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作者: 周婉窈 (第 18 / 114 頁)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致力於台灣史研究及其推廣,愛台語且關心其復振工作。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s://tmantu.wordpress.com

五月節連假最振奮人心的消息!!

五月節連假最振奮人心的消息!!

今天最振奮吾輩的消息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中,俄羅斯主力的瓦格納傭兵集團叛變。

當瓦格納傭兵集團首領普里格津 (Yevgeny Prigozhin) 今天帶著部隊佔領俄羅斯南部軍區總部,普丁發表關於普里格津「叛國」(treason) 的電視講話,他剛剛宣布「另一項」”特別軍事行動”,以保護講俄語的俄羅斯人免遭俄羅斯人入侵俄羅斯!(引自廖美臉書,見留言欄1

說「吾輩」是因為台灣是高度分裂的社會,早上看到有臉書朋友得知瓦格納傭兵集團叛變的消息,非常高興。我想台灣社會很多人不這樣看吧?圖博、新疆、香港都以自身的悲劇「演給你看」,你都不看吧?這位朋友和我先生陳弱水一樣,都很驚訝傭兵集團的理由是「清君側」!人類歷史看來有很多共通處。

反攻比防守困難,在這遙遠的地方祝祈烏克蘭得以獲得最後的勝利。

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來,廖美老師將研究重心擺在俄烏戰場、烏克蘭歷史。她為了解歐美市民組織如何團結支持烏克蘭,去年晚冬至今年夏初,進行一趟跨越歐洲10國13個城市和美國7個城市,總計近150天的田野研究。她的臉書有不少非常值得看的貼文,「台灣放送」放了幾篇,會陸續放,請大家多多點閱。

敬悼鄭順娘女士(1928-2023)

敬悼鄭順娘女士(1928-2023)

鄭順娘女士在臥床15年後,於5月26日過世,6月13日舉辦告別式,這是陳彥斌先生寫的悼念文,謹引於此,共同哀悼一位非常值得尊敬和懷念的台灣女士。

鄭女士健康時,我無緣得見,但因為她是我的老師鄭欽仁教授的姐姐,我常聽鄭老師提到她,也從其它管道得知她做的事情,非常佩服。「台灣放送」除了彥斌大哥這篇貼文外,放了兩篇文章,一篇是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的悼念文,另外一篇則是蔡秀菊老師在2011年寫的文章,都放留言欄,請有空點閱,來認識一位你或不及認識,但會很想認識的台灣人。

2008年馬英九當選ROC總統,中國國民黨再度執政,就我聽聞所及,不少人因此病倒。這種心情,我想很多年輕人無法了解,甚至無法想像。2024年若重演2008年,有老一輩人一病不起,我們應該不要驚訝。

戰後的台灣歷史,隨著老一輩人離去、陸續凋零,終有一天人們會變得完全無法了解戰後兩代人的世界嗎?那戰爭期世代&在戰爭尾端度過童少年者,他們見證或親聞二二八,在白恐時期參與、支持島內黨外運動/海外建國運動的兩個世代的台灣人。

台灣人的歷史終將離我們遠去?……還是,其實它沒有被絕大多數台灣人,尤其年輕人,認知到?

陳彥斌貼文引文:

尊敬、懷念鄭順娘阿姨,是她對台灣文化無怨無悔的長年付出。如1990年間為免台語消失,展開「以日語教台語」。那是因沒有人要學台語,她想出免費教日語,但學員上完日語課,要接下來聽台語課。

為了鼓勵學童學台語,她請一流的布袋戲、歌仔戲戲班,到學校巡迴表演。每年舉辦少年台語演講比賽。當時,台語運動尚未萌芽,她的努力、付出,為台中培養了一批台語種籽教師。

她創立鄭順娘公益文教基金會,年年舉辦綠川文學獎,個人史寫作比賽。試圖以庶人的歷史,彌補被統治者斷裂、掩藏的台灣史。她推動所有文化工作,拒絕官方補助,因為她不願意活動被干擾,被打折。

(略)

她出生新竹第一望族,清代台灣第一位進士鄭用鍚親弟弟用錦的後代,她弟弟是知名台大歷史教授鄭欽仁。而她嫁到中台灣第一家族霧峰林家,從相親、嫁妝、婚禮,當名門宅第媳婦的庭院深深,到投入社會打拚事業……等酸、甜、苦、澀。常不保留告訴我。有次,她吃驚說:「我怎麽對你說這麼多?」

我悔恨的,是她願意告訴我這麼多,懶散的我,竟然都沒記錄下來。她的生命故事太豐富了,而且扣緊台灣近代史。雖然她中年曾自撰《我的半生記》,但畢竟只是前半生,她一生的見證、經驗、體會,絕對是台灣上一代女性的歷史寶典。

這位一舉一動,都嫻靜、端莊。即使生氣,也輕聲細語的優雅長者走了!留給我的,是哀思、懷念與惆悵!

鄭順娘能詩能畫,圖是她50歲自畫像。

~~~~(引文結束)~~~~

作為鄭欽仁教授的學生,我們看到鄭順娘女士這幅自畫像,最直接的反應是:阿,和鄭老師好像!

被奪走名字的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被奪走名字的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的IG有一位很厲害的編輯,不能叫他小編喔,小編是謙稱。我倒是自己的面冊和Twitter的小編XD。

這張IG合圖太好了,忍不住想轉到臉書來,雖然,現在我的臉書在某些議題上似乎被降觸及率(如上一篇)。

這是配合我的臉書文章〈中華台北隊?台灣隊〉(留言欄1)製作的IG圖,照片是宮崎駿工作室釋放出來的,合法使用(圖片來源見留言欄2)。我也下載了《魔法公主》(もののけ姫)的多張圖片,那是1997年這部宮崎駿動漫電影放映時,我剛好在日本,日本友人請我一起看,衝擊很大。但為何深受衝擊,已不復記憶,有機會再找碟片來看。說不定可以找到切合台灣處境的圖。

海外TIM有多少面旗子,你知道嗎?

海外TIM有多少面旗子,你知道嗎?

午安,dear Formosans!!

真的很抱歉,老是寫過長的文章。這篇〈台灣民主國國旗到共和國諸旗 vs. 中華民國五色旗到黨旗變國旗〉,真的有夠長,感謝沃草刊登(連結見留言欄)。若從最初開始寫,至少是兩年前的事了。中間花很多力氣收集資料,當然也因為教書,無法全力寫。總之,寫好了。

文章中有些段落,過去已經發表過,尤其是中華民國國旗部份,看過的朋友可以略過不看喔。比較重要的是TIM的旗子部份,有些內容也曾發表過,但這是「最終完整版」,請大家點閱,或「存參」。我有位學生輩的高中老師,據說每次都「存起來,打算日後看」,就是因為我的文章實在太長了,這也是長文可能的遭遇吧。只能說,足歹勢!!

引文:

……,台字的三角形代表「頭戴草笠,長年經受壓迫的台灣人民」,簡單來講,也可以說△代表斗笠。KMT/ROC黨國真的很害怕台灣人的斗笠。1980年代畫家李梅樹的《清溪浣衣》(1981)畫一群婦女在三峽溪邊洗衣服,幾乎人人都戴斗笠。這幅畫原本被考慮作為郵票藍本,但最後未獲准,……(Murmur:你想知道為什麼嗎?請看本文。)

我很清楚,我們這些受黨外運動影響、肯認黨外信念的人,仍然是社會的少數。但既然台灣社會現在大家口口聲聲都說要多元、要尊重不同看法的人(據說中正廟在那裡也必得尊重耶!),那麼,讓我來說說我們的心情。對我們而言,這面ROC國旗就是KMT黨旗變國旗,……。最近和一位黨外運動參與者談話,他小我一歲,我們都很擔心台灣。世界有名的刊物《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是現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但台灣人普遍沒有危機感,好像只有台派在那邊「窮」緊張。……。

……我們深刻感受到:我們需要一面代表台灣的旗子,我們看到它,會義無反顧、奮力匍匐前進。時間不容許我們蹉跎,大家要來推台灣旗,它不一定就是「國旗」,而是大家會想跟著前進的旗子。

圖一:林茗顯先生拍攝,地點:美國華盛頓 D.C.,日期不明。感謝毛清芬女士居間聯絡。

圖二:外交部檔案(局部放大),1964年華府二二八抗議示威。

圖三:輯自陳銘城,《海外臺獨運動四十年》(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潘小俠翻拍自《台灣青年》第 155 期。

李喬的文學只存在於存在的台灣!!

李喬的文學只存在於存在的台灣!!

李喬老師生於1934年,今年台灣歲90。

今天在苗栗公館山泉水文學基地舉辦「李喬文學草地音樂會暨90暖壽饗宴」。舒琴小姐之前有邀請我,我原本也想去,但今天是台大歷史系畢業典禮,這一屆畢業生的「台灣史一」是我教的,也認識好幾位學生會學術部的同學,最後還是決定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還沒退休前好像學生的事還是要排第一,標準職業病。

參加畢典時,心裡多少惦記著草地音樂會,看到陳彥斌先生有去參加,在臉書貼文,貼文內容特別有感。彥斌大哥寫道(見留言欄一):

李老師是性情中人,我來分享我們曾經有意思對話。

我說:「您不要關心政治,您要全心全意投入文學創作。您是要為台灣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李老師聽了,面紅耳赤説:「管政治,是為了台灣前途。台灣有前途,我的作品才有意義。台灣沒有前途,我的作品都沒有意義。」

他聲音更高亢說;「到時候,你要記得幫忙,把我所有作品搬到馬路上,放一把火全部燒掉!」

從此,我不敢再阻止他不務正業管政治。因為台灣如果沒有前途,台灣文學再偉大,確實也沒什麼意義!

~~~~引文結束~~~~

我年紀越大越關心台灣的未來,也越來越擔心她可能的毀滅。因此,我非常了解李喬老師的心情。

我也知道,我的歷史寫作是為台灣而寫;它當然沒辦法和李喬老師的文學作品比質量。即使微末如此,但台灣若沒了,我所寫的,不用朋友替我燒,它們就會被新統治者燒掉,燒到一點灰燼都無,連「燼餘歷史」都談不上。

是的,李喬的文學只存在於存在的台灣。

為了李喬的文學,我們必須保住台灣。而我們(我們這些同國的)也只存在於存在的台灣。

今年3月8日參加李喬老師的全集發表會,活動看板寫著:「反抗就是愛」。反抗是李喬文學的核心,山泉水文學基地揭櫫:「文學始終志在反抗」。反抗以及反抗精神是過去(被隱晦)、現在,以及未來,台灣最需要的「物件」(台語)。

謹以此一貼文附李喬老師九十大壽暖壽活動之驥尾。祝福李老師健康平安!!

表象亮麗的鐵幕已圈住香港 你還要歡迎它圈住台灣??

表象亮麗的鐵幕已圈住香港 你還要歡迎它圈住台灣??

表象與真實

歷史上台灣人一再上當受騙,這次真的不要!!
再「翻身」就是七、八十年後了。真的債留子孫。

陳弱水05/31臉書貼文全文如下:

從小金門望過去是明亮的廈門,這其實是幻象。它其實是鐵幕,是香港的命運正在見證中的鐵幕,是隨時要跨海延伸過來的鐵幕。

明亮的廈門意味巨大的黑暗,應作如是觀。

不能有幻想,務必慎之又慎之。

https://www.facebook.com/joshui.chen.5/posts/1438893256873558

恭賀 莊萬壽教授榮獲巫永福文化基金會文化評論獎

恭賀 莊萬壽教授榮獲巫永福文化基金會文化評論獎

莊萬壽教授的大著《台灣精神:台灣活命之根》榮獲2023年巫永福文化基金會文化評論獎!!在此致上恭賀之意。

這本書由玉山社於2022年出版,是莊教授過去三十年來的文章的彙整,並予以系統化。我在今年2月5日曾在臉書推薦,題目為:「閱讀莊萬壽教授《台灣精神》/ 是先知式洞見 還是台灣2、30年來停滯不前?」,全文請見留言欄一

以下是摘錄:

莊教授完全是中文系訓練出身,卻走出一條台灣主體性、台灣文學建構之路,實際上籌設第一個台文所(師大台灣語文研究所),這是論述與實踐的結合。莊教授在思想上,則走了一條曲折之路。這要從莊教授的父親莊泉先生(1892-1973)是一位木匠講起,莊泉屬於台灣文化協會的左翼,這給了莊萬壽很大的影響,但莊萬壽終究「從毛派走回台灣」(李筱峰語)。從中國文史哲、從中國左派,走回以台灣為主體,提倡台灣國民意識,以及最高的「台灣精神」,這是戰後台灣人的荊棘之路,也是必走的路。莊教授和他的一群同志是先行者。

關於台灣精神,莊教授指出:「台灣精神是台灣立國所恃的靈,但現在仍是混沌或微明的狀態。…(中略)…悲情的台灣歷史、生命價值,是檢驗精神最主要的指標。台灣歷史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被統治者的反抗自然成為精神史的主題。反抗,會面臨生命的抉擇,非自然的死亡,是台灣人司空見慣的下場:被屠殺、捕殺常是弱者被決定死亡的方式;拒絕被殺,自主選擇死亡,世界史且會為之改寫,可惜在台灣太缺乏悲劇英雄的史頁。」(頁60、61-62)這是他為何非常崇敬鄭南榕和詹益樺的原因。廖述炘(阿湧)自焚,他很悲慟,寫了文章(頁556-557),結果讓不認識阿湧的李喬遠從苗栗上來參加公祭。(頁12)

這本書收的最早的一篇文章寫於1993年10月,真的就是快30年前了。這本書有很多文句,我認為幾乎是先知式的看法,先知的反面,就是我們都沒進步!!

~~~~~~~~

另外,莊教授捐設「新世代台灣精神獎」,今年是第三屆,歡迎大家申請,6月4日截止,請見留言欄二

去年得獎人是建築文史工作者凌宗魁先生、裝咖人樂團團長張嘉祥先生。我認為名副其實,代表台灣未來的希望!!

519:M̄-thang bē-kì-tit 咱的兄弟詹益樺

519:M̄-thang bē-kì-tit 咱的兄弟詹益樺

M̄-thang bē-kì-tit

今天是我們的草根兄弟詹益樺逝世34周年紀念日。

我的《少年臺灣史》的小詞條這樣寫著:

詹益樺(1957-1989),嘉義竹崎鄉人,是個默默無聞的民進黨基層黨工,但他短暫的一生感動周遭的人。

他是個學歷不高的跑船人(工專肄業,擔任遠洋漁船船員),1985年在一次船難意外中來到紐西蘭納爾遜,接觸到自由、安祥、和平的生活,深受衝擊,一心期望故鄉也能成為那樣的樂土。他回臺後,成為黨外運動的義工,投身各種活動──反核、環保運動,以及農民、原住民、工人運動等;拆除吳鳳銅像,他也有份。

在他留下的極少數的信中,他說:「我自訂一個方向。跌倒成為弱者的人,我站立在那個地方扶起他。」鄭南榕的死給他很大的衝擊,基督徒的詹益樺說:「鄭南榕是一顆偉大而美好的種子,我希望自己也成為一顆偉大而美好的種子。」

~~~~~~~~~~

今天「台灣放送」製作了一個「519鄭南榕.詹益樺雙紀念日」專頁,敬請大家瀏覽。(連結在留言欄)

最推薦看這支7分鐘的綠色小組的影片。之前我看過兩支綠色小組以詹益樺為主題的影片,可惜好像網路上看不到。希望有機會放到這個專頁上。感謝綠色小組讓我們掛這支珍貴影片。

影片連結:https://www.telltaiwan.org/?p=3021

韓國518光州紀念日 推薦上網看《華麗的假期》

韓國518光州紀念日 推薦上網看《華麗的假期》

今天518是韓國光州事件43周年紀念日。

光州事件,如同台灣的二二八,不是一天的事,一直到5/28才結束;而台灣二二八則到5/15才結束,死傷數十倍。如同二二八,人民不是只有被屠殺的份,也組民兵勇敢起來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

1979年軍人全斗煥透過「雙十二政變」掌控政權,次年5/17宣佈全國擴大戒嚴,禁止政治活動,拘捕反對黨政治人物,大學勒令停課。但光州仍有大規模的示威行動,全斗煥派軍隊以暴力鎮壓,造成數百人死亡、幾千人受傷。那是關起門來進行大屠殺,幸而透過德國記者于爾根•辛茲彼得拍攝的影像得以為外界所知。

昨天我在台大講「從《流麻溝十五號》與韓國四部電影看台/韓轉型正義」,四部韓國電影是:

繼續閱讀

從《流麻溝十五號》與韓國四部電影看台/韓轉型正義

從《流麻溝十五號》與韓國四部電影看台/韓轉型正義

這是明天的演講,歡迎來聽!!(報名表單在留言欄)
這應該是最後一次講《流麻溝十五號》

四部韓國電影是:《華麗的假期》、《正義辯護人》、《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但不是要談電影本身,會比較從結構面討論。
日期:5/17(三) 晚上7:00-9:00
地點:台灣大學新生教學館301
(報名表單在留言欄)

借用IG的圖,真的製作得很好,很吸引人!感謝編輯!!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