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二二八事件 (第 11 / 13 頁)

分享文章:〈張美惠:從臺北帝大過渡到臺大的傳奇及其變調〉

分享文章:〈張美惠:從臺北帝大過渡到臺大的傳奇及其變調〉

您聽過張美惠嗎?

她是臺北帝國大學「唯三」的臺灣女學生之一,也是臺灣大學文學院第一屆唯一的畢業生,本系(歷史學系)第一個畢業生。

她懂:英文、荷蘭文、西班牙文、法文、中文,日語和臺語就不用說了。

她畢業後在臺大史學系擔任助教,後來升任講師,很有機會成為「女曹永和」的她,後來呢?……

這篇小文〈張美惠:從臺北帝大過渡到臺大的傳奇及其變調〉是我今年的一篇論文的副產品,貼出來和想知道臺北帝大・臺大歷史的朋友分享。

我的論文是〈〈臺北帝國大學南洋史學講座.專攻及其戰後遺緒(1928-1960)〉,《臺大歷史學報》61期(2018年6月,其實10月才出刊)。等幾個小地方修訂後,再將連結貼到臉書。

每一篇文章的完成,都是靠很多人幫忙。在此特別要感謝賴永祥先生,身為後輩的我能獲得長輩的大力協助,感動之餘還是感動。另外,三十多年的友人川村節夫先生和曾秋香女士在日語方面的指教,也是銘感於心。人生走到這裡,最感念的是長輩的提攜和朋友的扶持,以及年輕人還理你(哈哈)。

文章連結:〈張美惠:從臺北帝大過渡到臺大的傳奇及其變調〉

分享文章:史志:台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毋免驚咱款款行 ──牽阮的手放映會暨映後座談紀錄〉

分享文章:史志:台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毋免驚咱款款行 ──牽阮的手放映會暨映後座談紀錄〉

紀錄片《牽阮的手》是教戰後台灣史很好的補充教材,透過田朝明醫師的一生,同學可以深切感受到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脈動和血淚,這是靠講義和「空嘴嚼舌」(台語)的講授所無法獲致的。可惜影片很長,2小時20分,很難在2小時(實際100分)的課上放映,只能擷取一部分,實在可惜。這次能在臺大文學院演講廳完整放映,映後又有顏蘭權導演、田孟淑女士(田媽嗎),以及田秋菫委員的座談會,實在令人興奮。相信參加的同學和來賓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是,十八、九歲的同學,在我們都不在人間的二、三十年後,說不定還會記得這個晚上的笑聲和淚影。

繼續閱讀

高一生、家父和那被迫沈默的時代 ──在追思中思考我們的歷史命題(修訂版)

高一生、家父和那被迫沈默的時代 ──在追思中思考我們的歷史命題(修訂版)

昨天(8/18)參加高英傑先生大作《拉拉庫斯回憶》新書發表會,地點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格外有意義;位置偏遠,聽眾卻非常多,令人感動。玉山社請我擔任引言,為此找出這篇舊文,已經是十年前的東西了,代表曾有的發心,過去十年從基隆到屏東、兩趟綠島,恐怕做了二十場以上的白色恐怖和轉型正義的演講。 昨天第一次感覺無法再這樣講下去了,有身心俱疲之感。或許,必須思考下一階段還能做些什麼了。

中國青年黨建黨三十九週年紀念合影(1962年,地點不詳)。左一為「省籍青年」周進國先生。其餘有待高明辨識。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死亡的月份過了嗎?……以及一些思絮〉

分享文章:〈死亡的月份過了嗎?……以及一些思絮〉

明天就是六四了,沒有忘記,沒時間寫點什麼的,倒是有些零星的思絮。

好友說:過去香港紀念六四是最盛大的,但現在香港年輕世代和學生不再參與六四紀念活動,老民主派很難過,但也很能了解香港年輕人對中國的強烈疏離。簡單來說,對年輕人來說,我們香港被中國壓迫得都快沒了,還關心你們的民主運動?

繼續閱讀

三六紀念日(舊文重貼)

三六紀念日(舊文重貼)

從過年前忙到現在,原先是趕寫一篇論文,大年初一(元旦)連吃兩餐小7,開學之前匆忙完稿,然後又開始不知何時能停止的備課日子。

但在忙碌中,沒忘記今天是三六紀念日。早上在臉書上看到有人點閱這篇舊貼文,好奇打開看,原來是兩年前3月6日貼出的。時間過得真快!由於無法另外撰寫貼文,就再貼一次。

(又,二二七晚上連結余英時先生的發言的新聞報導,因為自己不小心刪掉了,無法復原,在此謹向有來按讚的朋友表示歉意。)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Rose Historic Site-Tsai Jui-yueh Dan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7 07 09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Rose Historic Site-Tsai Jui-yueh Dan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7 07 09 臉書貼文

7月4日受邀參加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為二二八家屬舉辦的餐會活動,很高興有機會見到幾位從未見過面的受難家屬。

這是前輩的場合,原本沒想到要講話(其實有點怕在公共場合講話)。麥克風傳了一圈,吳叡人老師(叡人君)拿過來一定要我講,剛好鄭自才先生提到每年參加二二八紀念會都只有受害人,沒有加害人,他覺得再這樣下去,他提不起興致參加(大意如此)。我的發言大致回應他的問題。

感謝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整理台語發言內容,由於臨時發言,思路有跳躍的地方,惟請海涵。

文章連結: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Rose Historic Site-Tsai Jui-yueh Dan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7 07 09 臉書貼文

參加「二七部隊」學術研討會

參加「二七部隊」學術研討會

2016年即將結束,一年真得過好快。
明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今年最難忘的是本月11日參加「二七部隊」學術研討會。能聆聽李喬老師演講,並與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先生、二七部隊警備隊隊長黃金島先生同台,是上天的恩典。事件發生時,黃金島先生才二十歲,是我現在很年輕的學生的年紀!鍾逸人先生也才二十六歲。二七部隊是學生和青年組成的武裝抗暴部隊,很難想像當時年輕人的心情和行動。
鍾逸人先生在獄中度過17年、黃金島先生23年。
感謝廖建超先生給我這些圖檔,並慷慨同意我放到這裡來。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