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一生得以回到杜鵑山
希望多一些人知道高一生,知道島嶼的歷史。
作為台灣史研究者,我能做的,是不是已經「盡磅」(台語)了?
文章連結:玉山社2018 08 09 臉書網誌
fb blog版
分享文章:〈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
林欣曄引的文字(見上則動態分享)出自2009年8月5日發表於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網頁上的文章〈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時間過得真快,已經是將近九年前的事情了。
臺大研協會和學生會,以及濟濟的師生,為了陳文成紀念碑/廣場,奮鬥了好幾年。
2011年起學生自治團體開始舉辦陳文成紀念晚會,今年是第八次,我參加了六次,這次人不在臺灣,無法參加,但在天之涯、水之畔,仍然心繫著晚會。但願,廣場的藝術設置能早日完成。
敬悼郭振純前輩(1925-2018)
昨晚聽到郭前輩過世的消息,悄悄難過。在綠島人權營曾相處過幾天,後來也在一些場合見到過幾次,總希望老先生可以一直健康無恙,可以看到轉型正義真正落實,但是這幾年來,就是眼見一位一位我認識的政治受難者(以及他們的第二代!)相繼離開我們。
或許等這個世間在我們以人的溫度認識的受難者都消失了,轉型正義自然就不再是個議題了嗎?或許有人真的期待著佛系轉型正義。
島嶼尚未天光,路長且阻,我們不能放棄努力。為了曾經聽過南國的丁窈窕和郭振純……
文章連結:民報 2018 06 17 報導
分享文章:〈死亡的月份過了嗎?……以及一些思絮〉
明天就是六四了,沒有忘記,沒時間寫點什麼的,倒是有些零星的思絮。
好友說:過去香港紀念六四是最盛大的,但現在香港年輕世代和學生不再參與六四紀念活動,老民主派很難過,但也很能了解香港年輕人對中國的強烈疏離。簡單來說,對年輕人來說,我們香港被中國壓迫得都快沒了,還關心你們的民主運動?
繼續閱讀何謂「轉型正義」?
何謂「轉型正義」?
transitional justice
一個國家從專制獨裁統治過渡到民主法治社會,針對過去國家機器被濫用來對個人施以不當暴力(人權迫害)的情況,以政府的力量重新予以審視和調查,追究加害人的責任,還受害人公道和正義,給以賠償,並進行制度改革,以鞏固法治、深化民主、保障人權,確保將來同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
落實轉型正義的五項必要工程:
1、究明真相。
2、釐清責任歸屬(追究責任)。
3、道歉、補償、興築紀念館等。
4、確立「防止再度發生」的機制。
5、提供受害者及其家屬傾訴的平台。
英文關鍵字:justice, reparation, truth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補充說明:「轉型」transition是指從專制獨裁體制過渡到民主自由法治社會的「過渡」,日文譯為「移行期正義」,比較貼近原意。如果中文譯為「轉型期正義」或許比較不會引起誤會,只是中文習慣二字一詞,或四字一詞,不習慣五字一詞。轉型期正義,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國家從專制獨裁體制「轉型」到自由民主社會時,對過去國家機器被特定勢力操控而導致的不公不義必須予以矯正的工程。)
(輯自我自己的「白色恐怖、轉型正義,以及我們的責任」演講投影片。)
文章連結:自由時報 2018 05 17 報導
4月17日
沒有忘記今天是什麼日子。但是,會有多少人在這天「自然」想起這個日子呢?哪天,這樣的記憶會隨者我們這些人的消逝而消逝嗎?
六十四年前的今天,高一生、湯守仁、方義仲、汪清山(以上鄒族)、林瑞昌、高澤照(以上泰雅族)同時被處決。如果我們看過檔案,就會知道原本只有高一生和湯守仁被判死刑,但審判結果在上呈軍事長官核定與覆議的過程中,變成六個死刑!!那些判決人的人、改判決書的人,可曾想過這些「寫」在文書上面的名字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子也是人父。
繼續閱讀分享文章:自由廣場 2018 04 07 投書
血淚/血跡斑斑的白色恐怖。
近幾年來,我認識的政治犯的子女一個一個凋零,已經不知道要說些什麼了。
唯一期待的是,大家矚望的轉型正義不要變成「佛系轉型正義」。
但是我也常在想:遲來的正義在怎樣的意義上還是正義?
引文:
說實在,抓我們、刑求我們、判我們有罪的那些加害人,大概也死光了,但為獎金檢舉我們的人是同年歲的,至少公開所有的檔案,讓我們知道他是誰?現今的司法不會抄他家、也不能滅他族。
我們就是要求得一個遲來的公道。
文章連結:自由廣場 2018 04 07 投書
分享文章:陳新吉 2018 04 05 臉書貼文
敬悼洪維健先生。
雖然只有幾次見面的機緣,但其中一次是開會,您就坐我旁邊,聽您講話(全程用台語),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是那種來自生命深切體驗的真實話語和卑微的祈願。還在想哪天有機會和您見面,再度聽您講話呢。
引文(陳新吉前輩):
他〔洪維健〕自以為因公義而出生,也必為公義而死。
歷史就是不一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白色恐怖對臺灣社會和人心傷害既深且久,但被刻意掩蓋50年,使後代子孫不知道上一代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所以洪維健在有生之年致力要找回父母及父執輩及阿姨的尊嚴,他已盡力了,請不要再掛念,有更多的年輕一代已覺醒一棒接一棒傳承你的理想,且不會中止,洪維健請安息!
~~~~~~~~~~~~~~~~~~~
新吉前輩最後引了〈最後的住家〉這首歌的歌詞,用的是馬偕在From Far Formosa首頁的話語。我想摯愛這個島嶼,為她奉獻犧牲的人,都有同樣的情懷。只是島嶼的子民會記得他們嗎?
歌曲在這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AR02ne5Y
文章連結:陳新吉 2018 04 05 臉書貼文
三六紀念日(舊文重貼)
從過年前忙到現在,原先是趕寫一篇論文,大年初一(元旦)連吃兩餐小7,開學之前匆忙完稿,然後又開始不知何時能停止的備課日子。
但在忙碌中,沒忘記今天是三六紀念日。早上在臉書上看到有人點閱這篇舊貼文,好奇打開看,原來是兩年前3月6日貼出的。時間過得真快!由於無法另外撰寫貼文,就再貼一次。
(又,二二七晚上連結余英時先生的發言的新聞報導,因為自己不小心刪掉了,無法復原,在此謹向有來按讚的朋友表示歉意。)
繼續閱讀《愛唱歌的小熊》和《上溫柔的勇氣──蔡焜霖牢獄與思念之歌》新書發表會
義光教會是臺灣人傷痛的所在,也是愛和向望正義的所在。
昨天在這裡有一場非常特別的新書發表會:兩本玉山社發行的書《愛唱歌的小熊》和《上溫柔的勇氣──蔡焜霖牢獄與思念之歌》,在此呈現給臺灣社會。
繼續閱讀©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