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務必關心中資滲透的問題
事關台灣存亡,不能不關心!!
連假剛過,賴中強律師和幾位年輕人就在今天(6/6)上午開記者會,可以說為台灣不眠不休。
除了關心之外,請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
以下是今天賴中強律師的臉書貼文,經賴律師同意,轉貼於此,圖片亦同。文章很長,請抽點時間讀,多謝!!
繼續閱讀fb blog版
請大家務必關心中資滲透的問題
事關台灣存亡,不能不關心!!
連假剛過,賴中強律師和幾位年輕人就在今天(6/6)上午開記者會,可以說為台灣不眠不休。
除了關心之外,請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
以下是今天賴中強律師的臉書貼文,經賴律師同意,轉貼於此,圖片亦同。文章很長,請抽點時間讀,多謝!!
繼續閱讀「梅樹月」展覽只剩最後三天,內容精彩,不要錯過喔!
今天終於能夠去三峽李梅樹紀念館參觀今年的「梅樹月:時代風景」展覽。
內容非常豐富精彩,以畫家視野中的台灣風景為主。看完之後,你就會和畫家同感,原來台灣人的原鄉包括:淡水、觀音山、打狗港,台北北門和台南大南門……,是心之所繫阿。
看展時巧遇陳偉智、劉晏齊伉儷,實在很高興,最近好幾次活動都遇到,只能說是有緣的「同路人」。
李梅樹紀念館是私人美術館,每年都舉辦「梅樹月」,主題不同,規模不大,但展出很有特色,展覽手冊也編印得很好。
平常的展覽也非常好,好幾年前我長居日本的美國好朋友Heaton夫婦和女兒來訪,我和我先生帶他們參觀李梅樹紀念館,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是他們一家人的日常,他們非常喜歡李梅樹紀念館,認為沒有比這更令人感到親近的。確實,那種人親、土親、畫親的氣氛,是非常難得的。那次看完展覽,我們一行五個人到祖師廟盤桓很久,今天想起往事,也到祖師廟繞一下。疫情讓朋友無法見面,感覺台日相隔好遠。
這次展出有好多幅,平常看不到,尤其是陳英聲的水彩畫。我想光是陳清汾的最大幅畫《水岸風光》就值得你跑一趟,雖說就掛在泰北高級中學董事會會議室,你能闖進去看嗎?石川寅治的《臺北門》也深得我心,前不久才去拍了北門的夜景照片,那是台北唯一還有原味的城門(不要跟我講景福門)。太多太多,講不完,總之,去看就是了。
竹科局執意剷除台灣歷史:是歷史文盲,還是台積電的傭兵團?(圖文相符喔XD)
(台中一中校友看過來)
昨天新竹縣召開鄭用錦派下家族墓園文資審議會,據與會人士相告,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竹科局),強勢堅持鄭家墓園一定要拆遷,因為「我們在這裡已經規劃了四個廠區」,拜託耶,有沒有角色錯亂?
繼續閱讀在高雄蓮潭國際會館,彷彿聽到達賴喇嘛尊者在嘆息(文甚長,足歹勢)
兩週前5/14我到高雄凱達格蘭學校講課,性質上就是林瓊華老師說的「社會補課」。那時候疫情開始變很嚴重,高鐵乘客不多,我的前後左右都沒人。
那天下著雨,當我抵達蓮潭國際會館,要走過中庭時,天地間有種淒涼之感,「往事」一幕一幕在腦海浮現出來。好幾年前在這個中庭,有好多人在走動,也有好幾位喇嘛。我想起達賴喇嘛尊者,想起自焚的才旺羅布,以及他被逼到自殺的父親曲根,恍惚間,彷彿聽到尊者在嘆息。
我相信尊者不會公開嘆息,那應該就是我自己的幻覺,但我又深信尊者感受的痛是很深的。
繼續閱讀世界奇蹟:台灣史零分的人在主掌台灣社會的走向
林瓊華老師長期在民間推動轉型正義,她說:〔台灣〕歷史零分如何對話?社會必須先「補課」才能進行「社會溝通」。(報導見留言欄連結)這也是我非常深切的體認,所以才一直努力在寫一般人可以讀的台灣史(學界很多人瞧不起我寫這些東西阿)。結果成效也是非常有限,我為青少年寫的轉型正義的小書也乏人問津,真不知自己還能做什麼?
繼續閱讀緊急!!高鐵可以讓樹,科學園區不能讓178年台灣歷史重要墓園嗎?
剛剛聽了蔡榮光先生和潘國正先生主持的IC知音竹科廣播「愛上新竹」的節目,更進一步了解新竹北門鄭家對新竹工業化的巨大貢獻。蔡仁堅前市長說,鄭拱辰是新竹「工業之父」,新竹有水有電是因為鄭家的開創和經營,也因此後來有工研院,有工研院才有今天的新竹科學園區。吃果子拜樹頭,不是台灣民間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嗎?
竹科貢獻很大,但歷史淺短,卻要強制拆遷開台進士鄭用錫親弟鄭用錦派下178年六代25位先人的墓園!寶山二期占地93公頃,四分之一是鄭家土地,他們很樂意為台灣的發展接受徵收,毫無怨言,但墓園只佔400坪,歷史豐厚到你若知道會嚇一大跳(請聽廣播),然後六月就要被迫拆遷!!
繼續閱讀五一九紀念日,親愛的黨外弟兄姊妹,毋通失志,繼續走咱彎曲寂寞的路
最近心情很低落,我想如果你和我「同心」,都有台灣心,那麼,你就不用問我為什麼。
在今天這個日子,遙想兩次五一九綠色行動,當時很慘烈,如果島嶼有青史,可能就要用壯烈來形容了。阿,濟濟黨外同志,誰能不懷念鄭南榕和我們最土親人親的詹益樺弟兄呢?
謹以鄭欽仁教授抄錄的賴和的一首漢詩,作為五一九的小小紀念:
「旗中黃虎尚如生,國建共和怎不成。天與台灣原獨立,我疑記載欠分明。」
開台進士鄭用錫親弟家族墓園面臨劫難
科學園區容不了豐厚的在地歷史文化,以及家族墓園?
鄭用錫是台灣第一位真正考上進士的人,之前都是「冒籍」,不是真的出身台灣的人。鄭家透過教學、經商和科舉,成為台灣歷史上最重要的家族之一──新竹北門鄭家。但是,新竹科學園區要蓋新廠,鄭用錫親弟弟鄭用錦派下家族墓園竟然要被迫拆遷,情勢危急,歷史毀了就毀了,對家族也是一大創傷。為了竹科的發展,鄭家已經被徵收很多土地,家族墓園其實佔地很小,實在應該予以保留。
科技生活新聞網潘國正先生,關於此事有詳盡的報導。因為臉書「分享」觸及率很低(我實驗過),茲取得潘國正先生的同意,將潘先生剛剛的貼文複製到這裡,臉書連接在留言欄,有照片可看。
謝謝潘國正先生。
~~~~~~~~~~~~~~~~~
潘國正先生貼文:
鄭家墓園與科學園區可以共存嗎?
科技生活新聞網/潘國正新竹報導
位於新竹縣寶山鄉大雅路二段與大崎路口,「鄭用錦派下家族墓園」約3923坪,墓厝約300坪,墓中供奉有以鄭用錦為首鄭氏六代先人。
繼續閱讀才旺羅布的父親自殺
慘、慟 二字之外,不知要說些什麼。
那些認為研究二二八是撕裂族群的人,也會對此無感吧。
相關連結見留言欄:
© 2025 周婉窈部落格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