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白色恐怖 (第 7 / 14 頁)

您知道楊斐華是誰嗎?

您知道楊斐華是誰嗎?

午安,福爾摩沙!

您知道楊斐華是誰嗎?

昨天驚聞趙天儀教授過世,貼文悼念,今早得知逝世日期或為4月29日。

整個台大哲學系事件真正告一段落在1975年,趙天儀教授被解聘是在1974年。我在1974年秋天進入台大歷史學系,在時序上就是連接在一起,而且就空間而言,歷史系和哲學系就在同一棟樓裡。您知道嗎──我毫無所知!我的前後屆出了好多台灣學術界的鴻學大儒,您知道嗎?他們也多毫無所知,但知識廣得不得了!?讓大家望洋興嘆。您說,如果今天台大一個系突然解聘13位老師,您會不知道嗎?但是,我們就是不知道,而且還能出不世出的鴻學大儒耶。這就是我們成長的時代,您說沒有影響嗎?當然有,只是很少人去思考這樣的影響的性質。

繼續閱讀

敬悼趙天儀教授(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

敬悼趙天儀教授(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

去年3月27日臺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舉辦「重返臺大哲學系事件座談會」

邀請趙天儀、李日章、林正弘、楊維哲四位教授來與談。(照片一至五)

今年1月7日我陪四位教授到促轉會看哲學系事件相關的監控檔案。(照片六至八)

我最後一次見到趙教授,是在巫永福基金會文學獎審議的午餐席上,已經是武漢肺炎疫情非常嚴峻的3月21日。我坐在趙老師對面。

幾次見面,趙老師都說哲學系事件知道的人太少,可以感受到他的落寞與憾意。我很想安排學生去訪問他,但已經沒機會了。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5 04 報導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5 04 報導

如果你有在關心香港反送中運動(自由之戰),那麼,可以想想如果三、四十年後,才要來重新調查周梓樂、陳彥霖罹難事件,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明年,陳文成事件就滿四十年了。時間一直過,正義卻永遠來不了。

遲來的正義,到底在怎樣的意義底下還是正義?更何況可能永遠到不來。

退休後,我希望能讀點哲學的書,為了解答自己的困惑。

文章連結:自由時報 2020 05 04 報導

毋忘四六──一個要求省思的日子(舊文補訂)

毋忘四六──一個要求省思的日子(舊文補訂)

在疫情緊繃之際,一面試著換大教室一面備課中,發現陸續有人點閱過去的貼文,正覺得奇怪,突然想起,啊,今天是四六!

謹連結三年前的小文於此,以紀念四六事件。

舊文補訂:傅斯年校長那句名言,根據彭孟緝訪談紀錄,前後文看來是4月5日晚上開會時傅校長說的。傅校長不希望學生流血,是很可以了解的。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3 12 報導

分享文章:自由時報 2020 03 12 報導

誰能告訴我,這些即將被槍斃的年輕人,為何臉上能露出笑容?那麼自然,卻那麼令人不解。

想起蔡炳紅、傅如芝等人的笑容;也想起三十歲的蔡鐵城的笑容。這是世紀之謎吧?

這報導裡有鄒族方義仲的照片,第一次看到,真是一表人才,想起高一生原本相中他,要高菊花和他訂婚。而被黨國機器殘酷剝削的菊花阿姨也已離開人世了。

以前一直很想知道到底蔣介石用一隻筆「判死」多少人?到底剝奪了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後者加總起來有多少年呢?

繼續閱讀

分享文章:蔡明德 2020 02 27 臉書貼文

分享文章:蔡明德 2020 02 27 臉書貼文

二二八.七三 國殤紀念日

二二八.四〇 林家嬤孫受難紀念日

今天一早就醒來,想起2015年也是一早醒來,想到是35週年,意義重大,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於是決心到義光教會參加林家嬤孫受難追思禮拜,其後和大家搭遊覽車到宜蘭林家墓園,在車上臨時被囑咐到墓園要講話(緊張不在話下)。今天也是一早醒來,也在想要不要去義光教會,後來看到朋友的臉書才知道因為疫情的關係,取消追思禮拜。

繼續閱讀

世界半停擺,工作&關懷持續中(拉拉雜雜,歹勢)

世界半停擺,工作&關懷持續中(拉拉雜雜,歹勢)

已經很久沒有更新臉書了,有面冊ê朋友來問:平安否?

平安喔,只是從來沒這麼忙過;從去年農曆元旦連吃兩餐小七,到幾天前都沒休息過。上學期上課結束後,整個寒假每天工作到夜間2、3點,除夕、元旦,甚至大年初二,初三回大林老家都一樣,還讓我九十歲的母親問說:為何要這麼忙?其實就是自己承擔了一個工作,非常「厚工」,且完全急不來,如果不每天開夜車,一定做不完。我自認為還有點毅力和耐力,每天就是朝自訂的「關卡」(峠)前進,不敢稍稍放鬆。最近終於完成最重要的部分了。但轉眼又開學了!

繼續閱讀

每天看香港,無時不想著台灣(文頗長,歹勢)

每天看香港,無時不想著台灣(文頗長,歹勢)

12/10是美麗島事件40周年紀念,先前家博(Jeffrey Bruce Jacobs)教授過世,我在臉書都沒貼任何連結或小文。好像只關心香港?

不是的。一個以研究/書寫台灣歷史為職志的人,當他注目香港時,其實他的mind & heart都在和香港對話,香港的一切,無時無刻不引發對台灣的過去、現在、未來的記憶、省思和向望。

繼續閱讀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