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台灣史 (第 15 / 18 頁)

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賽德克族」

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賽德克族」

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賽德克族」特展於昨天(10/16)下午2:00舉行開幕典禮。

首先由賽德克族三位耆老以傳統儀式祈禱致祭,接著是歌舞展演,以及系主任和來賓致詞。典禮結束後,主辦單位引導觀眾至二樓特展室參觀,由伊婉.貝林女士解說。茶敘之後,由前原民會主委瓦歷斯‧貝林演講,謝世忠教授主持,題目是「走過彩虹橋:當代賽德克族人的實踐與追尋」。

真是內容很豐盛,很有意思的一個下午。

致詞部分,先是由人類學系林瑋嬪主任致詞,接著是我,最後是前原民會副主委洪良全先生。

我曾於2013年6月1-2日安排本系師生到眉溪部落做校外教學之旅,對於這次展出的內容特別感到親切。被林瑋嬪主任「抓」來致詞,雖然感到惶恐,但也深感榮幸,尤其完全出乎意料地被「賞穿」賽德克族披肩(Toda樣式),倍感榮幸。加上意外地見到數位久未見面的賽德克族朋友,更是高興。

這個特展是「山來就我們」的概念,也就是賽德克族人將部落過去與正在踐行中的文化,擇其精要,搬到臺北博物館來展示。機會非常難得,希望平地的朋友們,盡量撥空來參觀。展期一個半月,到11/30為止。展場不大,適合慢慢瀏覽,細細觀賞。

中央社報導,〈賽德克族特展 台大人類學博物館開幕〉

照片一:右邊三位賽德克族耆老正進行祝禱儀式;左邊三人組右起:伊婉.貝林女士、本人、林瑋嬪主任。(陳仁傑先生拍攝)
照片二:本人致詞中。(陳仁傑先生拍攝)
照片三:難得有機會繫上賽德克族披肩,特地拍照以為留念。

分享文章:〈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

分享文章:〈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

前不久,我的論文〈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在《臺灣風物》六月號刊登。個人的學術論文實在沒理由放到臉書來「宣傳」,不過,因為最近反黒箱課綱運動,很多年輕朋友提到要多元地看待歷史,就此而言,這篇論文或許可提供一些思考上的具體憑藉。

另外,我個人一直認為好的高中教科書(教科書喔,不是課綱),應該盡量反映學界研究的成果,這樣學生才能學到最新的知識,並藉此錘鍊思考和判斷能力。目前教科書所呈現的牡丹社事件,還無法反映比較新的研究和觀點,這是可以理解的。有人指出:教科書和學術研究之間會有一定程度的時差/落差。好的教科書就是要縮短這樣的時差/落差,因此,很希望將來教科書的編寫者能「與時俱進」,反映學界新的研究,這樣,才不會辜負莘莘學子用他們寶貴的青春(一去不回的呢),在課堂上學習歷史──那是我們「歷史人」以人生最精華的歲月所研究的課題啊。

拙文pdf可到臺大歷史學系網頁下載:

http://140.112.142.79/teacher/user-b.asp?teacher=wanyaochou

請點「教師著作目錄」,在「B 期刊論文」第一條,點「下載文件」即可閱讀。

(希望這篇論文不會太生硬,還有點「可讀性」。如果看不下去,可直接跳到第四節:大頭目和小女孩的「故事」,認識一下我們臺灣在地歷史的人物吧。)

原住民朋友,請注意:多元文化「違調」為中華文化>其他文化

原住民朋友,請注意:多元文化「違調」為中華文化>其他文化

七月七日我受邀到宜蘭「宣講」反課綱,原民台的記者問我這次「微調」對原住民歷史影響在哪裡?我說,影響很大,但講起來很細瑣,我說最大的影響在於:原本不管臺灣史或公民,課綱的宗旨都是肯定多元文化,但卻被違調為中華文化為主,其他文化為從。這對原住民文化衝擊很大,也就是最早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群的文化竟然被迫退居次要地位。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賴和紀念館 2015 06 26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賴和紀念館 2015 06 26 臉書貼文

週末大家好。如果有人告訴您95/98課綱也是黑箱,那麼請他看看這篇貼文及其連結吧。

95/98許多資料,在教育部的網頁已被移除,但透過「網路時光機」,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凡公開過的,必留下痕跡」。您說95/98也一樣黒箱、一樣不公開透明呢,還是這一切的相反?!

不要再拗了,領我們人民納稅錢的官員們和立委們。

文章連結:賴和紀念館臉書 2015 06 26 貼文 〈凡公開必留下痕跡 高中課綱委員名單〉

合法微調vs.違法「微調」(舊文新貼)

合法微調vs.違法「微調」(舊文新貼)

(這是個人臉書2015/05/16和05/19的貼文,整併成一篇,重貼於此。我最近才發現fb若用網誌的方式貼文比較容易搜尋,所以這次改為網誌文章。這是高校生站出來以前的「舊文」,重新貼出以供參考。閒話:「自己臉書自己找」,其實還挺難的。)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吳俊瑩 2015 06 14 臉書網誌

分享文章:吳俊瑩 2015 06 14 臉書網誌

微/違/危調課本真的不能用!!

~~~~~~~~~~

(摘)

1、白色恐怖,在新課本跟著微調課綱搬移段落,原本放在「民主政治的道路」下,現在搬到「國際關係與兩岸情勢的演變」,改變了理解白色恐怖的歷史脈絡,將侵害人權的事實,試圖歸因於外部的國共鬥爭。內容上,也微調了字句,把「形成人人自危的白色恐怖」,改成「形成所謂的白色恐怖」。「人人自危」不見了,再次避重就輕;加了「所謂的」,不知是什麼意思,是無法認同「白色恐怖」這樣的用法嗎?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為「共生音樂節」錄製的短片講稿(漢羅版)〉

分享文章:〈為「共生音樂節」錄製的短片講稿(漢羅版)〉

今天(2/28)學生和年輕朋友將在自由廣場舉辦第三屆「共生音樂節」。以下的影片是二年前受邀拍攝的短片,謹重貼於此,稍稍彌補因為忙碌無法做任何事的遺憾。感謝年輕人願意了解二二八;三一八之後,有更多年輕朋友關心臺灣的歷史。六十八年,是多麼漫長的一條路。終於,島嶼的年輕人想了解,想面對它。

http://goo.gl/d7aCLY

這裡是拙著《少年臺灣史》的一章〈二二八事件:抗暴、談判、血腥鎮壓〉,敬請參考:

http://goo.gl/Vbf8RG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4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