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blog版

分類: 台灣史 (第 4 / 19 頁)

中華台北隊?台灣隊?

中華台北隊?台灣隊?

你可以想像嗎?:

1960年台灣運動員參加奧運,KMT/ROC政府還抗議呢?抗議什麼?抗議台灣以「Formosa」出賽,而不是「Republic of China」!!

現在世界各大媒體都稱呼我們的野球隊「Taiwan」、「Team Taiwan」,偏偏台灣內部,除了民視之外一以貫之稱之為「台灣隊」之外,其他不是全程叫它「中華隊」,就是雜著用。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有統計,請看留言欄一

原諒我略懂英文,「Chinese Taipei」就是「中國台北」。如果你不信,請用英文解釋給只懂英文的外國人說「中國」和「中華」不一樣。到底如何不一樣呢?大約就是中文「腳」和「足」、「眼」和「目」的差別吧。再說:中華民國英文是「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是「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也就是兩個「中華」,英文就是兩個China,也就是兩個中國,那不就是「中華」=「中國」嗎?若只能承認其中一個,就是一個中國。所以,「中華隊」如何不是「中國隊」?請告訴我,如何不是?

繼續閱讀

新網站「台灣放送」開播囉,敬請收看!!

新網站「台灣放送」開播囉,敬請收看!!

「台灣放送」是跨世代「台灣民主防衛聯盟」(台民衛聯盟)的網站,以推廣歷史知識、深化公民教育為宗旨,目的在提供國人較為周全的資訊,以了解台灣的過去,面對當代問題,為建立穩固、自由民主不退轉的國家備好道路。

「台灣民主防衛聯盟」真的是跨世代的集結,成員的年齡從20出頭到87歲都有。我們認為面對台灣此刻的危機,如果能將分散的民間力量(都還在,也很有活力)整合起來,並且老、中、青、少一起攜手合作,一定能守護台灣、防衛台灣。

「台灣放送」才剛完成初步的建置,我們未來會放更多各類好文章,也會報導以台灣為主體的各種活動。這是資料庫+當代集思&活動報導的概念。網址放留言欄。

二二八事件,若從二二七算起,明天就滿76年。如果您心中想的不是連假,而是如何了解並紀念二二八國殤日,這個網站有很多物件(台語,東西)可以看。

歡迎瀏覽點閱!!https://www.telltaiwan.org

閱讀莊萬壽教授《台灣精神》/ 是先知式洞見 還是台灣2、30年來停滯不前?

閱讀莊萬壽教授《台灣精神》/ 是先知式洞見 還是台灣2、30年來停滯不前?

今天是台北國際書展最後一天,要來推薦莊萬壽教授這本大書《台灣精神:台灣活命之根》(玉山社,2022)。我們不能只有台北觀點,如果你不在可以輕易來看書展的地方,可以向附近書店訂購,或上網訂購。台灣人要能多讀書,相信會很不一樣。

莊萬壽教授,1939年生,鹿港人。師大國文系教授,研究中國文學與學術思想,造詣很深。他啟蒙很早,長年參與黨外運動及其後的本土化運動。他和他的一群教授/知識人同志對台灣自由民主化、建構台灣主體性,貢獻非常大,但不為絕大多數台灣人知道;社會知道的真的太少了,這是我們的責任(每天給自己添責任擔QQ)。

莊教授完全是中文系訓練出身,卻走出一條台灣主體性、台灣文學建構之路,實際上籌設第一個台文所(師大台灣語文研究所),這是論述與實踐的結合。莊教授在思想上,則走了一條曲折之路。這要從莊教授的父親莊泉先生(1892-1973)是一位木匠講起,莊泉屬於台灣文化協會的左翼,這給了莊萬壽很大的影響,但莊萬壽終究「從毛派走回台灣」(李筱峰語)。從中國文史哲、從中國左派,走回以台灣為主體,提倡台灣國民意識,以及最高的「台灣精神」,這是戰後台灣人的荊棘之路,也是必走的路。莊教授和他的一群同志是先行者。

繼續閱讀

「台灣經典」的人、事、物,何日成為我們的常識與典範?

「台灣經典」的人、事、物,何日成為我們的常識與典範?

書展期間,今天又要來推薦一本書:蔡榮芳,《知識人的想望與行徑:台灣菁英林攀龍對上黨國嫡裔曾約農》(前衛,2022)(照片2)。前衛出版社好像沒參加書展,但蔡榮芳教授的另外一本好書是玉山社出版的,在書展應該可以買到。書名:《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玉山社,2020)(照片3)

蔡榮芳教授這本《知識人的想望與行徑》,是寫林攀龍。阿,誰是林攀龍?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作為台灣歷史的研究者,我要如何才能讓這些台灣人應有的歷史知識變成常識呢?實在不容易。一個個人如何和半世紀的黨國教育及其延續至今的結構拼搏?但就是三個字:「毋甘願」。

繼續閱讀

天公稍作美+有志支持 昨天人權市集擺攤賣書順利完成 感謝!!

天公稍作美+有志支持 昨天人權市集擺攤賣書順利完成 感謝!!

昨天雖然冷,台北市青島東路一帶雨沒下大,很多時候只是霎霎雨-á(毛毛雨),來我們書攤看書、買書的朋友不少,總共賣了100本書──好完美的數字!!感謝所有來瀏覽和買書的「有志」(台語)。

也要感謝幾位朋友送「暖」。新竹朋友特地開車帶來熱紅豆湯、飲料和餅乾,幾位雙北朋友帶來冷凍雞湯、阿寶師咖哩餃、奇特水果、大薯條、暖暖包等「物質」,並有有志堅持要「寄附」,好意心領了。真的是,天氣再冷也會感到很溫暖。

感謝一起來賣書的年輕人許妝莊、朱育賢、金海璱、陳妘奇、黃子晏,以及玉山社蔡明雲副總編輯、沃草薛翰駿總編輯。

最後要大大感謝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的龍三先生。他不止統籌如此龐大的市集作業,還分心力和時間替我運書,最後我們沒賣完的九箱書,打包後還是由他替我們運回基金會暫時存放,而我們打包完就去吃飯,丟下他們。感謝之餘還是感謝!!

有幾本好書「乏人問津」,我們會努力推薦,下次某年某日某地「台灣國家認同選冊」小書攤見!!

照片二:感謝前輩來打氣,左起:歐陽煇美女士、陳欽生(生哥)先生、簡中生先生、本人、生哥夫人李桂芬女士。

明天(拜六)下午我們要到人權市集擺攤賣書 請大家來交關

明天(拜六)下午我們要到人權市集擺攤賣書 請大家來交關

最近實在太忙了,忙到忘了廣告明天「人權辦桌」下午時段的「人權市集」。這次我有登記要去賣書,籌劃很久,細節無數,就是忘了把「面冊廣告」放到作業單中,還好今天有想起來,趕快來廣告一下。

地點在台北市青島東路,午後2:00開始,總共45個攤位。如果你想了解台灣有哪些活躍的NGO團體,請來逛逛喔。替我們防中國滲透的台灣經濟民主連合,中部的賴和文教基金會、好民文化都會來喔。法律白話文也要來講白話耶,阿,魔魔嘎嘎、台灣獨曆也都有攤位。鄭南榕基金會、香港邊城青年……,真的林林總總!

繼續閱讀

大家相招去看《流麻溝十五號》 台灣才能像韓國一樣拍出國內外大賣座的促轉電影

大家相招去看《流麻溝十五號》 台灣才能像韓國一樣拍出國內外大賣座的促轉電影

台灣由於各種原因(最嚴重的是黨國生態延續的結構性因素),戰後巨大歷史創傷的二二八只有兩部電影(一部只拍到227),延續43年的白色恐怖(1949-1992)比較為人所知的大概只有一部《超級大國民》,以及目前正在放映的《流麻溝十五號》。我們寄望將來有更多這類的電影,但首先,台灣人要進電影院看電影!!

25年前,我還是中研院助研究員,到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在六人共用的研究室認識韓國年輕學者河世鳳先生,很談得來。他告訴我韓國人很喜歡看戲──戲劇喔,那時候是1997年,電視韓劇還沒大流行。河世鳳先生的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講的是進劇院看戲劇,電影、電視是這個愛看戲的「末端」,當然很重要,但源頭是劇院的戲劇。

繼續閱讀

保台小書已全部寄出 如果你感到鬱卒 請進電影院看《流麻溝十五號》

保台小書已全部寄出 如果你感到鬱卒 請進電影院看《流麻溝十五號》

昨天花一整天的時間,在兩位年輕朋友的協助下,終於將保台小書寄給所有登記索取的朋友。這次是再刷本,有修訂,共寄給254位臉書朋友,計371冊。兩次共寄出494本,可以說約五百本,感謝大家有興趣讀這本小書。

作為「黨外囝仔」,衷心希望黨外運動能再起,再度讓社會看到令人感動的黨外精神。至少我是在這樣的感動中,成為今天的我,沒有忘記初衷。

如果你覺得鬱卒,請進電影院支持《流麻溝十五號》,相信它會帶給你想了解台灣歷史的動力,也會帶給你前進的力量。

我從加拿大回台灣短暫停留的79歲鄉親好友說,電影的台詞「犧牲帶來力量」給她力量。

本土派只要有四十萬人進電影院看《流麻溝十五號》,我們就可以有下一部、再一部、再下一部……,更好、更感動人的電影,講我們的故事,給我們帶來希望。誰說過呢?──No history no nation。

今天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1周年紀念,去年「光」展拙文,敬請參考

今天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1周年紀念,去年「光」展拙文,敬請參考

去年(2021)10月17日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紀念,全台灣有不少紀念活動。我參與了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光」展)的籌劃與展出。

在籌劃「光」展期間,黃土水的雕刻《甘露水》奇蹟式重現人間,為「光」展帶來璀璨的光芒。如果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台灣文化協會,是要替殖民地人民帶來光,那麼,《甘露水》本身就是光的存在。

這個展覽在我不斷的鼓吹之下,台語終得「現身」。這是第一次在美術展覽中,畫家和作品出現時先用台語拼音,有經驗非常豐富的藝術總監說:看了非常感動!我們的用意是希望能多少再現當時的語言情境,除了標注台語音,提綱挈領的語音導覽也有台語版(我錄製台語引言);阮劇團的文化劇《加入B會的人》也是用台語演出。比較可惜的是,現場無法提供台語導覽。復振台語的路還很漫長,我們必須繼續努力。

繼續閱讀
之前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