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基進機會 請給台灣本土派小黨機會
昨天早上參加基進黨記者會「社會賢達挺基進 1126返鄉投票去」。
陳奕齊主席已經有聲音講到沒聲音,喉嚨失聲,只能簡單講幾句話,秘書長王興煥接著講話,因為陳主席嚴重「梢聲/sau-siann」(聲音沙啞),可能加上最近選戰的壓力,幾度哽咽,令人「足毋甘」(很不忍)。
繼續閱讀fb blog版
請給基進機會 請給台灣本土派小黨機會
昨天早上參加基進黨記者會「社會賢達挺基進 1126返鄉投票去」。
陳奕齊主席已經有聲音講到沒聲音,喉嚨失聲,只能簡單講幾句話,秘書長王興煥接著講話,因為陳主席嚴重「梢聲/sau-siann」(聲音沙啞),可能加上最近選戰的壓力,幾度哽咽,令人「足毋甘」(很不忍)。
繼續閱讀保台小書已寄出123本,尚未收到的朋友,請稍候
最近忙到連po個簡單的貼文都沒時間,此刻總算稍有點空暇。
11/8開放保台小書給臉書朋友索取,原預定100本,沒想到一下子就超過200本,表單關閉時,約500本。只要在關閉前有登記,一定會送書。上星期四(11/17)與兩位年輕朋友一起從列印地址標籤到封信封,趕在郵局關門前以限時專送寄出。共寄給82位朋友,寄出123本。
我手邊剩沒多少本,小書11/11已送再刷,但沒想到遇到印刷廠的「旺季」(印月曆、日曆等),可能要到月底才會拿到書,拿到後會盡快以限時信方式寄給約二百五十位的朋友,讓您久候,足歹勢耶。
寄書也是大學問,三人電腦+手工,一個下午只能完成一百多本的作業,加上還有另外一位年輕朋友的前置作業,可以說真「厚工」。不過,下次應該會「得心順手」多了。很感謝大家對這一本小書的青睞。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只有一個生死以之的所在,一定要保住她。
台灣由於走所謂「寧靜革命」的路線,分期付款,結果利息越付好像越高。KMT/ROC黨國生態,歷經30年,至今仍很穩固,還生生不息;我們的路很難走,真的很難走。每次選舉都是生死存亡的關鍵,雖不及就死了,但可能走一步後退二步,一不小心就掉到萬水不復的「落漈」裡頭,豈能不戒慎小心!(萬水不復,萬水不流東;不是寫錯字喔,不過,意思一樣。)
今天聽聞我的101歲的忘年朋友鍾逸人先生為這次選舉很憂心,感到很難過。我每次想到:我們已經奮鬥犧牲的濟濟前輩,臨事都還要諦聽我們的呼喚,呼喚他們來保佑台灣──想到他們離開人世都不得安息,就非常不忍、不安。哪一天我們也會加入不得安息的行列嗎?千萬不要、千萬不要。
感謝「秒殺」索取保台善書 表單已關閉 但請注意未來的贈書活動
昨天下午近七點時貼出《今日的烏克蘭是明日的台灣》索書表單,原本預計一個星期達標,也就是送出100本。我八點時,好奇到後台看一下,嚇一大跳,怎麼已經超過200本!!當時想說已經超過預定的本數,關閉表單也很怪,而且我不知如何關閉。緊急和我的學生周馥儀博士聯絡,我們決定就讓大家填寫,第二天清晨再關閉。關閉前有登記的朋友一定會收到這本小書。
真的很感激大家對這本小書的愛顧!!再刷勢在必行,我們預定11月底以前將小書寄到已登記的朋友手中。會按照登記時間先後來寄,比較晚登記到的朋友,可能要等再刷版,但應該不會晚過11月底,敬請稍候。
如果你沒登記到,請不要失望,我們在推「台灣國家認同選冊」活動,會和台灣各地獨立書店合作,一直進行到明年年底。目前推18本書,因為支持18歲公民權公投,以「18」為數目,11月26日以後(祈禱公投會過!!),我們就不限定數目,會增加選書。台灣有很多好書,就是看的人不多。我和顏娟英教授有共同的夢──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台灣文藝復興」。台灣要有文藝復興,首先要能知道台灣過去有哪些遺產──精神的、物質的,讀書是第一步。這是我們想推選書的原因和動力之所在。這本小書〔以及構想中的贈品〕將是我們和台灣各地朋友結緣的小物。
昨天小書的圖片背景是一本英文書,Johannes Remy的Brothers Or Enemies: The Ukrainian National Movement and Russia from the 1840s to the 1870s,探討19世紀中葉烏克蘭民族主義運動的書,很值得看。書題「兄弟或敵人」,是不是特別具有提示性?
另外,「黎胖」臉書有一系列介紹烏克蘭歷史的文章,共十篇,非常值得看,尤其每篇後面「以烏鑒台」的省思,很具參考價值。烏克蘭在1991年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但她經歷非常慘烈的歷史,如果從1654年佩列亞斯拉夫條約簽署算起,337年,從1919納入蘇聯算起,也72年。不要忘記,烏克蘭的國歌是160年前一位詩人兼民族誌學者Pavlo Chubynsky寫的,是的,烏克蘭再怎樣受到強國侵略,都會如其國歌所誓言的,「烏克蘭仍在人間」。
黎胖的「烏克蘭專題」連結,請見留言欄。
小文〈破除「中華民國」幻相、一中憲法的致命危機,以及我們應有的路〉已刊出 敬請參考
大家看小文的標題,一定會以為這是應景文章,真的不是,因為那個景不是我的景(not my landscape)。
繼續閱讀早安,Formosa!推大塊文化郝明義貼文和《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一書
大塊文化郝明義先生昨晚的貼文非常值得看,也很令人感動。由於臉書「分享」觸及率很低,我將連結放留言欄,請大家點開看。
這本大塊文化和烏克蘭國營Yakaboo圖書平台合作的《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由澤倫斯基親自授權同意、集結50篇演講內容,每賣出一本,除了版稅之外,將捐同額的捐款給烏克蘭,以求有助於烏克蘭在戰火中重建出版業。
郝先生的貼文分三大點,茲將第一點的重點轉引於下,第二點介紹6月來過台北國際書展的19歲烏克蘭女學生布妲科(Valentina Butenko),一位「予人足感心」(令人很感佩)的烏克蘭年輕人。
最後,請不要忘記烏克蘭還在被俄羅斯侵略中。請了解侵略戰爭的可惡和可怕:這不是兩軍找個戰場對打(很多人可能這樣想像戰爭),是侵略國的大軍直接到你的土地上打,死傷的不只是軍人,平民就在戰火中,隨時可能成千成百喪命。反觀侵略國的平民,則照樣過日子。不要忘記:烏克蘭每天每天還在浴血抵抗俄軍的侵略!
以下引自郝明義Rex How臉書:
烏克蘭從蘇聯時期就被壓迫,學校不教烏克蘭語。所以烏克蘭人長期接受俄羅斯語言教育,使用俄羅斯語十分普及。
獨立之後儘管立法使烏克蘭語成為國語,但是大部份人都會使用俄語,許多家庭的母語就是俄語。烏克蘭前任總統波羅申科和現任總統澤倫斯基都是如此。
所以包括書籍市場,長期以來都是以俄語書籍為大宗。……
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之後,驚醒了很多烏克蘭人開始不使用俄語,不閱讀俄語書籍,使得俄語書市場佔比下跌到大約百分之五十。……
2月俄羅斯軍隊打進烏克蘭之後,今天烏克蘭已經沒有人再願意使用俄語,因為全民都認清那是敵人的語言。許多人都是雖然一輩子都在使用俄語,但就此再也堅決不用。這樣俄語書的市場佔比就掉到2%左右。……
~~~~引文結束
(Murmur:不要以為語文和認同沒有關係。)
台灣轉型正義之路 道阻且長 裴洛西議長選擇參觀景美人權園區意義重大
這次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我認為最特別的是參觀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並和分別代表對抗邪惡帝國的香港、圖博、新疆、台灣的林榮基、格桑堅參(Kelsang Gyaltsen Bawa)、吾爾開希、李明哲見面,而且參觀時有一部分由前政治犯陳欽生(欽哥)導覽。
人世有不可思議的幸與不幸,武肺疫情讓國會議長游錫堃無法和裴洛西會面,我想他一定感到很遺憾,我也替他扼腕,不然這位從18歲就加入青年黨的黨外人士,實在是這個場合最適合的人選──台灣需要重振黨外精神。但疫情也帶來意外的驚喜,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今年的綠島人權營原本有兩梯次,因為團員陸續染疫,不得不取消第二梯次,因而前政治犯前輩提早於8/2回到台灣島,所以陳欽生先生才有機會為裴洛西導覽。他不只代表他自己,他代表前政治犯,以及園區的義工前輩們,包括蔡焜霖先生。裴洛西放到自己的Twitter的短片特地註明「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照片1),也有陳欽生導覽的片段(照片2),影片下面一行字:To heroes who suffered and fought for Taiwan’s democracy。這是這次裴洛西訪台特別讓我感動的地方。
繼續閱讀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明天將訪問景美人權園區!!
報載裴洛西議長明天預定訪問景美人權園區!!
(正式名稱: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對我們這些長期關心台灣的轉型正義及其落實的人來說,這幾個月來低落的心情,似乎突然間活了過來。
幾乎每次搭計程車到景美園區,都沒有計程車司機知道在哪裡、那是什麼地方,以後會大大改觀吧?!
向裴洛西議長致上無限的敬意!!選擇一個地點、一個空間是一個人核心關懷的顯示,意義深長。
照片三:私意認為世界上最反諷的「公正廉明」。
在哀悼安倍前首相的週末,或許可以閱讀鄭欽仁教授這篇長文/鄭重推薦
安倍夫人昭惠女士在安倍前首相12日增上寺葬禮中說:這一切來得太突然,我到現在都感覺還在作夢一樣。
我的朋友以及我,到現在也都自問:這樣的事情怎麼就這樣發生了?近日得悉安倍前首相親弟岸信夫(日本防衛大臣)身體不好,希望能度過這個難關。請大家一起為太夫人安倍洋子女士、夫人安倍昭惠女士,以及岸信夫大臣祈禱,希望世人對安倍的敬愛和懷念可以給予家人一點點力量。
繼續閱讀敬悼 台灣惟有放棄「維持現狀」、確立國格、組建民兵、加強國防,才能答謝安倍護台之構圖及其付出的心力
日本安倍晉三前首相突然遇刺過世,到現在仍然心情低落。
不過,安倍前首相的存在真的就是無法不感受到,相信在未來的台灣,不管我們是好運到底,還是真的遇到劫難,安倍前首相都是我們一定會想起的世界級的護台人士。
繼續閱讀台灣人要有想像力:只有成立「台灣學術院」才不會和中國膏膏纏
中央研究院,洋名Academia Siniaca,就是「中國學術院」。不然告訴我還有什麼別的可能?Podcast最有名的中國議題平台就叫作「Sinica Podcast」!!
范雲立委在立法院的質詢,被當空氣,面對「中國學術院」,好像是剛好而已?
台灣人要有想像力,習慣什麼都「維持現狀」,無法解決當前的問題,對未來更是欠缺想像力。你能想像擁有一個真正的「台灣學術院」/ Academia Taiwanensis,我們會有哪些立足台灣、真正有實力的院士呢?我就可以給你好幾名呢。你能想像幾名呢?
繼續閱讀©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