,人文大樓要開工囉,請釋念!
文章連結:陳弱水 2019 01 09 臉書貼文
原轉會各原住民族代表連署聲明
這是原轉會各原住民族代表連署的聲明,昨天(1月8日)發表。我仔細讀了兩遍,一邊讀,一邊感到從內心深處升起的敬意。
聲明發表於「原轉.Sbalay!」臉書:
總統府原轉會浦忠成副召集人、夏錦龍Obay Ataw Hayawan副召集人等22位委員,稍早以台灣原住民族的身分發布共同聲明,表達對於台灣主體性的堅持。聲明全文如下:
習近平先生,你不認識我們,因此你不認識台灣。
繼續閱讀分享文章:Ingay Tali 穎艾達利 2019 01 08 臉書貼文
台南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終於用族語完成宣誓!
這件事,距離「拆除吳鳳銅像事件」被起訴的玉山神學院學生卡法司‧達紀斯島嵐(Kavas Takistaulan,漢名余進仁)開庭時堅持用布農語應訊(他當然會講華語),法院最後為他聘請翻譯,差不多30年。
台灣的路,道阻且長,但看得到進步,大家繼續打拼!
歷史很難!(兩則舊文重貼)
歷史很難!
昨晚就寢前,突然看到蘋果刊登〈管中閔明接任台大校長 北市警動員200人防滋事〉(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107/1496572/),相當「錯愕」(2018聖誕節夯語)。一個校長要就任,必須動員200員警予以「保護」,這應該是台北帝大.台大創校九十年來第一次盛況,值得校史大書特書──只是台大校史慣例上不寫真正發生的重大事情。
這則新聞讓人覺得有「四六事件」維安配置的那麼一點點感覺。當然這只是感覺而已。這種感覺也只有對「四六事件」稍有認識的人,才會有的。絕大部分的人,最能琅琅上口的應該是,霸氣的傅斯年校長不讓軍警進入校園,對當局拍桌嗆聲:「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
繼續閱讀拆除吳鳳銅像事件
每年西曆元旦,就是可以全力工作的一天,不必擔心有「公務」會進來。從1994年回國以來,印象中只有一次例外,就是帶學生到仁愛鄉清流部落「跨年」──啊,我唯一一次參加「跨年」,很有趣。
元旦那天看到臉友Hao Chuang先生和范雲老師的臉書,很想貼出一則貼文來回應,結果一路埋頭「做穡」(chò-sit,施添福老師愛用語),直到此刻。
Hao Chuang寫道:
我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塔可夫斯基的《犧牲》,這電影的主題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如果你犧牲自己可以拯救世界,那你要不要做?」的問題。只是這電影多設了一個條件:沒有人會知道你的貢獻。
繼續閱讀© 2024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