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台灣史 (第 4 / 18 頁)

大家相招去看《流麻溝十五號》 台灣才能像韓國一樣拍出國內外大賣座的促轉電影

大家相招去看《流麻溝十五號》 台灣才能像韓國一樣拍出國內外大賣座的促轉電影

台灣由於各種原因(最嚴重的是黨國生態延續的結構性因素),戰後巨大歷史創傷的二二八只有兩部電影(一部只拍到227),延續43年的白色恐怖(1949-1992)比較為人所知的大概只有一部《超級大國民》,以及目前正在放映的《流麻溝十五號》。我們寄望將來有更多這類的電影,但首先,台灣人要進電影院看電影!!

25年前,我還是中研院助研究員,到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在六人共用的研究室認識韓國年輕學者河世鳳先生,很談得來。他告訴我韓國人很喜歡看戲──戲劇喔,那時候是1997年,電視韓劇還沒大流行。河世鳳先生的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講的是進劇院看戲劇,電影、電視是這個愛看戲的「末端」,當然很重要,但源頭是劇院的戲劇。

繼續閱讀

保台小書已全部寄出 如果你感到鬱卒 請進電影院看《流麻溝十五號》

保台小書已全部寄出 如果你感到鬱卒 請進電影院看《流麻溝十五號》

昨天花一整天的時間,在兩位年輕朋友的協助下,終於將保台小書寄給所有登記索取的朋友。這次是再刷本,有修訂,共寄給254位臉書朋友,計371冊。兩次共寄出494本,可以說約五百本,感謝大家有興趣讀這本小書。

作為「黨外囝仔」,衷心希望黨外運動能再起,再度讓社會看到令人感動的黨外精神。至少我是在這樣的感動中,成為今天的我,沒有忘記初衷。

如果你覺得鬱卒,請進電影院支持《流麻溝十五號》,相信它會帶給你想了解台灣歷史的動力,也會帶給你前進的力量。

我從加拿大回台灣短暫停留的79歲鄉親好友說,電影的台詞「犧牲帶來力量」給她力量。

本土派只要有四十萬人進電影院看《流麻溝十五號》,我們就可以有下一部、再一部、再下一部……,更好、更感動人的電影,講我們的故事,給我們帶來希望。誰說過呢?──No history no nation。

今天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1周年紀念,去年「光」展拙文,敬請參考

今天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1周年紀念,去年「光」展拙文,敬請參考

去年(2021)10月17日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紀念,全台灣有不少紀念活動。我參與了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光」展)的籌劃與展出。

在籌劃「光」展期間,黃土水的雕刻《甘露水》奇蹟式重現人間,為「光」展帶來璀璨的光芒。如果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台灣文化協會,是要替殖民地人民帶來光,那麼,《甘露水》本身就是光的存在。

這個展覽在我不斷的鼓吹之下,台語終得「現身」。這是第一次在美術展覽中,畫家和作品出現時先用台語拼音,有經驗非常豐富的藝術總監說:看了非常感動!我們的用意是希望能多少再現當時的語言情境,除了標注台語音,提綱挈領的語音導覽也有台語版(我錄製台語引言);阮劇團的文化劇《加入B會的人》也是用台語演出。比較可惜的是,現場無法提供台語導覽。復振台語的路還很漫長,我們必須繼續努力。

繼續閱讀

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今仔日開始欲佇電影院搬 真好看 愛去看ooh

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今仔日開始欲佇電影院搬 真好看 愛去看ooh

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今天起在院線上映,很好看,不要錯過喔

昨天下午《台灣男子葉石濤》紀錄片企劃張俐璇老師邀請我和我先生陳弱水去觀看。

原本沒抱太多期待,結果超乎預期的好,因此想向面冊的朋友推薦。就我的觀看角度來說,至少有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繼續閱讀

竹科局執意剷除台灣歷史:是歷史文盲,還是台積電的傭兵團?

竹科局執意剷除台灣歷史:是歷史文盲,還是台積電的傭兵團?(圖文相符喔XD)

(台中一中校友看過來)

昨天新竹縣召開鄭用錦派下家族墓園文資審議會,據與會人士相告,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竹科局),強勢堅持鄭家墓園一定要拆遷,因為「我們在這裡已經規劃了四個廠區」,拜託耶,有沒有角色錯亂?

繼續閱讀

世界奇蹟:台灣史零分的人在主掌台灣社會的走向

世界奇蹟:台灣史零分的人在主掌台灣社會的走向

林瓊華老師長期在民間推動轉型正義,她說:〔台灣〕歷史零分如何對話?社會必須先「補課」才能進行「社會溝通」。(報導見留言欄連結)這也是我非常深切的體認,所以才一直努力在寫一般人可以讀的台灣史(學界很多人瞧不起我寫這些東西阿)。結果成效也是非常有限,我為青少年寫的轉型正義的小書也乏人問津,真不知自己還能做什麼?

繼續閱讀

緊急!!高鐵可以讓樹,科學園區不能讓178年台灣歷史重要墓園嗎?

緊急!!高鐵可以讓樹,科學園區不能讓178年台灣歷史重要墓園嗎?

剛剛聽了蔡榮光先生和潘國正先生主持的IC知音竹科廣播「愛上新竹」的節目,更進一步了解新竹北門鄭家對新竹工業化的巨大貢獻。蔡仁堅前市長說,鄭拱辰是新竹「工業之父」,新竹有水有電是因為鄭家的開創和經營,也因此後來有工研院,有工研院才有今天的新竹科學園區。吃果子拜樹頭,不是台灣民間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嗎?

竹科貢獻很大,但歷史淺短,卻要強制拆遷開台進士鄭用錫親弟鄭用錦派下178年六代25位先人的墓園!寶山二期占地93公頃,四分之一是鄭家土地,他們很樂意為台灣的發展接受徵收,毫無怨言,但墓園只佔400坪,歷史豐厚到你若知道會嚇一大跳(請聽廣播),然後六月就要被迫拆遷!!

繼續閱讀

開台進士鄭用錫親弟家族墓園面臨劫難

開台進士鄭用錫親弟家族墓園面臨劫難

科學園區容不了豐厚的在地歷史文化,以及家族墓園?

鄭用錫是台灣第一位真正考上進士的人,之前都是「冒籍」,不是真的出身台灣的人。鄭家透過教學、經商和科舉,成為台灣歷史上最重要的家族之一──新竹北門鄭家。但是,新竹科學園區要蓋新廠,鄭用錫親弟弟鄭用錦派下家族墓園竟然要被迫拆遷,情勢危急,歷史毀了就毀了,對家族也是一大創傷。為了竹科的發展,鄭家已經被徵收很多土地,家族墓園其實佔地很小,實在應該予以保留。

科技生活新聞網潘國正先生,關於此事有詳盡的報導。因為臉書「分享」觸及率很低(我實驗過),茲取得潘國正先生的同意,將潘先生剛剛的貼文複製到這裡,臉書連接在留言欄,有照片可看。

謝謝潘國正先生。

~~~~~~~~~~~~~~~~~

潘國正先生貼文:

鄭家墓園與科學園區可以共存嗎?

科技生活新聞網/潘國正新竹報導

位於新竹縣寶山鄉大雅路二段與大崎路口,「鄭用錦派下家族墓園」約3923坪,墓厝約300坪,墓中供奉有以鄭用錦為首鄭氏六代先人。

繼續閱讀

為臺灣美術史開創者顏娟英老師站台──最愉快、最榮幸的站台

為臺灣美術史開創者顏娟英老師站台──最愉快、最榮幸的站台

昨天參加春山出版社舉辦的「為什麼需要重建臺灣美術史?——從「不朽的青春」、「光」到《臺灣美術兩百年》」,與顏娟英老師同台,其實是站台,最高興的站台。

如果沒有顏娟英老師過去30多年的開創與打拼,今天臺灣美術史可能還是一片荒蕪,或許晚個20年、30年,但已經錯失和前輩畫家直接受教的機會了。以戰後台灣歷史來看,能和前輩畫家親接謦欬、建立信賴關係,顏老師已經是學界最後的可能了,很慶幸的,我們有顏老師。如果我們有「台灣學術院」,她就是我們的院士。

繼續閱讀

「光」展只剩八天,不要錯過喔

「光」展只剩八天,不要錯過喔

昨天受林曼麗教授之託,有貴賓來參觀,去協助「光」展歷史年表部分的導覽。

今天陪我93歲母親和妹妹去看「光」展,再度看到甘露水,還是很感動,尤其她在隱匿47年後重現人世,可以說與戰後台灣歷史共浮沉,令人悲從中來,也有難以排除的忐忑。

原本以為年表佔那麼大面牆,大概就是聊備一格,結果發現真的有人認真看,有位戲劇界著名教授足足看了一個鐘頭,我有同仁80年齡層的父親看了也很有感覺。年表從1881年到1949年,是思考過的。簡單來講,1881年林獻堂、蔡惠如出生,世界史上則是畢卡索出生。為何要放畢卡索?有位美術界的教授多少有看出來。

繼續閱讀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4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